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生产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74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生产用除尘装置,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该一种纺织生产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风头、除尘吸风管、除尘装置主体、第一收集盒、第二收集盒、负压风机组成,所述除尘风头上下端均开设有分别向斜上方以及向斜下方的开口,除尘风头后表面开设有圆形孔,除尘吸风管与除尘风头固定连接,所述除尘吸风管与除尘装置主体的圆形孔对其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收集盒插入除尘装置主体开设的正方形孔与除尘装置主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收集盒插入除尘装置主体开设的长方形孔内与除尘装置主体活动连接,所述负压风机位于除尘装置主体内以及第二收集盒后固定连接。实现解决除尘效果不佳和未能消除粉尘的负电荷的问题。

A dedusting device for texti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生产用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生产
,具体为一种纺织生产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机在处理线、丝、麻等原材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主要包括麻尘、棉尘等。另外,丝、麻等原材料在粉碎过程中的相互摩擦会使得粉尘的表面带有负电荷,带电粉尘的危害比普通粉尘的危害更大:带电粉尘比不带电粉尘更容易阻留在在人体呼吸道内,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带电粉尘在肺内阻留量达到70%~74%,不带电粉尘只有10%~16%,因此,带电粉尘对人体危害更大;另一方面,带电粉尘比不带电粉尘更容易吸附在机床等设备上,对车间设备造成损坏;另外,粉尘的静电积累和放电还可能导致粉尘爆炸。现有纺织机上的除尘装置仅是简单的利用吸风机和布袋进行粉尘的收集。被收集在布袋中的粉尘继续带有负电荷,依然存在安全隐患、危害人体和损坏设备,需要对粉尘进行消电处理,前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及工作环境的洁净卫生,需要对生产车间内空气进行净化,以去除漂浮在空中的车间粉尘、纺织飘絮物、细小羽毛等,虽然采用车间通风换气的方式得到一定改善,但是依旧无法将空气中的漂浮物去除,所以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生产用除尘装置,此装置包括除尘风头(1)、除尘吸风管(2)、除尘装置主体(3)、第一收集盒(4)、第二收集盒(5)以及负压风机(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吸风管(2)与除尘风头(1)固定连接,除尘装置主体(3)由除尘装置外壳(31)、电极柱(32)、出风口(33)、防尘网(34)以及支架(35)组成,第一收集盒(4)插入除尘装置外壳(31)开设的正方形孔除与除尘装置外壳(31)活动连接,第二收集盒(5)插入除尘装置外壳(31)开设的长方形孔内与除尘装置外壳(31)活动连接,除尘吸风管(2)与除尘装置外壳(31)开设的圆形孔对齐并固定连接,负压风机(6)位于除尘装置外壳(3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生产用除尘装置,此装置包括除尘风头(1)、除尘吸风管(2)、除尘装置主体(3)、第一收集盒(4)、第二收集盒(5)以及负压风机(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吸风管(2)与除尘风头(1)固定连接,除尘装置主体(3)由除尘装置外壳(31)、电极柱(32)、出风口(33)、防尘网(34)以及支架(35)组成,第一收集盒(4)插入除尘装置外壳(31)开设的正方形孔除与除尘装置外壳(31)活动连接,第二收集盒(5)插入除尘装置外壳(31)开设的长方形孔内与除尘装置外壳(31)活动连接,除尘吸风管(2)与除尘装置外壳(31)开设的圆形孔对齐并固定连接,负压风机(6)位于除尘装置外壳(31)内以及第二收集盒(5)后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生产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风头(1)为空心长方体,且除尘风头(1)上端开设有向上方倾斜的开口,除尘风头(1)下端开设有向下方倾斜的开口,除尘风头(1)后表面开设有圆形孔,除尘吸风管(2)为大小与除尘风头(1)后表面圆孔大小相同的空心圆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生产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外壳(31)为空心长方体,除尘装置外壳(31)前表面开设有与除尘吸风管(2)半径相同的圆孔,除尘吸风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柏艳阙发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旭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