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T型扳手,包括把柄以及与把柄相连的第一内六角扳手,所述把柄底部设有与第一内六角扳手适配的活动槽,所述第一内六角扳手顶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活动槽内,且与把柄呈活动铰接,所述第一内六角扳手相对把柄可转动至与活动槽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携带,能够通过调节增加整体结构的长度,以适用于不同的工况,满足不同的需求,能够通过较小的使用力度对内六角螺栓进行操作,能够便于使用者针对大型设备维护或拆装时,一些总成的零部件无需完全拆卸,而对设备内部的内六角螺栓进行远距离操作,能够减少多次更换不同规格扳手的繁琐步骤,减少使用者的劳动力,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Adjustable t span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T型扳手
本技术涉及维修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T型扳手。
技术介绍
近年来,内六角螺栓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及生产中,例如:在木制家具的装配中,用沉头的内六角螺栓进行装配,能够使家具的外观更加平整、美观;其次,越来越多的精密仪器、机床、工作台等设备为了控制整体体积而造成了螺栓操作空间不足的现象,因此也采用了内六角螺栓安装紧固;另外,由于内六角扳手还不被大众所熟知,其应用也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所以一些专用的机械设备为了防止一般人员对其进行随意的拆装,也普遍采用了内六角螺栓来进行装配。现有的用于紧固或拆卸内六角螺栓的扳手包括有T型扳手,其能够降低使用者用力强度,但是在操作空间较小或操作距离较远的工况下,会发生把柄无法转动或与把柄相连的内六角扳手无法与内六角螺栓相适配的情况,从而导致工作人员通过其他方法才能将设备上的内六角螺栓拆卸或安装,操作复杂且浪费时间,导致工人的工作效率下降。现有的T型扳手的把柄连接着的内六角扳手长度较长,不便于工人收纳整理,且把柄上只连着一种规格的内六角扳手,因此只能针对一种规格的螺栓进行操作,在使用T型扳手检查维修不同规格大小的螺栓时就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例如:在使用的时候,工人需要携带多个不同规格大小的T型扳手才能全面的对仪器、机床等相应的设备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松弛的螺栓并将其紧固,从而保证操作安全;在实际应用中,这么多的T型扳手不但不容易存放,容易造成丢失或放置杂乱,而且工人在使用中必须通过频繁的调换相应规格的T型扳手才能完成全面的检查维修,从而导致工人的操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T型扳手,便于携带,能够通过调节后在狭小的操作空间内进行转动,能够进行远距离操作,能够针对多种规格大小的内六角螺栓进行操作的T型扳手,从而极大的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T型扳手,包括把柄以及与把柄相连的第一内六角扳手,所述把柄底部设有与第一内六角扳手适配的活动槽,所述第一内六角扳手顶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活动槽内,且与把柄呈活动铰接,所述第一内六角扳手相对把柄可转动至与活动槽适配。上述结构中,在狭小的空间内使用或第一内六角扳手的长度不够时,通过将把柄相对第一内六角扳手转动,使得第一内六角扳手位于活动槽内,第一内六角扳手呈竖直状态,从而能够增加本技术的长度,减小了把柄转动时所需要的空间,以适用于不同的工况,不同的需求,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通过设置活动槽能够使其与第一内六角扳手适配贴合,能够减小把柄转动时的使用空间,且能够提高把柄与第一内六角扳手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便于把柄带动第一内六角扳手转动,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柄与连接块相对的一端设有与活动槽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朝向活动槽的一端呈开口,另一端呈封闭状,所述安装孔内插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圆周壁上设有与滑轨相适配的滑块。上述结构中,当把柄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本技术的长度还不能够与内六角螺栓适配时,将安装孔内的伸缩杆拉出,来增加本技术的长度,从而能够提高本技术的可靠性。通过设置滑块与滑槽相适配能够对伸缩杆进行限位,防止伸缩杆相对把柄自转,从而能够便于使用者控制伸缩杆带动把柄以及第一内六角扳手转动。将滑轨一端设置成开口,另一端设置成封闭状能够防止伸缩杆的安装以及使用者将伸缩杆拉出时,伸缩杆不会完全被拉出,能够便于使用者将伸缩杆回位,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通过设置伸缩杆能够使得本技术在不拆开某些零部件的情况下而远距离锁紧或拆卸设备内部的内六角螺栓,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及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封闭的一端设有第一磁铁,所述滑块朝向第一磁铁的端面上设有与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能够在伸缩杆拉出时提高伸缩杆与把柄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防止使用者在控制伸缩杆时,伸缩杆滑入安装孔内,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及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外端的径向方向上开设有插孔,轴向方向上开设有安置孔,所述安置孔内插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安置孔内的一端与伸缩杆通过磁铁相吸,所述转动杆的外圆直径小于等于插孔的直径。上述结构中,使用者拉出伸缩杆后,将转动杆从安置孔内取出,插入插孔,使得转动杆相对伸缩杆呈水平状态,通过控制转动杆转动,带动伸缩杆转动,使得把柄与第一内六角扳手进行联动,从而对内六角螺栓进行紧固或拆卸。通过设置转动杆能够减少使用者紧固或拆卸内六角螺栓时,使用的力度,节省了使用者的力气,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及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的外端突出于把柄端面设置,所述转动杆的外端突出于伸缩杆的外端端面设置,所述转动杆外部套设有与把柄过盈配合的保护盖。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使用者将伸缩杆以及转动杆拉出,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通过设置保护盖能够避免水溶液或灰尘堆积在伸缩杆和转动杆上而导致伸缩杆和转动杆的使用寿命减短,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盖内设有与转动杆外端过盈配合的固定块。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使用者打开保护盖时,顺便将转动杆拉出,从而能够便于使用者操作,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由于转动杆与伸缩杆通过磁铁相吸,因此,还能够防止伸缩杆完全滑入安装孔中,便于使用者将伸缩杆拉出,进一步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及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内六角扳手的底端轴向开设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内插设有第二内六角扳手,所述第一沉孔内位于第二内六角扳手顶端与第一内六角扳手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内六角扳手的下段径向方向上开设有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二内六角扳手上端设有与第一卡合孔适配卡合的第一卡合组件。上述结构中,第一内六角扳手与第二内六角扳手分别为不同规格的扳手,当使用者需要使用第二内六角扳手时,可以直接将第二内六角扳手对准内六角螺栓,进行操作;当操作距离不够时,可以通过将第二内六角扳手拉出,使得第一卡合组件与第一卡合孔适配卡合,防止第二内六角扳手脱出,增加本技术的整体长度,便于使用者对内六角螺栓进行远距离操作,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通过设置第一卡合组件,对第二内六角扳手进行限位支撑,能够防止第二内六角扳手轻易地从第一沉孔内脱出,从而提高本技术的可靠性。当使用者需要实用第一内六角扳手时,只需将第一内六角扳手抵于与其适配的内六角螺栓内,第二内六角扳手向第一沉孔内滑动,第一弹簧呈压缩状态,使用完第一内六角扳手后,将第一内六角扳手脱离内六角螺栓,第二内六角扳手向外滑动,第一弹簧呈松弛状态。通过设置两个不同规格的内六角扳手能够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减少更换扳手的繁琐步骤,节省了使用者们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还能够减少使用者携带扳手的占用空间,从而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T型扳手,包括把柄以及与把柄相连的第一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柄底部设有与第一内六角扳手适配的活动槽,所述第一内六角扳手顶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活动槽内,且与把柄呈活动铰接,所述第一内六角扳手相对把柄可转动至与活动槽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T型扳手,包括把柄以及与把柄相连的第一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柄底部设有与第一内六角扳手适配的活动槽,所述第一内六角扳手顶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活动槽内,且与把柄呈活动铰接,所述第一内六角扳手相对把柄可转动至与活动槽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T型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柄与连接块相对的一端设有与活动槽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朝向活动槽的一端呈开口,另一端呈封闭状,所述安装孔内插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圆周壁上设有与滑轨相适配的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T型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封闭的一端设有第一磁铁,所述滑块朝向第一磁铁的端面上设有与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T型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外端的径向方向上开设有插孔,轴向方向上开设有安置孔,所述安置孔内插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安装孔内的一端与伸缩杆通过磁铁相吸,所述转动杆的外圆直径小于等于插孔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T型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外端突出于把柄端面设置,所述转动杆的外端突出于伸缩杆的外端端面设置,所述转动杆外部套设有与把柄过盈配合的保护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T型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内设有与转动杆外端过盈配合的固定块。
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桂平,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顺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