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41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头,包括冲头本体,所述冲头本体内部设有多条与注油通道连通、倾斜朝下的油路分道,液体分流至油路分道,从其出油口流出润洗冲切段外壁,将残留在冲切段外壁上的毛刺充分清除,从而避免残留在冲切段外壁上的毛刺对冲孔造成拉伤,从而保证冲孔质量,还能防止毛刺对冲切段外壁造成磨损,保护冲头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还具有对冲切段外壁润滑、散热等作用。

A pu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头
本技术涉及冲孔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冲头。
技术介绍
对金属工件进行冲孔加工时,会产生出毛刺等金属屑粘在冲头上,导致冲头拔出时对冲孔造成拉伤,影响冲孔质量,同时对冲头造成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充分清洗冲头外壁、保证冲孔质量的冲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本体包括杆体段和冲切段,所述杆体段和冲切段呈阶梯式连接,冲切段的轴径比杆体段的轴径小,贯穿所述冲头本体、沿中轴线开设有注油通道;所述冲头本体内部开设有多条与注油通道连通的油路分道,所述油路分道贯穿至所述冲头本体的外壁形成出油口,其中,液体通过所述出油口淋刷在所述冲切段外壁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油路分道倾斜向下,所述油路分道贯穿至杆体段和冲切段的阶梯交界处以形成出油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路分道倾斜向下,所述油路分道贯穿至所述冲切段外壁上部以形成出油口。进一步,所述油路分道在杆体段经过两个折弯段贯穿至杆体段的下端面形成出油口,所述出油口靠近且朝向所述冲切段的外壁。进一步,各所述油路分道的出油口绕中轴线等分度分布。进一步,位于冲切段尾部的注油通道轴径变小。进一步,所述冲头本体内设有至少3条所述油路分道。进一步,所述杆体段的外壁设有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冲头,包括冲头本体,所述冲头本体内部设有多条与注油通道连通、倾斜朝下的油路分道,液体分流至油路分道,从其出油口流出润洗冲切段外壁,将残留在冲切段外壁上的毛刺充分清除,从而避免残留在冲切段外壁上的毛刺对冲孔造成拉伤,从而保证冲孔质量,还能防止毛刺对冲切段外壁造成磨损,保护冲头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还具有对冲切段外壁润滑、散热等作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主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主视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和图2,一种冲头,所述冲头本体1包括杆体段2和冲切段3,所述杆体段2和冲切段3呈阶梯式连接,冲切段3的轴径比杆体段2的轴径小,贯穿所述冲头本体1、沿中轴线开设有注油通道4;所述冲头本体1内部开设有多条与注油通道4连通的油路分道5,所述油路分道5贯穿至所述冲头本体1的外壁形成出油口51,其中,液体通过所述出油口51淋刷在所述冲切段3外壁上;冲切段3的底端边即为冲头刃口,使用所述冲头对金属工件进行冲孔,冲孔时会产生毛刺等金属屑粘在冲切段3外壁上,为此,冲孔时将润滑油、润滑液、或冷却液等液体注入到注油通道4中,液体随注油通道4往下流动,一部分液体在注油通道4的尾端流出,液体喷落到金属工件对工件实现清洗、冷却功能;一部分液体分流至油路分道5,从其出油口51流出,对冲切段3外壁进行360度均匀冲洗,将残留在冲切段3外壁上的毛刺充分清除,避免残留在冲切段3外壁上的毛刺对冲孔造成拉伤,从而保证冲孔质量,还能防止毛刺对冲切段3外壁造成磨损,保护冲头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还具有对冲切段3外壁润滑、散热等作用。所述油路分道5的出油口51优选以下三种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所述油路分道5倾斜向下,所述油路分道5贯穿至杆体段2和冲切段3的阶梯交界处以形成出油口51,即出油口51的口部的一部分位于杆体段2的底面,一部分位于冲切段3的外壁顶部,控制液体的压力和流速,液体从出油口51流出后对冲切段3的外壁进行润洗。实施例二:参照图3和图4,所述油路分道5倾斜向下,所述油路分道5贯穿至所述冲切段3外壁上部以形成出油口51,控制液体的压力和流速,液体从出油口51流出后对冲切段3的外壁进行润洗。实施例三:参照图5和图6,所述油路分道5在杆体段2经过两个折弯段贯穿至杆体段2的下端面形成出油口51,所述出油口51靠近且朝向所述冲切段3的外壁,控制液体的压力和流速,液体从出油口51喷出往冲切段3的外壁进行喷洗。各所述油路分道5的出油口51绕中轴线等分度分布,实现液体从出油口51流出对冲切段3外壁进行360度均匀冲洗。位于冲切段3尾部的注油通道4轴径变小,从而提高液体从注油通道4尾端喷出时的速度。所述冲头本体1内设有至少3条所述油路分道5,保证液体从出油口51流出对冲切段3外壁进行360度均匀冲洗的效果。所述杆体段2的外壁设有凹槽21,利用所述凹槽21将冲头本体1安装在冲床上。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本体(1)包括杆体段(2)和冲切段(3),所述杆体段(2)和冲切段(3)呈阶梯式连接,冲切段(3)的轴径比杆体段(2)的轴径小,贯穿所述冲头本体(1)、沿中轴线开设有注油通道(4);/n所述冲头本体(1)内部开设有多条与注油通道(4)连通的油路分道(5),所述油路分道(5)贯穿至所述冲头本体(1)的外壁形成出油口(51),其中,液体通过所述出油口(51)淋刷在所述冲切段(3)外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本体(1)包括杆体段(2)和冲切段(3),所述杆体段(2)和冲切段(3)呈阶梯式连接,冲切段(3)的轴径比杆体段(2)的轴径小,贯穿所述冲头本体(1)、沿中轴线开设有注油通道(4);
所述冲头本体(1)内部开设有多条与注油通道(4)连通的油路分道(5),所述油路分道(5)贯穿至所述冲头本体(1)的外壁形成出油口(51),其中,液体通过所述出油口(51)淋刷在所述冲切段(3)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分道(5)倾斜向下,所述油路分道(5)贯穿至杆体段(2)和冲切段(3)的阶梯交界处以形成出油口(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分道(5)倾斜向下,所述油路分道(5)贯穿至所述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交张云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以卓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