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可降低能耗并改善空气质量的换气装置。取暖、临街和风沙地区房间,多紧闭门窗而用换气扇更新空气,存在夜间不便进行,冬季漏风回风失热,易致机轴和百叶冻结损毁等缺陷。国内虽已有“一种自然换热通风风眼”(专利号88 2 04541.5)和“轻型免能自动换气器”(专利88 2 08844.0)等勿需人为给能的自动换气装置,但只适用于取暖房间且不能快速排污。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换气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绝热材料制空调或热水器外形的盒状外壳内,有一个略小而两侧上部和正面下方开口的导热波纹板制作的三通样内胆,其各开口与外壳相应开口密接,构成排污通道;由外壳底部的小孔、外壳和内胆之间的夹层空间和外壳正面上部的开口构成新风通道。排污通道内设电动风扇;新风通道内设负氧离子发生器和储香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时,兼有风斗和热交换器作用的排污通道即自动吐故,并使新风通道内的冷空气热腾入室。风只能从耳孔穿过而不会入室。风扇可加速吐故,离子和芳香剂可改善空气。本技术是既有技术的合理组合,且元器件选择随意,如风扇可是电机驱动的径流式或离心式的,也可是电磁或压 ...
【技术保护点】
可节省用电、减少失热并净化空气的换气装置,该装置内有主体外壳(1),其中有离子发生器(5)、电风扇(7)、内胆(8)和储香库(9),其特征在于内胆(8)有开口与外壳(1)上的排污进出口(2)和(4)对应并密接,内胆(8)和外壳(1)之间的夹层空间与外壳(1)上的新风进出口(5)和(3)连通,排污进口(2)有风门。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