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非高硬材料摆线铣加工的立铣刀
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领域,进一步涉及一种金属加工刀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高硬材料摆线铣加工的立铣刀。
技术介绍
随着制造业对加工成本的控制,对高性能刀具需求越大。摆线铣有效的提高了金属去除率,提高刀具寿命。但摆线铣加工时铣刀的前角、后角切入角度发生变化,对刀具寿命有一定影响,间接提高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非高硬材料摆线铣加工的立铣刀,具体方案如下:包括分为刀柄段和工作段的刀体,所述工作段的端面设有若干底刃,所述工作段的侧面设有若干与所述底刃对应的外周刃,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周刃之间构成一个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螺旋角为40°,所述螺旋槽为浅槽大圆弧一次成型,所述外周刃的刀刃与前刀面经过精磨处理。进一步地,所述刀体的长度为65mm,其对称公差为±1mm;所述外周刃的刃长为30mm,所述外周刃的刃长的上极限公差为+0.5mm,所述外周刃的刃长的下极限公差为0;所述工作段的直径为10mm,所述工作段的上极限公差为-0.008mm,所述工作段的下极限公差为-0.02mm;所述刀柄段的直径为10mm,所述刀柄段的上极限公差为-0.002mm,所述刀柄段的下极限公差为-0.008mm;所述工作段的芯厚为7mm,所述工作段的芯厚的对称公差为±0.05mm。进一步地,所述底刃和所述外周刃的数量为五个,所述底刃的刃宽为3.2mm,所述底刃的刃宽的对称公差为±0.05mm,所述底刃的前刀面的宽度为1.4mm。进一步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非高硬材料摆线铣加工的立铣刀,包括分为刀柄段(1)和工作段(2)的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段(2)的端面设有若干底刃(3),所述工作段(2)的侧面设有若干与所述底刃(3)对应的外周刃(4),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周刃(4)之间构成一个螺旋槽(5),所述螺旋槽(5)的螺旋角为40°,所述螺旋槽(5)为浅槽大圆弧一次成型,所述外周刃(4)的刀刃与前刀面经过精磨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非高硬材料摆线铣加工的立铣刀,包括分为刀柄段(1)和工作段(2)的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段(2)的端面设有若干底刃(3),所述工作段(2)的侧面设有若干与所述底刃(3)对应的外周刃(4),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周刃(4)之间构成一个螺旋槽(5),所述螺旋槽(5)的螺旋角为40°,所述螺旋槽(5)为浅槽大圆弧一次成型,所述外周刃(4)的刀刃与前刀面经过精磨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高硬材料摆线铣加工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的长度为65mm,其对称公差为±1mm;所述外周刃(4)的刃长为30mm,所述外周刃(4)的刃长的上极限公差为+0.5mm,所述外周刃(4)的刃长的下极限公差为0;所述工作段(2)的直径为10mm,所述工作段(2)的上极限公差为-0.008mm,所述工作段(2)的下极限公差为-0.02mm;所述刀柄段(1)的直径为10mm,所述刀柄段(1)的上极限公差为-0.002mm,所述刀柄段(1)的下极限公差为-0.008mm;所述工作段(2)的芯厚为7mm,所述工作段(2)的芯厚的对称公差为±0.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高硬材料摆线铣加工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刃(3)和所述外周刃(4)的数量为五个,所述底刃(3)的刃宽为3.2mm,所述底刃(3)的刃宽的对称公差为±0.05mm,所述底刃(3)的前刀面的宽度为1.4mm。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英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