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附着于矩形梁、柱上的悬挑支撑体系
本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附着于矩形梁、柱上的悬挑支撑体系,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框架结构梁柱侧面安装、装饰施工的支撑结构,其通过采用拆装灵活、循环利用率高的标准构件高效适应施工环境,降低了措施成本。
技术介绍
当今建筑的外立面、室内高空立面的施工措施方案多采用脚手架或悬挂吊篮施工,但是脚手架的搭设工作量大,对搭设地面的平整度和承重要求较高,同时脚手架和吊篮的租赁成本较高,施工危险性较大,尤其在异形建筑的外立面进行脚手架打击那施工的难度更大。例如某些异形建筑空间造型奇特,大多为倾斜面,脚手架生根难度大,即便有生根点,也容易出现上下不连贯,整体重心偏移,受力不均匀;同时脚手架工程量较大,搭设及拆除过程中的材料垂直运输难度大,对完成的工程容易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附着于矩形梁、柱上的悬挑支撑体系,其通过可拆装的夹具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梁、柱等牢固的矩形、多边形、圆柱体结构上(圆柱体需要将夹板改造成弧形,同时要保证夹具有足够的咬合力、摩阻力 ...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附着于矩形梁、柱上的悬挑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悬挑体系包括全装配模式的夹具、支撑模块和安全护栏,所述悬挑体系通过夹具和支撑模块而固定连接在主体结构的梁、柱或其他牢固的矩形结构体上,再在支撑模块上设置安全护栏,从而形成附着于矩形梁、柱上的悬挑体系。/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附着于矩形梁、柱上的悬挑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悬挑体系包括全装配模式的夹具、支撑模块和安全护栏,所述悬挑体系通过夹具和支撑模块而固定连接在主体结构的梁、柱或其他牢固的矩形结构体上,再在支撑模块上设置安全护栏,从而形成附着于矩形梁、柱上的悬挑体系。
2.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于矩形梁、柱上的悬挑体系的搭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步骤1、夹具的制作:夹具包括夹板、防滑垫、螺栓组,上下两块夹板为矩形的四角穿孔钢板,其中一块夹板沿长轴向居夹板中间背附焊接一根与钢板同长的钢管套管,套管侧向中心位置设置一个防脱落紧固螺栓,两块矩形橡胶防滑垫片分别衬于两夹板内部,四套螺栓组将两块夹板紧固在矩形结构梁、柱上,形成了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的夹具;
步骤2、水平支撑横杆、安全护栏立杆制作:水平支撑横杆和安全护栏立杆为两根截面尺寸相同的钢管,钢管的截面形状结合步骤1中夹具钢管套管的截面形式选用,且支撑横杆能穿套在夹具钢管套管内,支撑横杆和护栏立杆在端部呈90度直角焊接为L型整体,支撑横杆的长度根据操作平台的宽度确定但不应超宽,护栏立杆高度不应小于1.2米;
步骤3、抗倾斜支撑结构制作:抗倾斜支撑结构包括斜撑杆件和横向阻挡杆件,斜撑杆件呈30度倾斜,两端分别焊接一根长度不小于6cm且与其垂直的套管,斜撑杆件两端的套管分别平行于水平面且在空间垂直;两根套管分别供步骤2中水平支撑横杆、步骤3横向阻挡杆件穿套使用,其内径不得小于水平支撑横杆和横向阻挡杆件的外径,在两根套管的侧边分别设置一紧固螺栓,起固定套杆的作用;
步骤4、安全护栏横杆制作:安全护栏横杆是由三根钢管焊接而成的H型构件,中间横杆起到安全防护作用,两端立管为套管,供步骤2中安全护栏立杆穿套使用,其长度不小于6cm,内径满足步骤2中安全护栏立杆穿套要求;
同时在H型构件两端的套管侧边设置足够强度的紧固螺栓,可将安全护栏横杆固定在安全护栏立杆上;
技术研发人员:付元东,刘新国,冷平,赵丹印,张安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