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压旋喷桩的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80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高压旋喷桩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地面内的基坑本体,基坑本体的四边均倾斜设置,基坑本体上端边缘配合地面均设置有弧形隔水凸起,基坑本体的下端中间位置下凹设置有弧底导流槽,弧底导流槽的底部设置有抽水泵,所述基坑本体的四边均铺设安装有填充安装板,通过多层隔离材料的铺设,使得基坑内的环境不易被破坏,再配合导向安装结构,使得倾斜的隔离结构能够稳定安全,使得基坑侧边不受雨水侵蚀,通过气动控制,配合多组同步传动结构,使得装置能够实现反向限位结构,极大的提升了装置的安装稳定性,且安装拆卸简单快速,能够多次使用,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A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tructure based on high pressure jet grout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压旋喷桩的基坑支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高压旋喷桩的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本体边坡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对位于砂岩层内的基坑进行支护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砂岩层的施工环境,通常情况下,砂岩层为强风化砂岩层且其暴露厚度不均匀,干燥时强度高,遇水及空气后迅速软化崩解为细砂并形成流砂,流沙容易流入基坑中造成基坑施工的不方便。并且砂岩层暴露后砂岩风化速度快,边坡软化潜蚀现象十分严重,此问题亟待解决。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194545U)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压旋喷桩的基坑支护结构,虽然能够正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但是效果有限,在支护结构稳定安全的设计方面、快速拆卸组装的安装方面、实用性方面均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压旋喷桩的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高压旋喷桩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地面内的基坑本体,基坑本体的四边均倾斜设置,基坑本体上端边缘配合地面均设置有弧形隔水凸起,基坑本体的下端中间位置下凹设置有弧底导流槽,弧底导流槽的底部设置有抽水泵,所述基坑本体的四边均铺设安装有填充安装板,填充安装板朝向基坑本体的一侧均设置有填充基材,填充基材与基坑本体之间之间依次设置有粉土层、黏土层和卵石层,填充安装板的外侧沿着基坑本体四边的倾斜角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固定安装板,固定安装板正对填充安装板的一侧均对称设置有固定安装筒,固定安装筒均水平设置,填充安装板配合固定安装筒均设置有导向安装筒,导向安装筒均水平设置,且导向安装筒均贯穿填充基材、粉土层、黏土层和卵石层,固定安装筒的外端均设置有梭型钻头,固定安装筒的中间位置均竖直设置有安装隔板,安装隔板左侧的固定安装筒内水平设置有储气筒,储气筒的一端均伸出固定安装板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内均设置有单向阀,储气筒的另一端设置有伸缩导管,伸缩导管通过电磁阀与气囊连通,储气筒的右端设置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一端与伸缩导管连接,三通管的一端通过电磁阀与储气筒连接,三通管的另一端向下连接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穿过固定安装筒从固定安装板的下端伸出,且排气管的内部也设置有电磁阀,储气筒的左侧设置有蓄电池。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水泵的上端通过连接法兰连接设置有排水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土层、黏土层、卵石层、填充基材均配合填充安装板平行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安装板均水平设置,且固定安装板均配合填充安装板倾斜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上方均配合设置有连接安装板,连接安装板也配合填充安装板倾斜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上端均水平设置有限位导向柱,连接安装板的下端均配合限位导向柱设置有限位导向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隔板右侧的固定安装筒内中间位置水平设置有气囊,气囊的两端均与安装隔板和固定安装筒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的外侧等角度设置有若干同步变位板,同步变位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滑块,固定安装筒和安装隔板均配合导向滑块设置有导向滑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同步变位板正对的固定安装筒上均等间距设置有转动安装孔,转动安装孔内均通过转轴设置有转动限位板。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限位板靠近同步变位板的一侧均设置有转动推动板,转动推动板的外端均通过转轴设置有摆动连杆,摆动连杆均通过转轴与同步变位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层隔离材料的铺设,使得基坑内的环境不易被破坏,再配合导向安装结构,使得倾斜的隔离结构能够稳定安全,使得基坑侧边不受雨水侵蚀,通过气动控制,配合多组同步传动结构,使得装置能够实现反向限位结构,极大的提升了装置的安装稳定性,且安装拆卸简单快速,能够多次使用,提升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基于高压旋喷桩的基坑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一种基于高压旋喷桩的基坑支护结构中固定安装板的立体示意图。1-基坑本体、2-弧底导流槽、3-抽水泵、4-排水管、5-固定安装板、6-限位导向槽、7-限位导向柱、8-填充安装板、9-填充基材、10-粉土层、11-黏土层、12-卵石层、13-进气管、14-储气筒、15-导向安装筒、16-固定安装筒、17-三通管、18-伸缩导管、19-安装隔板、20-电磁阀、21-转动限位板、22-转动推动板、23-转动安装孔、24-摆动连杆、25-梭型钻头、26-导向滑槽、27-导向滑块、28-同步变位板、29-气囊、30-排气管、31-蓄电池、32-单向阀、33-弧形隔水凸起、34-连接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高压旋喷桩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地面内的基坑本体1,基坑本体1的四边均倾斜设置,基坑本体1上端边缘配合地面均设置有弧形隔水凸起33,基坑本体1的下端中间位置下凹设置有弧底导流槽2,弧底导流槽2的底部设置有抽水泵3,所述抽水泵3的上端通过连接法兰连接设置有排水管4,基坑本体1的四边均铺设安装有填充安装板8,填充安装板8朝向基坑本体1的一侧均设置有填充基材9,填充基材9与基坑本体1之间之间依次设置有粉土层10、黏土层11和卵石层12,粉土层10、黏土层11、卵石层12、填充基材9均配合填充安装板8平行设置,填充安装板8的外侧沿着基坑本体1四边的倾斜角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固定安装板5,固定安装板5均水平设置,且固定安装板5均配合填充安装板8倾斜设置,固定安装板5的上方均配合设置有连接安装板34,连接安装板34也配合填充安装板8倾斜设置,固定安装板5的上端均水平设置有限位导向柱7,连接安装板34的下端均配合限位导向柱7设置有限位导向槽6,固定安装板5正对填充安装板8的一侧均对称设置有固定安装筒16,固定安装筒16均水平设置,填充安装板8配合固定安装筒16均设置有导向安装筒15,导向安装筒15均水平设置,且导向安装筒15均贯穿填充基材9、粉土层10、黏土层11和卵石层12,固定安装筒16的外端均设置有梭型钻头25,固定安装筒16的中间位置均竖直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高压旋喷桩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地面内的基坑本体(1),基坑本体(1)的四边均倾斜设置,基坑本体(1)上端边缘配合地面均设置有弧形隔水凸起(33),基坑本体(1)的下端中间位置下凹设置有弧底导流槽(2),弧底导流槽(2)的底部设置有抽水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本体(1)的四边均铺设安装有填充安装板(8),填充安装板(8)朝向基坑本体(1)的一侧均设置有填充基材(9),填充基材(9)与基坑本体(1)之间之间依次设置有粉土层(10)、黏土层(11)和卵石层(12),填充安装板(8)的外侧沿着基坑本体(1)四边的倾斜角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固定安装板(5),固定安装板(5)正对填充安装板(8)的一侧均对称设置有固定安装筒(16),固定安装筒(16)均水平设置,填充安装板(8)配合固定安装筒(16)均设置有导向安装筒(15),导向安装筒(15)均水平设置,且导向安装筒(15)均贯穿填充基材(9)、粉土层(10)、黏土层(11)和卵石层(12),固定安装筒(16)的外端均设置有梭型钻头(25),固定安装筒(16)的中间位置均竖直设置有安装隔板(19),安装隔板(19)左侧的固定安装筒(16)内水平设置有储气筒(14),储气筒(14)的一端均伸出固定安装板(5)设置有进气管(13),进气管(13)内均设置有单向阀(32),储气筒(14)的另一端设置有伸缩导管(18),伸缩导管(18)通过电磁阀(20)与气囊(29)连通,储气筒(14)的右端设置有三通管(17),三通管(17)的一端与伸缩导管(18)连接,三通管(17)的一端通过电磁阀(20)与储气筒(14)连接,三通管(17)的另一端向下连接设置有排气管(30),排气管(30)穿过固定安装筒(16)从固定安装板(5)的下端伸出,且排气管(30)的内部也设置有电磁阀(20),储气筒(14)的左侧设置有蓄电池(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压旋喷桩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地面内的基坑本体(1),基坑本体(1)的四边均倾斜设置,基坑本体(1)上端边缘配合地面均设置有弧形隔水凸起(33),基坑本体(1)的下端中间位置下凹设置有弧底导流槽(2),弧底导流槽(2)的底部设置有抽水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本体(1)的四边均铺设安装有填充安装板(8),填充安装板(8)朝向基坑本体(1)的一侧均设置有填充基材(9),填充基材(9)与基坑本体(1)之间之间依次设置有粉土层(10)、黏土层(11)和卵石层(12),填充安装板(8)的外侧沿着基坑本体(1)四边的倾斜角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固定安装板(5),固定安装板(5)正对填充安装板(8)的一侧均对称设置有固定安装筒(16),固定安装筒(16)均水平设置,填充安装板(8)配合固定安装筒(16)均设置有导向安装筒(15),导向安装筒(15)均水平设置,且导向安装筒(15)均贯穿填充基材(9)、粉土层(10)、黏土层(11)和卵石层(12),固定安装筒(16)的外端均设置有梭型钻头(25),固定安装筒(16)的中间位置均竖直设置有安装隔板(19),安装隔板(19)左侧的固定安装筒(16)内水平设置有储气筒(14),储气筒(14)的一端均伸出固定安装板(5)设置有进气管(13),进气管(13)内均设置有单向阀(32),储气筒(14)的另一端设置有伸缩导管(18),伸缩导管(18)通过电磁阀(20)与气囊(29)连通,储气筒(14)的右端设置有三通管(17),三通管(17)的一端与伸缩导管(18)连接,三通管(17)的一端通过电磁阀(20)与储气筒(14)连接,三通管(17)的另一端向下连接设置有排气管(30),排气管(30)穿过固定安装筒(16)从固定安装板(5)的下端伸出,且排气管(30)的内部也设置有电磁阀(20),储气筒(14)的左侧设置有蓄电池(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压旋喷桩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3)的上端通过连接法兰连接设置有排水管(4)。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汝贤靳高明张荣海周凤玺章海刚薛恒星刘秉宇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建投建设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