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用连接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93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工用连接弯管,包括第一进料管件、第二进料管件和混料管件;第一进料管件设有第一直管、第一弯管、第一同心大小头、第二直管、第二同心大小头和第二弯管;第一管件的一端与第一弯管的一端焊接,第一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同心大小头与第二直管相连接,第二直管上远离第一同心大小头的一端通过第二同心大小头与第二弯管相连接;第二进料管件焊接在第二弯管上;混料管件包括第三直管、管帽和出料管件;管帽焊接在第三直管的一端,第三直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法兰座,第二弯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法兰座,出料管件焊接在第三管件的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化工用连接弯管,在丙烷脱氢制备过程中,使得反应速率与安全性综合考虑最佳。

A connecting bend for chemical indus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用连接弯管
本技术涉及金属弯管机加工
,特别是一种化工用连接弯管。
技术介绍
丙烷化学式为C3H8,结构简式为CH3CH2CH3,通常为气态,但一般经过压缩成液态后运输,原油或天然气处理后,可以从成品油中得到丙烷,丙烷常用作发动机、烧烤食品和家用取暖系统的燃料,在销售中丙烷一般被称为液化石油气,其中常混有丙烯、丁烷和丁烯。而丙烷脱氢是由丙烷进行丙烷脱氢制成丙烯单体,是制丙烯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丙烷制作丙烯需要进行脱氢装置的处理。丙烷脱氢的工艺过程中需要用到丙烷脱氢催化剂,但是某一种催化剂可能导致反应过快,可能带来安全隐患,而另一种可能会使得反应速度变得缓慢,影响工厂的生产效率,都很难达到最佳的催化效果,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催化剂共同作用,并且使得两种催化剂混合均匀,现有金属管件并没有满足上述要求的结构。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化工用连接弯管,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用连接弯管,在丙烷脱氢制备过程中,可以使得两种催化剂混合均匀,使得反应速率与安全性综合考虑最佳。为达到上述技术的目的,一种化工用连接弯管,包括第一进料管件、第二进料管件和混料管件;所述第一进料管件用于输送含量较多的催化剂,所述第一进料管件沿着含量较多的催化剂输送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直管、第一弯管、第一同心大小头、第二直管、第二同心大小头和第二弯管;所述第一直管的一端连接外部含量较多的催化剂的输送管件,所述第一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弯管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一直管与第一弯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同心大小头与第二直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的小端内径与第一弯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的大端内径与第二直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的小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弯管上,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的大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直管上,所述第二直管上远离第一同心大小头的一端通过第二同心大小头与第二弯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的小端内径与第二直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的大端内径与第二弯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的小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直管上,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的大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弯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进料管件用于输送含量相对较低的催化剂,所述第二进料管件为直管,所述第二进料管件的一端连接外部含量较低的催化剂的输送管件,所述第二进料管件焊接在所述第二弯管上,并与所述第二弯管相连通;所述混料管件包括第三直管、管帽和出料管件;所述第三直管的内径与第二弯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管帽焊接在所述第三直管的一端,所述第三直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法兰座,所述第二弯管远离第二同心大小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法兰座,所述第二法兰座与第一法兰座相匹配,所述第三直管通过第一法兰座和第二法兰座与第二弯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法兰座与第二法兰座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出料管件焊接在所述第三直管的侧壁上并与第三直管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管与第一弯管的焊接处设有联管器。优选地,所述第二弯管远离第二同心大小头的一端通过焊接设有第四直管,所述第四直管与所述第二弯管相连通,所述第四直管的内径与第二弯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法兰座焊接在所述第四直管上。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料管件的中心线与所述第四直管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第二进料管件延伸至第二弯管的内部,与所述第四直管焊接第二弯管的一端齐平。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管、第一弯管、第二进料管件和出料管件均为无缝管件。工作原理:含量较多的催化剂通过第一进料管件进入到混料管件,含量相对较少的催化剂通过第二进料管件进入到混料管件,二者充分混合而后通过混料管件上的出料管件输送到外部的丙烷脱氢反应釜中参与反应。本技术一种化工用连接弯管,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第一进料管件在保证反应速率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含量较多的催化剂的流速,使得其与含量较低的催化剂充分混合,在丙烷脱氢工艺中,使得反应速率与安全性综合考虑最佳;(2)第二进料管件的中心线与第四直管的中心线相重合,第二进料管件延伸至第二弯管的内部,与所述第四直管焊接第二弯管的一端齐平,如此含量相对较低的催化剂经过第二进料管件进入到混料管件中,由于所述第二进料管件的中心线与所述第四直管的中心线相重合,在混料管件中向两边均匀扩散,使得其余另一中含量较高的催化剂进一步混合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进料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进料管件与第二进料管件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混料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化工用连接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第一法兰座与第二法兰座连接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化工用连接弯管的剖视图;图7为图6中的第二进料管件与第二弯管连接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7所示,一种化工用连接弯管,包括第一进料管件、第二进料管件8和混料管件;所述第一进料管件用于输送含量较多的催化剂,所述第一进料管件沿着含量较多的催化剂输送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直管1、第一弯管2、第一同心大小头3、第二直管4、第二同心大小头5和第二弯管6;所述第一直管1的一端连接含量较多的催化剂的输送管件,所述第一直管1的另一端与第一弯管2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一直管1与第一弯管2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弯管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同心大小头3与第二直管4相连接,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3的小端内径与第一弯管2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3的大端内径与第二直管4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3的小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弯管2上,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3的大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直管4上,所述第二直管4上远离第一同心大小头3的一端通过第二同心大小头5与第二弯管6相连接,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5的小端内径与第二直管4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5的大端内径与第二弯管6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5的小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直管4上,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5的大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弯管6的一端;专利技术人如此设置,含量较多的催化剂在经过第一直管1后通过第一弯管2,流速会降低,在分别通过第二直管4和第二弯管6后,流速进一步降低,因此对管件的压力得到有效降低,专利技术人可以通过在制备管件时,设定相应管件的内径之比来保证经过降速的催化剂依然可以保证后边反应的正常进行。所述第二进料管件8用于输送含量相对较低的催化剂,所述第二进料管件8为直管,所述第二进料管件8的一端连接含量较低的催化剂的输送管件,所述第二进料管件8焊接在所述第二弯管6上,并与所述第二弯管6相连通。为了保证第一直管1与第一弯管2焊接处的强度,所述第一直管1与第一弯管2的焊接处设有联管器。所述混料管件包括第三直管9、管帽10和出料管件11;所述第三直管9的内径与第二弯管6的内径相等,所述管帽10焊接在所述第三直管9的一端,所述第三直管9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法兰座13,所述第二弯管6远离第二同心大小头5的一端连接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用连接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料管件、第二进料管件和混料管件;/n所述第一进料管件用于输送含量较多的催化剂,所述第一进料管件沿着含量较多的催化剂输送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直管、第一弯管、第一同心大小头、第二直管、第二同心大小头和第二弯管;所述第一直管的一端连接外部含量较多的催化剂的输送管件,所述第一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弯管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一直管与第一弯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同心大小头与第二直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的小端内径与第一弯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的大端内径与第二直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的小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弯管上,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的大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直管上,所述第二直管上远离第一同心大小头的一端通过第二同心大小头与第二弯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的小端内径与第二直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的大端内径与第二弯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的小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直管上,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的大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弯管的一端;/n所述第二进料管件用于输送含量相对较低的催化剂,所述第二进料管件为直管,所述第二进料管件的一端连接外部含量较低的催化剂的输送管件,所述第二进料管件焊接在所述第二弯管上,并与所述第二弯管相连通;/n所述混料管件包括第三直管、管帽和出料管件;所述第三直管的内径与第二弯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管帽焊接在所述第三直管的一端,所述第三直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法兰座,所述第二弯管远离第二同心大小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法兰座,所述第二法兰座与第一法兰座相匹配,所述第三直管通过第一法兰座和第二法兰座与第二弯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法兰座与第二法兰座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出料管件焊接在所述第三直管的侧壁上并与第三直管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用连接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料管件、第二进料管件和混料管件;
所述第一进料管件用于输送含量较多的催化剂,所述第一进料管件沿着含量较多的催化剂输送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直管、第一弯管、第一同心大小头、第二直管、第二同心大小头和第二弯管;所述第一直管的一端连接外部含量较多的催化剂的输送管件,所述第一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弯管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一直管与第一弯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同心大小头与第二直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的小端内径与第一弯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的大端内径与第二直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的小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弯管上,所述第一同心大小头的大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直管上,所述第二直管上远离第一同心大小头的一端通过第二同心大小头与第二弯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的小端内径与第二直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的大端内径与第二弯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的小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直管上,所述第二同心大小头的大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弯管的一端;
所述第二进料管件用于输送含量相对较低的催化剂,所述第二进料管件为直管,所述第二进料管件的一端连接外部含量较低的催化剂的输送管件,所述第二进料管件焊接在所述第二弯管上,并与所述第二弯管相连通;
所述混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陆楠陈珂陈盼徐汝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山管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