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收剂生产用三辊机,包括机架,机架上水平设有前辊、中辊和后辊,机架靠近前辊的一端设有进料斗,机架靠近后辊的一端设有出料斗,前辊、中辊和后辊均分别与机架转动连接,机架外侧设有驱动装置;机架的上方通过滑动装置设有喷淋管,滑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滑轨和设于第一滑轨内的滑块,喷淋管的另一端通过丝母与第一丝杆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固定连接,喷淋管上连接有供水管,喷淋管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喷淋前辊、中辊和后辊的喷淋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研磨、清洗于一体,可自动进行清洗,同时设有报警装置,在液位过低时报警,方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并调节辊速,以更好的控制研磨。
A three roller machine for absorbent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收剂生产用三辊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研磨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吸收剂生产用三辊机。
技术介绍
三辊研磨机简称三辊机,三辊研磨机可分为实验三辊研磨机和生产三辊研磨机两种,三辊研磨机适用于油漆、油墨、颜料、塑料等浆料的制造,三辊研磨机的工作原理是三辊研磨机通过水平的三根辊筒的表面相互挤压及不同速度的摩擦而达到研磨效果,三辊研磨机是高粘度物料最有效的研磨、分散设备。吸收剂制备生产时需要用到三辊机,三辊机碾压物料后在三辊机的辊上难免留下杂质、灰尘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到三辊的间距从而影响指标,这就需要对三辊机进行清洗,传统的三辊机不具备清洗功能,一般情况下由人工进行清洗,在人工清洗三辊机的时候,费时费力,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使用三辊机时需要有专人长期在旁边进行监控,万一油墨液位过低容易导致三辊机烧机,造成很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收剂生产用三辊机,设有清洗装置,可自动进行清洗,保证了指标的稳定性,保障了生产的持续稳定性进行,省时省力;同时,设有报警装置,当油墨液位过低时进行及时的报警,方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并调节液压三辊机的辊速,以更好的控制研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收剂生产用三辊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水平设有前辊、中辊和后辊,所述机架靠近前辊的一端设有进料斗,所述机架靠近后辊的一端设有出料斗,所述前辊、中辊和后辊分别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机架外侧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辅助主动带轮和辅助从动带轮,所述主动轮连接在所述前辊的端部,所述主动轮所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前辊所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从动轮、辅助主动带轮分别连接在所述中辊的端部,所述从动轮、辅助主动带轮所在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中辊所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辅助从动带轮连接在所述后辊的端部,所述辅助从动带轮所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后辊所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前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一齿形带连接,所述辅助主动带轮和辅助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二齿形带连接;所述机架的上方通过滑动装置设有喷淋管,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滑轨和设于所述第一滑轨内的滑块,所述第一滑轨、第一丝杆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上方的两侧,所述喷淋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轨内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管的另一端通过丝母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杆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管上连接有供水管,所述喷淋管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喷淋前辊、中辊和后辊的喷淋孔。集研磨、清洗于一体,研磨完成后,可自动进行清洗,保证了指标的稳定性,保障了生产的持续稳定性进行,省时省力。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斗上设有刮料装置,所述出料斗包括底板和分别设置在底板两侧的挡板,其中一侧的挡板上设有第二丝杆,另一侧的挡板上设有第二滑轨,该第二滑轨内设有滑块;所述刮料装置包括刮料板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刮料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轨内的滑块连接,所述刮料板的另一端通过丝母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二驱动电机、丝杆带动刮料板沿第二滑轨的方向移动,可对研磨后的遗留在出料斗上的吸收剂自动进行刮取,这样能够源源不断的进行收取吸收剂,同时,提高收取效率,对吸收剂进行充分的收取。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器,所述供水管上设有水用电磁阀,所述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水用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水用电磁阀的通电、断电,自动控制清洗时间,提高清洗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灯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报警灯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方,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机架内侧,且与所述前辊、中辊和后辊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当吸收剂原料液位过低时,液位传感器立即向控制器发送一个报警信号,控制器接收到该报警信号后及时控制报警灯报警,方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并调节辊速,以更好的控制研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有清洗装置,可自动进行清洗,保证了指标的稳定性,保障了生产的持续稳定性进行,省时省力;2、设有报警装置,当吸收剂原料液位过低时进行及时的报警,方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并调节辊速,以更好的控制研磨;3、设有刮料装置,可对研磨后的吸收剂进行刮取,这样能够源源不断的收取吸收剂,提高效率;4、清洗装置的供水管上设有水用电磁阀,可自动控制清洗的时间和进水量,更好、更方便的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吸收剂生产用三辊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吸收剂生产用三辊机的原理图。附图标记:1、机架;2、前辊;3、中辊;4、后辊;5、进料斗;6、出料斗;7、喷淋管;8、供水管;9、报警灯;10、第一驱动电机;11、主动轮;12、从动轮;13、辅助主动带轮;14、辅助从动带轮;15、第一滑轨;16、第一丝杆;17、第二驱动电机;18、刮料板;19、第二滑轨;20、第二丝杆;21、第三驱动电机;22、控制器;23、水用电磁阀;24、液位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吸收剂生产用三辊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水平设有前辊2、中辊3和后辊4,所述机架1靠近前辊2的一端设有进料斗5,所述机架1靠近后辊4的一端设有出料斗6,所述前辊2、中辊3和后辊4均分别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机架1外侧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主动轮11、从动轮12、辅助主动带轮13和辅助从动带轮14,所述主动轮11连接在所述前辊2的端部,所述主动轮11所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前辊2所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从动轮12、辅助主动带轮13分别连接在所述中辊3的端部,所述从动轮12、辅助主动带轮13所在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中辊3所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辅助从动带轮14连接在所述后辊4的端部,所述辅助从动带轮14所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后辊4所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与所述前辊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11与所述从动轮12之间通过第一齿形带连接,所述辅助主动带轮13和辅助从动带轮14之间通过第二齿形带连接;所述机架1的上方通过滑动装置设有喷淋管7,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7、第一丝杆16、第一滑轨15和设于所述第一滑轨15内的滑块,所述第一滑轨15、第一丝杆16分别设于所述机架1上方的两侧,所述喷淋管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轨15内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管7的另一端通过丝母与所述第一丝杆16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杆16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管7上连接有供水管8,所述喷淋管7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剂生产用三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水平设有前辊、中辊和后辊,所述机架靠近前辊的一端设有进料斗,所述机架靠近后辊的一端设有出料斗,所述前辊、中辊和后辊分别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机架外侧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辅助主动带轮和辅助从动带轮,所述主动轮连接在所述前辊的端部,所述主动轮所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前辊所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从动轮、辅助主动带轮分别连接在所述中辊的端部,所述从动轮、辅助主动带轮所在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中辊所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辅助从动带轮连接在所述后辊的端部,所述辅助从动带轮所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后辊所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前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一齿形带连接,所述辅助主动带轮和辅助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二齿形带连接;/n所述机架的上方通过滑动装置设有喷淋管,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滑轨和设于所述第一滑轨内的滑块,所述第一滑轨、第一丝杆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上方的两侧,所述喷淋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轨内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管的另一端通过丝母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杆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管上连接有供水管,所述喷淋管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喷淋前辊、中辊和后辊的喷淋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剂生产用三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水平设有前辊、中辊和后辊,所述机架靠近前辊的一端设有进料斗,所述机架靠近后辊的一端设有出料斗,所述前辊、中辊和后辊分别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机架外侧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辅助主动带轮和辅助从动带轮,所述主动轮连接在所述前辊的端部,所述主动轮所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前辊所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从动轮、辅助主动带轮分别连接在所述中辊的端部,所述从动轮、辅助主动带轮所在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中辊所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辅助从动带轮连接在所述后辊的端部,所述辅助从动带轮所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后辊所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前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一齿形带连接,所述辅助主动带轮和辅助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二齿形带连接;
所述机架的上方通过滑动装置设有喷淋管,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滑轨和设于所述第一滑轨内的滑块,所述第一滑轨、第一丝杆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上方的两侧,所述喷淋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轨内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管的另一端通过丝母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杆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洋,田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雷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