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负载故障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03265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压负载故障检测装置,属于电气设备领域,以提供一种能在低压断路器分闸后对负载的故障类型进行检测和报警的低压负载故障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电压采集与电源模块、负载漏电故障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提供了一种当低压断路器跳闸后,能对负载的故障类型进行检测并报警的装置,通过该装置能够精确判定负载的短路故障或漏电故障,并发出告警信号通知维护,因而可以降低由于负载端短路故障或者漏电故障仍然存在时重合低压断路器会给负载和操作人员带来危险的问题,对于避免二次故障具有重要意义。

Low voltage load fault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压负载故障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低压负载故障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据统计,造成低压断路器跳闸的故障中80%是偶然性的,永久性的故障所占比例不大于10%。尤其是漏电断路器,许多原因都会导致其误动作,例如大功率负载开断或者雷电造成的浪涌电压、电力电子设备引起的高次谐波、长导线对地的电容性泄漏电流等。在低压断路器分闸的情况下,如果能对负载线路短路及剩余电流等故障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告警,将大大降低由于负载端短路故障或者断路故障仍然存在时重合低压断路器而给负载和操作人员带来危险的问题,对于避免二次故障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在低压断路器分闸后对负载的故障类型进行检测并进行报警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低压断路器分闸后对负载的故障类型进行检测和报警的低压负载故障检测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压负载故障检测装置,其包括电压采集与电源模块、负载漏电故障检测模块、负载短路故障检测模和控制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负载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采集与电源模块、负载漏电故障检测模块、负载短路故障检测模和控制模块,其中:/n所述电压采集与电源模块包括插头J1、热敏电阻R1、压敏电阻VDR1、电容C6、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6、电容C2、二极管D1、电解电容C4、电容C3、24V电源芯片U1、二极管D4、电阻R5、电解电容C11、电阻R7、电解电容C12、电容C7、电容C5、电解电容C1、二极管D6、稳压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感L1、稳压二极管D5、电解电容C8、电容C9和电容C10,所述插头J1用于插接于交流电源上,插头J1的引脚2与火线连接,插头J1的引脚1与零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负载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采集与电源模块、负载漏电故障检测模块、负载短路故障检测模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电压采集与电源模块包括插头J1、热敏电阻R1、压敏电阻VDR1、电容C6、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6、电容C2、二极管D1、电解电容C4、电容C3、24V电源芯片U1、二极管D4、电阻R5、电解电容C11、电阻R7、电解电容C12、电容C7、电容C5、电解电容C1、二极管D6、稳压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感L1、稳压二极管D5、电解电容C8、电容C9和电容C10,所述插头J1用于插接于交流电源上,插头J1的引脚2与火线连接,插头J1的引脚1与零线连接,热敏电阻R1的一端与插头J1的引脚2连接,热敏电阻R1的另一端与压敏电阻VDR1的一端连接,压敏电阻VDR1的另一端与插头J1的引脚1连接且接地,电容C6与压敏电阻VDR1并联,电阻R2的一端与热敏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且与外接+5V电源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解电容C4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4的负极接地,电容C3与电解电容C4并联,二极管D4的正极与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电解电容C11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11的负极接地,电阻R7与电解电容C11并联,电阻R5的一端与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C12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12的负极接地,24V电源芯片U1的引脚5、引脚6、引脚7和引脚8均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24V电源芯片U1的引脚1和引脚2均与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24V电源芯片U1的引脚3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连接,24V电源芯片U1的引脚4与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1的负极与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接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与24V电源芯片U1的引脚3连接,电感L1的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8、电容C9和电容C10均与稳压二极管D5并联;
所述负载漏电故障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8、电阻R9、稳压二极管D8、稳压二极管D11、电阻R10、电阻R12、电容C13、稳压二极管D10、二极管D9、电解电容C14、电阻R13、电阻R11、电解电容C15、继电器K1、二极管D7和贴片三极管TR1,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外接+5V电源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8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1的负极接地,电阻R10的一端与电阻R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晋中闫红伟裴印玎林选王强加力康冯浩王莉莉陈晨张秀琴马斌朱欢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