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石驳岸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9793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砌石驳岸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放线、挖槽、夯实地基、浇筑基础、砌筑岸墙及砌筑压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驳岸牢固不易坍塌,且设置通过设置沉降缝,避免墙后土压力和地基沉降不均匀变化等问题,设置伸缩缝避免因温差变化而引起墙体破裂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造价低廉,取材容易,施工简单,工期短且能使用寿命长。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tone masonry revet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tone masonry revetment, which mainly includes setting out, trenching, tamping foundation, pouring foundation, laying bank wall and laying coping. The revetment of the invention is firm and not easy to collapse, and the settlement joint is set to avoid problems such as uneven change of earth pressure and foundation settlement behind the wall, and the expansion joint is set to avoid problems such as wall rupture caused by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hange. The invention has low cost, easy material selection, simple construction,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砌石驳岸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设计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砌石驳岸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驳岸(护坡)为沿河地面以下,保护河岸(阻止河岸崩塌或冲刷)的构筑物,驳岸必须结合所在具体环境的艺术风格、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材料特性、种植特色以及施工方法、经济要求来选择其结构形式,在实用、经济的前提下注意外形的美观,使其与周围景色相协调。近年来,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应用,用于护坡的成品材料也层出不穷,不论采用哪种形式的护坡,它们最主要的作用基本上都是通过坚固坡面表土的形式,防止或减轻地表径流对坡面的冲刷,使坡地在坡度较大的情况下也不至于坍塌,从而保护了坡地,维持了园林的地形地貌,例如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与周围景色的协调,大部分采用植被层护坡,但其不牢固易坍塌,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砌石驳岸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制成的驳岸造价低廉,取材容易,施工简单,工期短且能使用寿命长。为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砌石驳岸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放线:根据施工设计图上的常水位线确定驳岸的平面位置,在基础两侧各加宽一段距离进行布点放线;挖槽:根据布点放线的位置挖掘基槽;夯实地基:对基槽进行夯实,遇到松软的土层时,铺设一定厚度的灰土进行加固,所述灰土为含量比例为3:7的石灰与中性黏土;浇筑基础:采用块石混凝土基础,然后浇筑水泥砂浆使其渗满石间空隙,其中,基础厚度为400~500mm,高度为驳岸高度的0.6~0.8倍;砌筑岸墙:采用水泥砂浆砌块石作为岸墙,砌缝宽为1~2cm,缝隙用水泥砂浆勾满,并且每隔10~25m设置伸缩缝,在所述伸缩缝内填充防水材料,填充时使其低于砌石墙面;砌筑压顶:用宽度为30~50m的块石或预制混凝土板砌筑压顶,砌筑顶石时向水中挑出5~6cm,并使其顶面高出最高水位50cm。进一步的,在基础两侧各加宽20cm进行布点放线。进一步的,铺设的灰土厚度为14~15cm。进一步的,浇筑基础时,将块石垒紧,且使其不得列置于基槽边缘。进一步的,浇筑基础的水泥砂浆为M15或M20,砌筑岸墙的水泥砂浆为M5。进一步的,浇筑基础的水泥砂浆中加入3%~5%的CaCl或NaCl用以防冻。进一步的,当水体水位变化大时,将岸壁迎水面做成台阶状,以适应水位的升降。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材料为板条、沥青、石棉绳、橡胶、止水带或塑料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当驳岸有高差变化时,在所述岸墙上设置沉降缝,缝宽为20~30mm。进一步的,在所述岸墙后设置暗沟,填置砂石排除墙后积水,保护墙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砌石驳岸的施工方法制成的驳岸牢固不易坍塌,且设置通过设置沉降缝,避免墙后土压力和地基沉降不均匀变化等问题,设置伸缩缝避免因温差变化而引起墙体破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造价低廉,取材容易,施工简单,工期短且能使用寿命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砌石驳岸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放线:根据施工设计图上的常水位线确定驳岸的平面位置,在基础两侧各加宽20cm进行布点放线。挖槽:根据布点放线的位置挖掘基槽,一般采用人工开挖,工程量大时可采用机械挖掘。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挖方时要保证足够的工作面,对需要放坡的地段,按规定放坡。岸坡的倾斜可用木制边坡样板校正。夯实地基:对基槽进行夯实,遇到松软的土层时,铺设厚度为14~15cm的灰土进行一层加固,所述灰土为含量比例为3:7的石灰与中性黏土;浇筑基础:基础是驳岸承重部分,上部质量经基础传给地基,因此,要求基础坚固,埋入湖底深度不得小于50cm,如果土质轻松,需作基础加固处理;具体的,采用块石混凝土基础,将块石垒紧,且使其不得列置于基槽边缘,然后浇筑M15或M20水泥砂浆使其渗满石间空隙,其中,基础厚度为400~500mm,高度为驳岸高度的0.6~0.8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该实施例,所述浇筑基础的水泥砂浆中还可加入3%~5%的CaCl或NaCl用以防冻。砌筑岸墙:采用M5水泥砂浆砌块石作为岸墙,砌缝宽为1~2cm,缝隙用水泥砂浆勾满,并且为避免因温差变化而引起墙体破裂,每隔10~25m设置伸缩缝,在所述伸缩缝内填充防水材料,填充时使其低于砌石墙面。其中,所述防水材料为板条、沥青、石棉绳、橡胶、止水带或塑料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该实施例,岸墙墙身是基础与压顶之间的主体部分,还可用混凝土、毛石、砖砌筑。墙身承受压力最大,主要来自垂直压力、水的水平压力及墙后土壤侧压力,为此,墙身要确保一定厚度,墙体高度根据最高水位和水面浪高来确定。优选的,当驳岸有高差变化时,即墙后土压力和地基沉降不均匀变化等,在所述岸墙上设置沉降缝,缝宽为20~30mm。优选的,在所述岸墙后设置暗沟,填置砂石排除墙后积水,保护墙体。砌筑压顶:压顶为驳岸最上部分,作用是增强驳岸稳定,阻止墙后土壤流失,美化水岸线,具体的:用宽度为30~50m的块石或预制混凝土板砌筑压顶,砌筑顶石时向水中挑出5~6cm,并使其顶面高出最高水位50cm。当水体水位变化大,即平时水位低,雨季水位很高时,将岸壁迎水面做成台阶状,以适应水位的升降。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砌石驳岸的施工方法制成的驳岸牢固不易坍塌,且设置通过设置沉降缝,避免墙后土压力和地基沉降不均匀变化等问题,设置伸缩缝避免因温差变化而引起墙体破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造价低廉,取材容易,施工简单,工期短且能使用寿命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砌石驳岸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放线:根据施工设计图上的常水位线确定驳岸的平面位置,在基础两侧各加宽一段距离进行布点放线;/n挖槽:根据布点放线的位置挖掘基槽;/n夯实地基:对基槽进行夯实,遇到松软的土层时,铺设一定厚度的灰土进行加固,所述灰土为含量比例为3:7的石灰与中性黏土;/n浇筑基础:采用块石混凝土基础,然后浇筑水泥砂浆使其渗满石间空隙,其中,基础厚度为400~500mm,高度为驳岸高度的0.6~0.8倍;/n砌筑岸墙:采用水泥砂浆砌块石作为岸墙,砌缝宽为1~2cm,缝隙用水泥砂浆勾满,并且每隔10~25m设置伸缩缝,在所述伸缩缝内填充防水材料,填充时使其低于砌石墙面;/n砌筑压顶:用宽度为30~50m的块石或预制混凝土板砌筑压顶,砌筑顶石时向水中挑出5~6cm,并使其顶面高出最高水位50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砌石驳岸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放线:根据施工设计图上的常水位线确定驳岸的平面位置,在基础两侧各加宽一段距离进行布点放线;
挖槽:根据布点放线的位置挖掘基槽;
夯实地基:对基槽进行夯实,遇到松软的土层时,铺设一定厚度的灰土进行加固,所述灰土为含量比例为3:7的石灰与中性黏土;
浇筑基础:采用块石混凝土基础,然后浇筑水泥砂浆使其渗满石间空隙,其中,基础厚度为400~500mm,高度为驳岸高度的0.6~0.8倍;
砌筑岸墙:采用水泥砂浆砌块石作为岸墙,砌缝宽为1~2cm,缝隙用水泥砂浆勾满,并且每隔10~25m设置伸缩缝,在所述伸缩缝内填充防水材料,填充时使其低于砌石墙面;
砌筑压顶:用宽度为30~50m的块石或预制混凝土板砌筑压顶,砌筑顶石时向水中挑出5~6cm,并使其顶面高出最高水位5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础两侧各加宽20cm进行布点放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民谢明化吴小庆吴晶姚宁董彦良李键伟李美睿王雪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