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软包电池模块,包括电芯、模块壳和导热填料,电芯有多个,所有的电芯之间通过对应的极耳电连接,所有电芯均设置于模块壳内,模块壳内具有导热填料,导热填料填充电芯之间以及电芯与模块壳之间的间隙,所有的电芯均由导热填料固定,模块壳为导热材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包括上述软包电池模块的用电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软包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散热性能好,电芯之间不会发生摩擦而造成磨损,软包电池模块体积小,便于安装和布置。
A kind of soft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软包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电池容量大、体积小的优点。锂离子电池常包括若干软包电池模块,软包电池模块是由多个电芯通过串并联形成,如图1所示,现有的软包电池模块的电芯1由框架6固定,各个电芯1的框架6再通过长的连接杆和螺栓串接固定,使各个电芯1重叠固定形成软包电池模块,此种软包电池模块电芯间的固定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重叠固定后的各个电芯1之间留有间隙,电芯1工作时会发热,各个电芯1之间的间隙中的空气会形成保温层,不利于电芯1工作时散热;2、各个固定有电芯1的框架6通过长的连接杆和螺栓串接固定,连接不稳固,软包电池模块在用于车辆或者其他容易颠簸、震动的用电设备时,相邻的电芯1及其框架6之间易发生相对移动,使电芯1表面发生磨损,造成短路等故障;3、各个电芯1之间通过框架6连接,软包电池模块体积大,不便于安装、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散热性能好,电芯之间不会发生摩擦而造成磨损,软包电池模块体积小,便于安装和布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软包电池模块,包括电芯、模块壳和导热填料,所述电芯有多个,所有的所述电芯之间通过对应的极耳电连接,所有所述电芯均设置于所述模块壳内,所述模块壳内具有所述导热填料,所述导热填料填充所述电芯之间以及所述电芯与所述模块壳之间的间隙,所述电芯由所述导热填料固定,所述模块壳为导热材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芯通过模块壳及其内的导热填料固定,电芯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填料和模块壳散去,散热性能好,电芯之间不会发生摩擦而造成磨损,可减小软包电池模块的体积,便于安装和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填料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填充于所述模块壳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热填料紧实,导热填料之间、导热填料与电芯之间以及导热填料与模块壳之间无空气残留,可避免间隙中残留的空气形成保温层不利于散热,散热效果好。进一步的,所有的所述电芯的极耳均穿出所述模块壳,所有的所述极耳均在所述模块壳外电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极耳之间以及不同软包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极耳穿出模块壳,可减小模块壳的体积,与之对应的导热填料用量会减少,更加节约材料且重量更轻。进一步的,还包括汇流排,所述汇流排在所述模块壳外,所述极耳之间通过所述汇流排电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极耳直接连接时,多个极耳连接不便,通过汇流排连接,可轻松将多个极耳并联,连接方便。进一步的,所述汇流排上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极耳对应设置,所述通孔与其对应的所述极耳适配,所述极耳的一端与其对应的所述电芯连接,所述极耳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汇流排上对应的所述通孔中,所述极耳和所述汇流排在所述通孔处通过激光焊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现汇流排与极耳的连接,多通过极耳的上端从下方穿过汇流排上的通孔后进行折弯,极耳的折弯部分压在汇流排上方,用激光焊接进行焊接,此种连接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为:1、极耳与汇流排的通孔之间留有间隙,减小了汇流排有效的过流面积;2、极耳折弯以后压在汇流排上方,由于极耳为金属材质,金属折弯后存在弹性,极耳具有回弹的趋势,极耳折弯后朝向汇流排的侧面与汇流排之间具有间隙,进行激光焊时可能由于极耳与汇流排贴紧不够而造成虚焊,焊接完成后也极耳与汇流排也易分离;3、激光从折弯后的极耳的上方向下照射极耳,使极耳与其下方的汇流排焊接,极耳与汇流排的焊缝在极耳朝向汇流排的表面,焊缝被极耳遮挡,焊接后无法通过常用的外观检测等方法检测焊接质量;本方案中,焊缝填充通孔,汇流排过流面积不会被占用,焊缝暴露于汇流排远离电芯的表面,便于通过常用的外观检测等方法检测焊接质量,极耳不折弯,无回弹力,汇流排与极耳焊接牢固,可避免虚焊。进一步的,所述极耳远离所述电芯的端部与所述汇流排远离所述电芯的侧面齐平,所述极耳远离所述电芯的端部与所述汇流排远离所述电芯的侧面在对应的所述通孔处通过所述激光焊连接,所述激光焊焊接完成后产生的焊缝在对应的所述极耳远离所述电芯的端部,所述焊缝覆盖对应的所述通孔在所述汇流排远离所述电芯的侧面的开口。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汇流排远离电芯的侧面无极耳凸出,便于软包电池模块的布置,通过截短极耳的长度,可减小焊接后整个软包电池模块的高度和体积,极耳远离电芯的端部与汇流排在通孔处焊接,焊接面积大,焊接后连接稳固,且便于激光照射,焊接完成后的焊缝覆盖汇流排远离电芯的侧面的开口,汇流排表面无断流面积,可保证整个汇流排的过流面积,并且利于同一观察检测整个汇流排表面的焊缝,汇流排与极耳只需进行一次焊接,不必在极耳两侧进行两次焊接,汇流排远离电芯的表面无遮挡,可同时对多个极耳进行激光焊。进一步的,所述汇流排与所述模块壳之间留有间隙。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汇流排和极耳焊接完成后,维修和拆卸不变,在焊接时出现差错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可将汇流排和极耳连接部分切割掉后重新使极耳残留部分与新的汇流排焊接,便于维修和故障处理。进一步的,所述汇流排及其连接的所述极耳和所述焊缝材质相同。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电流过流效率。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宽度大于对应的所述极耳的厚度,所述通孔的内壁与其内的所述极耳的外壁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激光焊焊接要求的最小间隙。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极耳插入汇流排对应的通孔内,且可保证通过激光焊能够将极耳与汇流排焊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软包电池模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软包电池模块散热性能好,电芯之间不会发生摩擦而造成磨损,软包电池模块体积小,便于安装和布置。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软包电池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软包电池模块极耳穿出侧示意图;图3为A-A面剖视图;图4为B-B面剖视图;图5为极耳与汇流排连接的实施例的截面图;图6为汇流排的实施例的截面图;图中:1、电芯;2、汇流排;3、通孔;4、极耳;5、焊缝;6、框架;7、模块壳;8、导热填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软包电池模块的实施例,包括电芯1、模块壳7和导热填料8,电芯1有多个,所有的电芯1之间通过对应的极耳4电连接,不同的电芯1之间可以串联或并联,所有电芯1均设置于模块壳7内,模块壳7为立方体,模块壳7内的电芯1相互平行重叠设置且与模块壳7的侧面平行,模块壳7内具有导热填料8,导热填料8填充电芯1之间以及电芯1与模块壳7之间的间隙,导热填料8在模块壳7内压紧压实,所有的电芯1均由导热填料8固定,模块壳7为导热材质,模块壳7和导热填料8可选用现有的各种导热材质。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导热填料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1)、模块壳(7)和导热填料(8),所述电芯(1)有多个,所有的所述电芯(1)之间通过对应的极耳(4)电连接,所有所述电芯(1)均设置于所述模块壳(7)内,所述模块壳(7)内具有所述导热填料(8),所述导热填料(8)填充所述电芯(1)之间以及所述电芯(1)与所述模块壳(7)之间的间隙,所述电芯(1)由所述导热填料(8)固定,所述模块壳(7)为导热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1)、模块壳(7)和导热填料(8),所述电芯(1)有多个,所有的所述电芯(1)之间通过对应的极耳(4)电连接,所有所述电芯(1)均设置于所述模块壳(7)内,所述模块壳(7)内具有所述导热填料(8),所述导热填料(8)填充所述电芯(1)之间以及所述电芯(1)与所述模块壳(7)之间的间隙,所述电芯(1)由所述导热填料(8)固定,所述模块壳(7)为导热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填料(8)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填充于所述模块壳(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电芯(1)的极耳(4)均穿出所述模块壳(7),所有的所述极耳(4)均在所述模块壳(7)外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流排(2),所述汇流排(2)在所述模块壳(7)外,所述极耳(4)之间通过所述汇流排(2)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包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2)上具有通孔(3),所述通孔(3)与所述极耳(4)对应设置,所述通孔(3)与其对应的所述极耳(4)适配,所述极耳(4)的一端与其对应的所述电芯(1)连接,所述极耳(4)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蕴成,杨烨,吴天文,孙滋夏,王睿,王珂,王荣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国创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