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锤加力装置及操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水下、水上、陆地打桩、打夯、破碎等击打作业的液压锤加力装置及操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液压锤的重锤提升缸普遍采用双作用双活塞杆式,或双作用单活塞杆式普通油缸,外接低压蓄能器,或外接低压蓄能器及高压蓄能器,控制系统各异。重锤提升时,提升缸上腔排油,重锤下落时上腔补油,大致相当于寄存器,液压油空流损失大,能效低。即便采取加力措施,主要作用是部分抵消或抵消高速落锤时的液流阻力,加力效果有限。作为液压锤典型案例,如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TZ-1900双作用式全液压打桩锤”,重锤质量200t、最大落锤高度1.5m、最大落锤高度时击打能量1900kJ,其击打能量仅为重锤势能的63%,相当于不足1m的自由落体。“双作用式全液压”的加力效果远未抵消落锤时的排油补油阻力,效能损失巨大,尚未达到无加力的单作用液压锤一般水平。由此例可见,直接向提升缸的上腔提供压力油加力的“双作用式全液压打桩锤”及相关落锤加力技术也未必能够有效提高落锤速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锤加力装置,包括落锤系统,落锤系统包括液压站、提升缸(1)、换向阀(2)、加力蓄能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缸(1)为竖向设置、活塞杆向下的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其活塞杆端部联接有重锤(6),无杆腔外接加力蓄能器(3)或无杆腔内设加力蓄能器(3),所述换向阀(2)为二位三通换向阀,压力口封闭,出油口与回油口连通,换向后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所述加力蓄能器(3)为气囊式蓄能器或活塞式蓄能器,液压站的压力管接所述换向阀(2)的压力口,液压站的回油管接所述换向阀(2)的回油口,换向阀(2)的出油口接提升缸(1)有杆腔油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锤加力装置,包括落锤系统,落锤系统包括液压站、提升缸(1)、换向阀(2)、加力蓄能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缸(1)为竖向设置、活塞杆向下的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其活塞杆端部联接有重锤(6),无杆腔外接加力蓄能器(3)或无杆腔内设加力蓄能器(3),所述换向阀(2)为二位三通换向阀,压力口封闭,出油口与回油口连通,换向后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所述加力蓄能器(3)为气囊式蓄能器或活塞式蓄能器,液压站的压力管接所述换向阀(2)的压力口,液压站的回油管接所述换向阀(2)的回油口,换向阀(2)的出油口接提升缸(1)有杆腔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锤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进油蓄能器(4),进油蓄能器(4)接液压站压力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锤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回油蓄能器(5),回油蓄能器(5)接液压站回油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锤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2)可用二位四通换向阀、三位四通换向阀、插装阀替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锤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站为常流式液压系统时,所述换向阀(2)静止位时压力口、出油口、回油口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锤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缸(1)无杆腔内设的加力蓄能器(3),包括缸体(11)、保护件(12)、气囊(13)、压盖(14)、充气阀(15)。
7.缸体(11)上端设有压盖(14)安装面及安装孔,活塞及活塞杆组件置于缸体(11)内腔,活塞上面设有保护件(12),保护件(12)为下面设有规避活塞及活塞杆组件凸起的凹面、上面为光滑面的金属或非金属制件,压盖(14)上方安装充气阀(15),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斌,刘源,刘岩,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夯神机械有限公司,泰安恒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