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垃圾粉碎机,应用在建筑垃圾处理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含机架,机架内设有第一粉碎腔,机架上方设有与第一粉碎腔相通的第一进料斗,机架底部设有收集箱,机架内还设有高度低于第一粉碎腔的第二粉碎腔,第二粉碎腔上方设有与第二粉碎腔相通的第二进料斗,第一粉碎腔的下方倾斜设有筛选板,筛选板朝向第二进料斗的一端与第二进料斗相连通,收集箱位于第二粉碎腔的下方;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可对一次粉碎后的建筑垃圾进行筛选,并对一次粉碎后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进行二次粉碎,提高了粉碎后的建筑垃圾在储存和运输时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建筑垃圾的后续处理成本。
Construction waste crus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垃圾粉碎机
本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垃圾粉碎机。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在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建筑垃圾粉碎机将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进行粉碎处理,以便于储存和运输。公告号CN206810466U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粉碎机,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顶部上的垃圾填料口、设置在本体内部用于对建筑垃圾进行粉碎的垃圾粉碎腔、设置在本体底部用于对粉碎之后的建筑垃圾进行收集的收集装置,垃圾填料口处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建筑垃圾进行遮挡的抵接件。但该建筑垃圾粉碎机只对建筑垃圾进行一次粉碎,且不对粉碎后的垃圾进行筛选,部分粉碎后的建筑垃圾仍然体积较大,导致储存和运输时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增加了建筑垃圾的后续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粉碎机,其优点是:可对一次粉碎后的建筑垃圾进行筛选,并对一次粉碎后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进行二次粉碎,提高了粉碎后的建筑垃圾在储存和运输时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建筑垃圾的后续处理成本。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垃圾粉碎机,包含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第一粉碎腔,所述机架上方设有与第一粉碎腔相通的第一进料斗,所述机架底部设有收集箱,所述机架内还设有高度低于第一粉碎腔的第二粉碎腔,所述第二粉碎腔上方设有与第二粉碎腔相通的第二进料斗,所述第一粉碎腔的下方倾斜设有筛选板,所述筛选板位于第一粉碎腔与收集箱之间,所述筛选板朝向第二进料斗的一端与第二进料斗相连通,所述收集箱位于第二粉碎腔的下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将建筑垃圾从第一进料斗处倒入第一粉碎腔,被第一粉碎腔粉碎后的建筑垃圾会落到筛选板上,此时,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会从筛选板的开孔处落下,堆积在筛选板下方的收集箱内;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会被架设到筛选板上,继而沿倾斜设置的筛选板滚落向第二进料斗,继而落入第二粉碎腔进行二次粉碎,从第二粉碎腔内落下的建筑垃圾统一堆积在机架底部的收集箱内。筛选板可对一次粉碎后的建筑垃圾进行筛选,将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传输到第二粉碎腔进行二次粉碎,提高了粉碎后的建筑垃圾在储存和运输时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建筑垃圾的后续处理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料斗上通过转动轴铰接有用于覆盖第一进料斗的盖板,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电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将建筑垃圾倒入第一进料斗时,可启动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盖板在转动轴的带动下沿铰接处转动打开,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将建筑垃圾倒入第一进料斗,倾倒完成后,启动电机将盖板封闭,使得第一粉碎腔内的建筑垃圾碎块难以从第一进料斗的开口处弹出,减少了建筑垃圾在第一粉碎腔内粉碎时,碎块从第一进料斗的开口处弹出,导致工作人员被砸伤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筛选板的两侧分别设有阻挡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阻挡板对架设在筛选板上方的建筑垃圾具有阻挡作用,使其难以从筛选板的侧边落下,减少了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从筛选板的侧边落下,导致难以对其进行二次粉碎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进料斗上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位于第一进料斗远离筛选板的开口边缘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次粉碎后体积仍较大的建筑垃圾沿筛选板落向第二进料斗时,与第二进料斗的斗壁碰撞后向外弹出的建筑垃圾会被防护板阻挡,使其难以从第二进料斗的开口处弹出,继而统一从第二进料口处落下,减少了建筑垃圾从第二进料斗的开口处弹出,导致工作人员被砸伤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与收集箱相匹配的开孔,所述收集箱上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上设有拉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使用吊车上的吊钩勾住拉环,启动运输车,将运输车移动至开孔的下方,吊钩向外拉动拉环,带动收集箱从开孔处脱离机架,继而将收集箱拉到运输车上,之后将另一收集箱进行吊装,减少了由于收集箱被装满导致该建筑垃圾粉碎机难以继续工作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导轨,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若干所述滚轮在导轨内移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箱通过滚轮在机架底部的导轨内滚动的方式移动,滚轮与机架之间的摩擦力小于收集箱与机架抵触移动时的摩擦力,减小了工作人员将收集箱从机架内拉出时的摩擦阻力,减少了收集箱与机架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导致收集箱难以从开孔处被拉出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孔处铰接有运输轨,所述运输轨朝向导轨的一端与导轨相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将运输轨远离导轨的一端沿铰接处转动放置到运输车上,继而拉动收集箱,使得收集箱可以沿着运输轨平稳移动到运输车上,减少了收集箱被拉出时,由于机架上的开孔与运输车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导致在收集箱向外移动时,整体翻转倒扣在运输车上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孔两侧的机架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铰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杆朝向第二固定块的一端过盈配合在固定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沿铰接处转动固定杆,将固定杆过盈配合在固定槽内,对收集箱起到固定作用,使得收集箱难以从开孔处滚动移出,减少了收集箱在垃圾粉碎机工作的过程中,受到粉碎过程中机架产生抖动的影响,从开孔处滚动移出机架的可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筛选板可以对一次粉碎后的建筑垃圾进行筛选,第二粉碎腔可以对一次粉碎后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进行二次粉碎,提高了粉碎后的建筑垃圾在储存和运输时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建筑垃圾的后续处理成本;2.盖板和防护板减少了工作人员被垃圾粉碎机内弹出的建筑垃圾碎块砸伤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中用于体现第一粉碎腔的剖面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机架;2、第一粉碎腔;3、第一进料斗;4、收集箱;5、第二粉碎腔;6、第二进料斗;7、筛选板;8、转动轴;9、盖板;10、电机;11、阻挡板;12、防护板;13、开孔;14、拉杆;15、拉环;16、导轨;17、滚轮;18、运输轨;19、第一固定块;20、第二固定块;21、连接槽;22、固定杆;23、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建筑垃圾粉碎机,如图1和图2,包含机架1,机架1内分别设有第一粉碎腔2和第二粉碎腔5,第二粉碎腔5的顶面低于第二粉碎腔5的底面,第一粉碎腔2上方设有与第一粉碎腔2相通的第一进料斗3,第一进料斗3的开口边缘上通过转动轴8铰接有覆盖第一进料斗3的盖板9,机架1上还固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8转动的电机10。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启动电机10驱动转动轴8转动,带动盖板9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粉碎机,包含机架(1),所述机架(1)内设有第一粉碎腔(2),所述机架(1)上方设有与第一粉碎腔(2)相通的第一进料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底部设有收集箱(4),所述机架(1)内还设有高度低于第一粉碎腔(2)的第二粉碎腔(5),所述第二粉碎腔(5)上方设有与第二粉碎腔(5)相通第二进料斗(6),所述第一粉碎腔(2)的下方倾斜设有筛选板(7),所述筛选板(7)位于第一粉碎腔(2)与收集箱(4)之间,所述筛选板(7)朝向第二进料斗(6)的一端与第二进料斗(6)相连通,所述收集箱(4)位于第二粉碎腔(5)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粉碎机,包含机架(1),所述机架(1)内设有第一粉碎腔(2),所述机架(1)上方设有与第一粉碎腔(2)相通的第一进料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底部设有收集箱(4),所述机架(1)内还设有高度低于第一粉碎腔(2)的第二粉碎腔(5),所述第二粉碎腔(5)上方设有与第二粉碎腔(5)相通第二进料斗(6),所述第一粉碎腔(2)的下方倾斜设有筛选板(7),所述筛选板(7)位于第一粉碎腔(2)与收集箱(4)之间,所述筛选板(7)朝向第二进料斗(6)的一端与第二进料斗(6)相连通,所述收集箱(4)位于第二粉碎腔(5)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斗(3)上通过转动轴(8)铰接有用于覆盖第一进料斗(3)的盖板(9),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8)转动的电机(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板(7)的两侧分别设有阻挡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料斗(6)上设有防护板(12),所述防护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崇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首佳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