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79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包括水深自适应模块,包括喷气容器、轨道和气囊,气囊连接喷气容器,喷气容器通过滚轮连接轨道,且沿轨道移动,轨道竖直设置,喷气容器上设置有喷气口和喷气阀门,喷气阀门控制喷气口喷气,喷气容器中盛装有高压气体,喷气口设置在喷气容器侧壁;波浪自适应模块,包括浮子,浮子连接喷气阀门;喷气模块,包括空气压缩机、输气软管和风力发电装置,空气压缩机通过风力发电装置供电,输气软管连通风力发电机和喷气容器。根据实时的水位及波浪情况,调节喷气管道的位置以及喷气管道喷气的强度,可实现在任意入射波情况下均发挥较好的消波效果。

A device to reduce wave reflection in front of gravity whar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波浪反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
技术介绍
重力式码头作为港工建筑物中比较常见的结构型式,凭借其耐久性好,对工艺变化适应性强等优点,成为业内较为青睐的码头结构型式。但重力式码头均为岸壁式结构,码头下部不透空,波浪入射撞击码头壁后发生反射,导致船舶的泊稳条件较差,对船舶的装卸作业等均造成较大不便。为减弱波浪反射问题,部分码头采用开孔沉箱或开孔空心块体等型式进行消能。但结构物的开孔率、消能室宽度等对消波效果影响巨大,随着入射波波长、相位等波浪要素的变化,原有的开孔形式无法对任意入射波均发挥较好的消波效果。对于外海等波浪掩护条件较差的区域,减弱重力式码头前的波浪反射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建成一种能适应不同入射波情况且消浪效果良好的装置,对于码头的日常经营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波浪撞击重力式码头岸壁产生较大反射影响船舶安全泊稳和装卸作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包括水深自适应模块,包括喷气容器、轨道和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所述喷气容器,所述喷气容器通过滚轮连接所述轨道,且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轨道竖直设置,所述喷气容器上设置有喷气口和喷气阀门,所述喷气阀门控制所述喷气口喷气,所述喷气容器中盛装有高压气体,所述喷气口设置在所述喷气容器的侧壁;波浪自适应模块,包括浮子,所述浮子连接所述喷气阀门;喷气模块,包括空气压缩机、输气软管和风力发电装置,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供电,所述输气软管连通风力发电机和喷气容器。进一步的,喷气口设置在所述喷气容器背对码头一侧,喷气方向为斜向上喷出。进一步的,所述气囊设置有多个,所述喷气容器为喷气管道,多个气囊沿管道纵向方向排列。进一步的,所述水深自适应模块和波浪自适应模块均设置在重力式码头背离海岸的一侧,同时是安装在码头壁上。进一步的,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扇叶片。进一步的,所述波浪自适应模块包括杠杆,所述杠杆一端通过连杆连接浮子,另一端连接所述喷气阀门,所述杠杆的支点通过支杆连接管道。进一步的,所述喷气阀门通过吊耳连接杠杆,所述杠杆连接吊耳的一端设置有与吊耳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吊耳和杠杆通过销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杠杆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支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支杆两端连接于所述喷气容器内壁。进一步的,支杆与杠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杆两端通过轴承连接于喷气容器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杠杆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气囊通过杆或线或管连接所述喷气容器。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及实施方法,根据实时的水位及波浪情况,调节喷气管道的位置以及喷气管道喷气的强度,可实现在任意入射波情况下均发挥较好的消波效果;(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及实施方法,较开孔沉箱和开孔空心块体等传统型式而言,施工简单,拆迁方便;(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及实施方法,可有效减弱码头前水体表层波能,为重力式码头前船舶的泊稳及装卸作业提供了便利条件;(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及实施方法,利用码头前丰富的风力能源进行发电,进而带动装置进行工作,无需额外的能源消耗,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波浪自适应模块及其与阀门连接情况的细部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浮子、2-连接杆、3-杠杆、4-喷气阀门、5-支杆、6-喷气管道、7-气囊、8-连杆、10-轨道、11-1-主轮,11-2、副轮,12-风扇叶片、13-空气压缩机、14-输气软管、15-吊耳、16-销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说明,但应当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4所示,一种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包括:波浪自适应模块、水深自适应模块和喷气管道模块;所述波浪自适应模块包括浮子1、连接杆2和杠杆3;所述浮子1通过所述连接杆2和所述杠杆3一端固定;所述杠杆3另一端与喷气阀门4连接,杠杆3与喷气阀门4可采用销连接,便于杠杆绕支点转动时,所述喷气阀门4可自由上下运动,无波条件下,所述喷气阀门4处于关闭状态,有波浪条件下,所述浮子1在波峰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至最高点,通过所述连接杆2带动所述杠杆3绕支点进行转动,从而控制所述喷气阀门4向下开启;同理,所述浮子1在波谷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至最低点,通过所述连接杆2带动杠杆3绕支点进行转动,从而控制所述喷气阀门4向上开启;所述杠杆3支点处通过支杆5设置于喷气管道6内,所述杠杆3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支杆5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支杆5两端连接于所述喷气容器内壁,支杆与第二通孔内壁为间隙连接,杠杆3可绕支杆5转动,支杆5与杠杆3固定连接,所述支杆3两端通过轴承连接于喷气容器内壁上;水深自适应模块包括气囊7、连杆8和自行走装置9;连杆8一端和气囊7固定;连杆8另一端和所述喷气管道6固定;自行走装置包括轨道10和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喷气管道上,且沿轨道10行走,滚轮限位于轨道内;所述喷气管道模块包括风扇叶片12、空气压缩机13、输气软管14、喷气管道6和阀门4;所述风扇叶片12和所述空气压缩机13连接;所述输气软管14一端和所述空气压缩机13连接;所述输气软管14另一端和所述喷气管道6连接;所述风扇叶片12通过风力进行发电,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后带动所述空气压缩机13工作,产生压缩气体,通过所述喷气管道6喷气进行消能。所述浮子1在不同波要素的波浪作用下,协同所述连接杆2做上下起伏运动,带动所述杠杆3绕支点转动,从而控制所述阀门7的上下开闭工作;同时,所述阀门7在无波浪条件下处于关闭状态,在不同波要素的混合浪作用下,所述浮子1可根据实时波高,通过所述杠杆3,调整所述阀门7开闭的大小程度,从而自动调节喷气强度,实现较好消波效果;空气压缩机中的压缩气体通过调节阀门上下移动的距离来控制阀门开启的大小,从而调节喷出的气体的量。所述气囊7浮于水面,喷气管道置于水面下,根据实时水位情况,通过所述连杆8带动所述喷气管道6上下移动,实现水体表层处的消能;所述气囊7个数可根据所述喷气管道6自重和气囊浮力进行选择,若采用多个时,可沿所述喷气管道6纵向均匀布置,便于所述喷气管道6平稳移动。所述喷气管道6、轨道10、滚轮、杠杆3等材质均为表面作防腐处理的铝青铜或不锈钢。本专利技术中的装置设置在码头一侧,所述喷气管道6直径不宜过大,所述喷气管道6外缘距码头壁距离不应大于橡胶护舷压缩后的厚度,避免船舶直接撞到喷气管道上。所述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深自适应模块,包括喷气容器、轨道和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所述喷气容器,所述喷气容器通过滚轮连接所述轨道,且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轨道竖直设置,所述喷气容器上设置有喷气口和喷气阀门,所述喷气阀门控制所述喷气口喷气,所述喷气容器中盛装有高压气体,所述喷气口设置在所述喷气容器侧壁;/n波浪自适应模块,包括浮子,所述浮子连接所述喷气阀门;/n喷气模块,包括空气压缩机、输气软管和风力发电装置,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供电,所述输气软管连通风力发电机和喷气容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深自适应模块,包括喷气容器、轨道和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所述喷气容器,所述喷气容器通过滚轮连接所述轨道,且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轨道竖直设置,所述喷气容器上设置有喷气口和喷气阀门,所述喷气阀门控制所述喷气口喷气,所述喷气容器中盛装有高压气体,所述喷气口设置在所述喷气容器侧壁;
波浪自适应模块,包括浮子,所述浮子连接所述喷气阀门;
喷气模块,包括空气压缩机、输气软管和风力发电装置,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供电,所述输气软管连通风力发电机和喷气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设置有多个,所述喷气容器为喷气管道,多个气囊沿管道纵向方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深自适应模块和波浪自适应模块均设置在重力式码头背离海岸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扇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宁杨培杰郑苗陈俊舟陈达欧阳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