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挤出性与新拌状态力学性能测试装置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挤出性与新拌状态力学性能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通过将材料进行逐层叠加的方式完成实体结构的制造,无需模具,能够大大缩短制造周期,降低成本。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建筑行业,3D打印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可以大大节约人力成本、缩短周期,做到就地取材,降低运输成本,符合建筑工业化的要求。由于3D打印混凝土无需模板,通过层与层之间的堆叠建造,因此3D打印技术对混凝土的性能,特别是新拌状态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更高。3D打印要求新拌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粘聚性,保证其能够从挤出头中流畅挤出,并在挤出后具有一定的形状保持能力。除此之外,打印后底层的混凝土应该具有一定的承载力,能够承受上部材料的压力,并保证不发生较大的变形。因此,准确并便捷的测试3D打印混凝土的工作性及新拌状态时的力学性能便成为评价混凝土可打印性的关键。然而,传统的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如塌落度等)已经不适用于应用于3D打印混凝土。目前存在的一些测试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测试方法多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挤出性与新拌状态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机(10)、挤出装置(20)、可移动小车(30)、控制系统(40)和相机,所述压力机(10)为门式结构,压力机(10)顶部中心具有下压杆(11),所述挤出装置(20)包括推杆(21)、装料筒(22)、挤出筒(23)和支撑架(24),所述装料筒(22)和挤出筒(23)均为圆筒式结构,装料筒(22)下缘和挤出筒(23)上缘均设有向外凸出的固定环(221),所述支撑架(24)包括圆环形的支撑台(241)和三根斜向固定于地面的支撑杆(242),所述支撑台(241)的圆环中心用于放入挤出筒(23),装料筒(22)、挤出筒(23)分别位于支撑架(24)的上方和内下方,并通过固定环(221)和螺栓(222)固定于支撑台(241)上,所述推杆(21)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圆盘(211)和下圆盘(212),所述下圆盘(212)插入装料筒(22)内部,所述挤出筒(23)下端部设有卡扣(231),所述挤出装置(20)位于下压杆(11)正下方并处于一条中心线上,所述可移动小车(30)放置于挤出筒(23)正下方,并与挤出筒(23)下端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挤出性与新拌状态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机(10)、挤出装置(20)、可移动小车(30)、控制系统(40)和相机,所述压力机(10)为门式结构,压力机(10)顶部中心具有下压杆(11),所述挤出装置(20)包括推杆(21)、装料筒(22)、挤出筒(23)和支撑架(24),所述装料筒(22)和挤出筒(23)均为圆筒式结构,装料筒(22)下缘和挤出筒(23)上缘均设有向外凸出的固定环(221),所述支撑架(24)包括圆环形的支撑台(241)和三根斜向固定于地面的支撑杆(242),所述支撑台(241)的圆环中心用于放入挤出筒(23),装料筒(22)、挤出筒(23)分别位于支撑架(24)的上方和内下方,并通过固定环(221)和螺栓(222)固定于支撑台(241)上,所述推杆(21)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圆盘(211)和下圆盘(212),所述下圆盘(212)插入装料筒(22)内部,所述挤出筒(23)下端部设有卡扣(231),所述挤出装置(20)位于下压杆(11)正下方并处于一条中心线上,所述可移动小车(30)放置于挤出筒(23)正下方,并与挤出筒(23)下端空开一段距离,所述相机的安装高度与装料筒(22)高度一致,所述控制系统(40)包括电脑和显示屏,所述电脑安装有3D打印混凝土流变性能分析和计算软件,所述装料筒(22)和挤出筒(23)用于填充3D打印混凝土,所述压力机(10)与控制系统(40)相连,接受控制系统(40)发出的指令,其下压杆(11)下降并下压推杆(21),使推杆(21)在装料筒(22)内部下压所填充的3D打印混凝土,根据控制系统(40)的挤出压力F,计算得到3D打印混凝土材料的流变性能,所述3D打印混凝土的骨料粒径为0-3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小车(30)具有顶板(31)和底板(32),所述顶板(31)的上表面为光滑平面,所述顶板(31)和底板(32)为方形板,其长或宽不超过相邻两根支撑杆(242)的距离,所述顶板(31)、底板(32)之间设有弹簧(33),所述弹簧(33)用于调节顶板(31)和底板(32)之间的距离,所述可移动小车(30)安装有电动马达,并受控于遥控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筒(22)和挤出筒(23)均为PCV材质,装料筒(22)内径大于挤出筒(23)内径,装料筒(22)内径D为50mm-400mm,挤出筒(23)内径d为20mm-180mm,挤出筒(23)长度L为100mm-400mm,所述卡扣(231)为圆形金属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圆盘(212)直径小于装料筒(22)内径,下圆盘(212)边缘设有密封圈。
5.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挤出性与新拌状态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湿润装料筒(22)、挤出筒(23)内壁,推杆(21)的下圆盘(212)及可移动小车(30)的顶板(31)上表面;
S2:安装挤出装置(20),使挤出装置(20)的中心线与压力机(10)的下压杆(11)中心线保持一致,挤出筒(23)下端卡扣(231)扣紧;
S3:调整可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庄,侯少丹,段珍华,丁陶,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