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力系统的运动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9777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力系统的运动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顶部设置有风机和干燥设备,所述风机的进风端与干燥设备连接,所述柜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柜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套筒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出风的通孔,所述套筒的上端通过进风管与风机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空气在套筒中与加热器进行热交换后再经通孔均匀排出,排气的同时,驱动模块带动套筒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做往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套筒扫过的区域均被通孔中排出的热气反复冲击,去除柜体内部的潮气,实现全面、均匀的除湿。

A kind of motion equipment for automatic mechanical pow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力系统的运动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力系统的运动设备。
技术介绍
变电箱体内部的防潮多数采用加热器产生热量,再通过通风装置形成对流带走湿气,但是现有的加热装置多数安装在箱体的内部或侧边,在其工作时,热量覆盖的范围有限,以加热器为中心,由近及远加热能力逐渐降低,加热不均匀,防潮效果不好。专利文件CN107332139A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加热装置设置在竖直设置的轨道上,通过在轨道上的移动实现全面的加热祛潮作用,但是,沿轨道运动的加热器依然只能对轨道所在的区域进行较好的加热祛潮,依然不能全面祛潮,如果增加轨道,必然导致柜体内部空间被占用较多,影响内部布局。因此,设计一种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力系统的运动设备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力系统的运动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力系统的运动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顶部设置有风机和干燥设备,所述风机的进风端与干燥设备连接,所述柜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柜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套筒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出风的通孔,所述套筒的上端通过进风管与风机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通过驱动模块与套筒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的中部以及柜体顶面对应第一轨道中部的区域设置有通槽,所述进风管穿过通槽与套筒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柜体的顶面且对应通槽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两端均与通槽的对应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的中部与驱动模块连接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套筒的内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导风罩,且导风罩为锥形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导风罩与通孔所在位置对应,且导风罩的尺寸从上到下依次增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柜体内部的两侧壁且对应套筒处均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位于驱动模块的供电电路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套筒的中部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空气在套筒中与加热器进行热交换后再经通孔均匀排出,排气的同时,驱动模块带动套筒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做往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套筒扫过的区域均被通孔中排出的热气反复冲击,去除柜体内部的潮气,实现全面、均匀的除湿。2、本技术中,风机外置,并且在风机的进风端连接干燥设备,干燥设备用于对风机吸入的空气进行干燥,避免潮湿空气中的水分被再次送入柜体内部,加热器在除湿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湿气的进入,从而在完成一次除湿后,可以保持更长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例说明:1、柜体;2、风机;3、干燥设备;4、第一轨道;5、第二轨道;6、套筒;7、加热器;8、通孔;9、进风管;10、驱动模块;11、通槽;12、防护罩;13、导风罩;14、行程开关;15、温湿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力系统的运动设备,包括柜体1,柜体1的顶部设置有风机2和干燥设备3,风机2的进风端与干燥设备3连接,柜体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轨道4,柜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二轨道5,第一轨道4和第二轨道5之间设置有套筒6,套筒6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7,套筒6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出风的通孔8,套筒6的上端通过进风管9与风机2连通,通过将加热器7设置在套筒6的内部,而套筒6通过进风管9与风机2连通,实现柜体1内部的通风换气,且气体在套筒6内部时与加热器7进行热交换,经通孔8排出后的都是高温气流,能够更好的带走湿气。第一轨道4和第二轨道5均通过驱动模块10与套筒6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轨道4的中部以及柜体1顶面对应第一轨道4中部的区域设置有通槽11,进风管9穿过通槽11与套筒6连通,套筒6通过驱动模块10的带动实现在第一轨道4和第二轨道5之间的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完成对柜体1内部所有角落的除湿作业。柜体1的顶面且对应通槽11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护罩12,且防护罩12的两端均与通槽11的对应端固定连接,防护罩12的中部与驱动模块10连接固定,通槽11的设置,便于进风管9的安装,并且通过防护罩12的密封作用,使得柜体1依然保持较好的密封性。套筒6的内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导风罩13,且导风罩13为锥形结构,导风罩13与通孔8所在位置对应,且导风罩13的尺寸从上到下依次增大,为了保证各处通孔8出气都较为均匀,因此通过导风罩13辅助通孔8出气,由于通孔8的位置不同,并且通孔8内部不同位置处气流的流量也不同,因此将导风罩13设置为锥形结构,并且尺寸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来保证上下通孔8之间出风量尽可能一致,从而达到均匀除湿的效果。柜体1内部的两侧壁且对应套筒6处均设置有行程开关14,行程开关14位于驱动模块10的供电电路上,当不需要除湿或者除湿完成后,为避免加热器7等持续工作浪费能量,因此通过控制系统将套筒6移至任意一侧,触发行程开关14,从而切断驱动模块10的电源。套筒6的中部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15,温湿度传感器15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温湿度传感器15用于实时监测加热器7工作状态时,柜体1内部的环境状况,并根据温湿度传感器15检测的数值进行调整。工作原理:工作时,外部空气首先通过干燥设备3去除空气中的水分,然后风机2将干燥后的空气通过进风管9送入套筒6中,在套筒6中的空气与加热器7进行热交换,之后通过通孔8均匀排出,同时驱动模块10带动套筒6在第一轨道4和第二轨道5之间往复运动,通过通孔8排出的热空气完全充满柜体1的内部,从而实现均匀除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力系统的运动设备,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顶部设置有风机(2)和干燥设备(3),所述风机(2)的进风端与干燥设备(3)连接,所述柜体(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轨道(4),所述柜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二轨道(5),所述第一轨道(4)和第二轨道(5)之间设置有套筒(6),所述套筒(6)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7),所述套筒(6)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出风的通孔(8),所述套筒(6)的上端通过进风管(9)与风机(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力系统的运动设备,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顶部设置有风机(2)和干燥设备(3),所述风机(2)的进风端与干燥设备(3)连接,所述柜体(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轨道(4),所述柜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二轨道(5),所述第一轨道(4)和第二轨道(5)之间设置有套筒(6),所述套筒(6)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7),所述套筒(6)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出风的通孔(8),所述套筒(6)的上端通过进风管(9)与风机(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力系统的运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4)和第二轨道(5)均通过驱动模块(10)与套筒(6)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4)的中部以及柜体(1)顶面对应第一轨道(4)中部的区域设置有通槽(11),所述进风管(9)穿过通槽(11)与套筒(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力系统的运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顶面且对应通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翠芝合有茂竜义典张碧华张春辉赵勤道党军朋马一杰陈君张蔓娴乔连留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