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国强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光缆交接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748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缆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光缆交接箱,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线路箱,所述线路箱的底部固定有底座箱,且线缆从地下依次进入至底座箱和线路箱,所述线路箱的底部外壁开设有与底座箱连通的穿线孔,所述底座箱的底部贯穿固定有多个穿线管,且穿线管和穿线孔的孔径均大于线缆的外径,穿线管位于底座箱底部外壁的下方埋设于地下,穿线管的顶端伸入至底座箱内部,所述底座箱内壁位于穿线管的顶端固定有隔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避免对线缆造成过度挤压磨损的同时,避免过多湿气进入线路箱,且将湿气留存在底部位置而通过热交换以及少量湿气流通产生的气流变化,而提高对整体腔室的降温效果。的降温效果。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光缆交接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缆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光缆交接箱。

技术介绍

[0002]光导纤维通信简称,原理是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以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种通信方式,光缆交接箱是一种为主干层光缆、配线层光缆提供光缆成端、跳接的交接设备,光缆引入光缆交接箱后,经固定、端接、配纤以后,使用跳纤将主干层光缆和配线层光缆连通。
[0003]现今使用的光缆一般铺设于地下,并将各处的光缆引至附近室外位置的光缆交接箱进行连接,光缆一般从地下向上引至光缆交接箱内,放置在地面上的光缆交接箱底部往往开设有与穿孔或穿槽以供光缆穿过,而这就导致底部穿孔或穿槽位置往往与地下接触而导致光缆交接箱内产生湿气,影响光缆交接箱长时间的使用,如果将穿孔或穿槽与光缆皮套之间完全密封,又会对光缆的外壁造成过度损伤,同样会影响长时间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
技术介绍
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光缆交接箱。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光缆交接箱,包括线路箱,所述线路箱的底部固定有底座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光缆交接箱,包括线路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箱(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箱(2),且线缆从地下依次进入至底座箱(2)和线路箱(1),所述线路箱(1)的底部外壁开设有与底座箱(2)连通的穿线孔(101),所述底座箱(2)的底部贯穿固定有多个穿线管(3),且穿线管(3)和穿线孔(101)的孔径均大于线缆的外径,穿线管(3)位于底座箱(2)底部外壁的下方埋设于地下,穿线管(3)的顶端伸入至底座箱(2)内部,所述底座箱(2)内壁位于穿线管(3)的顶端固定有隔板(5),且穿线管(3)圆周外壁位于隔板(5)底部外壁和底座箱(2)底部内壁之间的位置固定有多个挡片(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缆交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管(3)圆周内壁的底部位置固定有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件(301),且限位件(301)向着靠近穿线管(3)轴心的一侧倾斜向上设置,限位件(301)靠近穿线管(3)轴心的一侧设置成拱起的弧形结构,限位件(301)采用硅胶材料制作而成,相邻两个限位件(301)之间设置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缆交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管(3)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有环形结构的连接件(7),且连接件(7)的截面设置成向外侧拱起的半圆形环状结构,隔板(5)顶部与穿线管(3)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穿槽(501),连接件(7)的外侧与隔板(5)的顶部外壁紧密接触,隔板(5)顶部位于相邻两个穿槽(501)之间的位置穿透固定有导热板(6),导热板(6)设置有板件,板件设置成向导热板(6)中间位置拱起的弧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缆交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管(3)圆周外壁位于隔板(5)底部外壁和底座箱(2)底部内壁之间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穿槽(302),且挡片(4)固定于穿槽(302)的顶部内壁,挡片(4)的底部外壁与穿槽(302)的底部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挡片(4)向着远离穿线管(3)的一侧倾斜向下,挡片(4)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缆交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4)设置成顶部向上拱起的弧形结构,且挡片(4)的顶部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陆国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