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续血液净化废液处理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640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持续血液净化废液处理排放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腔顶壁中部焊接有分隔板,分隔板的左壁上下分别开有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第一连通槽的顶壁铰接有活动挡板,壳体的内腔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放入仓和刺破仓,放入仓的顶壁铰接有盖板,放入仓的内腔焊接有滑板,放入仓的内腔下部焊接有平漏板,刺破仓的内腔焊接有斜漏板,刺破仓的前后壁间卡接有刀架装置,刀架装置的一端贯穿刺破仓的外壁,刺破仓的右壁卡接有布水管,壳体的底壁焊接有收集仓,收集仓的外壁焊接有下水管,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环境污染和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

A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waste liquid treatment and dischar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持续血液净化废液处理排放装置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持续血液净化废液处理排放装置,具体为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60年代血液透析操作技术问世以来,血液净化技术从单纯的肾脏替代治疗发展到危重症患者抢救、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肝炎、药物或毒物中毒、血液病等多个领域。而持续的血液净化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机体过多的容量和大量中、小分子炎症介质等,对脏器功能起支持作用的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的总称。持续血液净化能去除病人血液内有毒物质,稳定其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中毒。但在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液,常规每袋约4000ml,平均约每2小时就可产生一袋废液。废液中包含有一定的毒性和传染性(传染性疾病患者)物质。而传统废液袋处理的方法是用剪刀剪破废液袋,倾倒进废液池,再统一集中后续处理,过程繁琐,明显增加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在倾倒过程中可能引起液体的外溅,容易引周围环境污染,增加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危害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持续血液净化废液处理排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持续血液净化废液处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的内腔顶壁中部焊接有分隔板(200),所述分隔板(200)的左壁上下分别开有第一连通槽(210)和第二连通槽(220),所述第一连通槽(210)的顶壁铰接有活动挡板(211),所述壳体(100)的内腔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放入仓(300)和刺破仓(400),所述放入仓(300)的顶壁铰接有盖板(310),所述放入仓(300)的内腔焊接有滑板(320),所述滑板(320)顶壁最低端的高度与第一连通槽(210)底壁最高端的高度相同,所述放入仓(300)的内腔下部焊接有平漏板(330),所述壳体(100)的左壁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续血液净化废液处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的内腔顶壁中部焊接有分隔板(200),所述分隔板(200)的左壁上下分别开有第一连通槽(210)和第二连通槽(220),所述第一连通槽(210)的顶壁铰接有活动挡板(211),所述壳体(100)的内腔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放入仓(300)和刺破仓(400),所述放入仓(300)的顶壁铰接有盖板(310),所述放入仓(300)的内腔焊接有滑板(320),所述滑板(320)顶壁最低端的高度与第一连通槽(210)底壁最高端的高度相同,所述放入仓(300)的内腔下部焊接有平漏板(330),所述壳体(100)的左壁下部开有取出槽(340),所述刺破仓(400)的内腔焊接有斜漏板(410),所述斜漏板(410)顶壁最低端的高度与第二连通槽(220)底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寅吴娟陈香萍丁茱萸王春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