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和剔除组合式异物检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215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和剔除组合式异物检测机,旨在提供一种方便拆装、辐射外泄少的检测和剔除组合式异物检测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安装于一工装架上的传送机,安装于传送机上的由X射线发射装置及接收装置构成的空包、异物检测装置,安装于空包、异物检测装置出口侧的空包、异物剔除装置,所述工装架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接收装置罩设在内的厢体,所述厢体内设置有用于减少辐射外泄的铅帘,所述厢体侧壁设置有厢体门,所述厢体门底端与所述工装架表面铰接,所述厢体与厢体门上安装有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包括扣体及与扣体相配合的卡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食品生产技术领域。

A combined foreign body detecting and remov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和剔除组合式异物检测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生产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检测和剔除组合式异物检测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食品检测设备,用于检测食品中含有如玻璃、金属、塑料、毛发、木屑、沙石及食品的空包等,检测完成后常采用人工剔除不合格食品。因此,对于食品企业来讲,x光检测剔除设备的连续化和自动化是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可以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质量具有高度重复性、一致性,能够降低不合格率;大幅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良品率,缩短制造周期,减少制品数量。而x光检测、剔除装置正好能够满足设备自动化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X光检测设备中的铅帘在长时间使用下,不断的翻折易导致铅帘受损,从而导致辐射外泄造成安全隐患,且现有的X光检测设备通常安装在一密闭壳体内,不便拆装,后期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拆装、辐射外泄少的检测和剔除组合式异物检测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检测和剔除组合式异物检测机,包括安装于一工装架上的传送机,安装于传送机上的由X射线发射装置及接收装置构成的空包、异物检测装置,安装于空包、异物检测装置出口侧的空包、异物剔除装置,所述工装架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接收装置罩设在内的厢体,所述厢体内设置有用于减少辐射外泄的铅帘,所述厢体侧壁设置有厢体门,所述厢体门底端与所述工装架表面铰接,所述厢体与厢体门上安装有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包括扣体及与扣体相配合的卡扣。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使用新型的一种检测和剔除组合式异物检测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检测、剔除为一体的装置,减少了占地面积,提升了生产线的适用性及生产效率;设置于厢体内的铅帘有效减少空包、异物检测装置辐射的外泄,提升了安全性;铰接的厢体门配合锁止装置使用,便于开闭厢体门进行维护。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厢体门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阻尼铰链,所述厢体门通过阻尼铰链与所述工装架铰接。设置厢体门通过阻尼铰链与工装架铰接,使厢体门的开闭过程稳定可靠,减少碰撞导致的装置损坏的概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扣体设置于厢体门的上端面,所述卡扣设置于厢体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卡扣包括安装在厢体表面的安装座,与安装座铰接的把手及与把手铰接的挡杆,所述挡杆与所述扣体构成阻挡配合。卡扣的结构设计简单,减少了成本,便于操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X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厢体上端,所述厢体贯穿开设有与X射线发射装置输出端相配合的槽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厢体沿传送机的传送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口,位于所述通口处的厢体内腔安装有光栅传感器,所述铅帘铰接在厢体内腔,且闭合所述通口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空包、异物剔除装置包括气嘴及安装在传送机上与气嘴对应设置的落料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厢体和厢体门分别设置有铅板夹层。在厢体和厢体门上设置铅板夹层,进一步减少辐射的外泄,提升安全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工装架上还安装有移动轮。在工装架上设置移动轮,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厢体门上还安装有门锁。在厢体门上设置门锁,进一步提升厢体门关闭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厢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厢体门在打开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装配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厢体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工装架、2传送机、3空包、异物检测装置、31X射线发射装置、32接收装置、4空包、异物剔除装置、41气嘴、42落料口、5厢体、51铅帘、52厢体门、521阻尼铰链、53通口、54光栅传感器、55槽口、6锁止装置、61扣体、62卡扣、621安装座、622把手、623挡杆、7铅板夹层、8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检测和剔除组合式异物检测机,包括安装于一工装架1上的传送机2,安装于传送机2上的由X射线发射装置31及接收装置32构成的空包、异物检测装置3,安装于空包、异物检测装置3出口侧的空包、异物剔除装置4,所述工装架1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接收装置32罩设在内的厢体5,所述厢体5内设置有用于减少辐射外泄的铅帘51,所述厢体5侧壁设置有厢体门52,所述厢体门52底端与所述工装架1表面铰接,所述厢体5与厢体门52上安装有锁止装置6,所述锁止装置6包括扣体61及与扣体61相配合的卡扣62。请参阅图3-5所示,所述厢体门52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阻尼铰链521,所述厢体门52通过阻尼铰链521与所述工装架1铰接。所述扣体61设置于厢体门52的上端面,所述卡扣62设置于厢体5表面。所述卡扣62包括安装在厢体5表面的安装座621,与安装座621铰接的把手622及与把手622铰接的挡杆623,所述挡杆623与所述扣体61构成阻挡配合。所述X射线发射装置31设置于厢体5上端,所述厢体5贯穿开设有与X射线发射装置31输出端相配合的槽口55。所述厢体5沿传送机2的传送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口53,位于所述通口53处的厢体5内腔安装有光栅传感器54,所述铅帘51铰接在厢体5内腔,且闭合所述通口53设置。所述空包、异物剔除装置4包括气嘴41及安装在传送机2上与气嘴41对应设置的落料口42。请参阅图6-7所示,所述厢体5和厢体门52分别设置有铅板夹层7。所述工装架1上还安装有移动轮8。所述厢体门52上还安装有门锁522。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装置通电控制装置开启,待测物品由传送机2传输至空包、异物检测装置3检测处,检测完毕后由传送机2传送至空包、异物剔除装置4处,空包、异物剔除装置4剔除传送机2上的待剔除物,通过气嘴41将待剔除物吹向落料口42,工作人员在落料口42处收集。当厢体5内的铅帘51需要维护或者厢体5内腔的传送机2有异物卡住时,工作人员可以转动把手622,使挡杆623从扣体61上移除,待挡杆623从扣体61上移除后,工作人员即可打开厢体门52对内部进行维护。本技术检测、剔除为一体的装置,减少了占地面积,提升了生产线的适用性及生产效率;设置于厢体内的铅帘有效减少空包、异物检测装置辐射的外泄,提升了安全性;铰接的厢体门配合锁止装置使用,便于开闭厢体门进行维护,设置阻尼铰链提升厢体门的开闭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碰撞导致的装置损坏的概率;同时,本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和剔除组合式异物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一工装架(1)上的传送机(2),安装于传送机(2)上的由X射线发射装置(31)及接收装置(32)构成的空包、异物检测装置(3),安装于空包、异物检测装置(3)出口侧的空包、异物剔除装置(4),所述工装架(1)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接收装置(32)罩设在内的厢体(5),所述厢体(5)内设置有用于减少辐射外泄的铅帘(51),所述厢体(5)侧壁设置有厢体门(52),所述厢体门(52)底端与所述工装架(1)表面铰接,所述厢体(5)与厢体门(52)上安装有锁止装置(6),所述锁止装置(6)包括扣体(61)及与扣体(61)相配合的卡扣(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和剔除组合式异物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一工装架(1)上的传送机(2),安装于传送机(2)上的由X射线发射装置(31)及接收装置(32)构成的空包、异物检测装置(3),安装于空包、异物检测装置(3)出口侧的空包、异物剔除装置(4),所述工装架(1)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接收装置(32)罩设在内的厢体(5),所述厢体(5)内设置有用于减少辐射外泄的铅帘(51),所述厢体(5)侧壁设置有厢体门(52),所述厢体门(52)底端与所述工装架(1)表面铰接,所述厢体(5)与厢体门(52)上安装有锁止装置(6),所述锁止装置(6)包括扣体(61)及与扣体(61)相配合的卡扣(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和剔除组合式异物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门(52)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阻尼铰链(521),所述厢体门(52)通过阻尼铰链(521)与所述工装架(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和剔除组合式异物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61)设置于厢体门(52)的上端面,所述卡扣(62)设置于厢体(5)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和剔除组合式异物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62)及与把手(622)铰接的挡杆(623),所述挡杆(6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海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物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