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自动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0186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自动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待大体积混凝土钢筋绑扎及立模完成后,将

A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the temperature of mass concrete entering the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自动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自动识别方法,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混凝土入模温度是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参数,根据《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第4.3.6条:“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最低不宜低于5℃”。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受配合比、运输时间、室外温度、施工工序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当前测温系统还没有对入模温度进行精细化管理,通常采用人工识别的方式进行记录,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区域大、浇筑时间长,采用人工识别所有浇筑点的入模时间的方式费时费力。《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第8.7.3-2条规定,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以内40mm~8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结构构件内部的温度差值不宜大于25℃,且与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宜大于25℃。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常会埋设较多的温度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第一步,待大体积混凝土钢筋绑扎及立模完成后,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待大体积混凝土钢筋绑扎及立模完成后,将M个测温装置固定在钢筋网中;
第二步,将测温装置连接至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按照预设频率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
第三步,根据第n个测温装置的监测数据(t1,f1),(t2,f2),…,(ti-1,fi-1),(ti,fi),如果(tj,fj)满足公式一和公式二,则初步判定fj为入模温度;

t

k
和fk分别表示第n个测温装置的第k次数据的监测时间和温度,其中,n=1,2,…M;k=1,2,…i;t1<t2<…ti-1<ti;

;j=3,…,i-X;(公式一)
其中,X为混凝土入模校核确认需要的数据个数,为预设常数;

;(公式二)
其中,a=1,2,…A,fj+a为fj后的第a个温度数据,Q为测温装置的自身精度,β为设定系数,β>1;A为预设常数;
第四步,若tj之后的E个小时后的F次数据(tEy,fEy),均满足公式三,则校核确认fj为入模温度;若tj之后的E个小时后的F次数据(tEy,fEy),不全满足公式三,则校核确认fj不是入模温度,重复第三步和第四步重新确定入模温度和入模时间;

,其中,y=3,4…,F-1,F;(公式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采用串联式测温装置,每个所述串联式测温装置均包括封装在数据线上的串联连接的若干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薄壁钢套管、填充材料、橡胶垫和热缩套管;所述数据线包括封装于外皮内的3根芯线,其中两根为供电线,一根为数据采集线;封装部位的数据线外皮断开,所述温度传感器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剑李鑫奎黄玉林沈志勇王建红周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