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建岗专利>正文

低露点除湿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950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低露点除湿干燥系统,其包括风道(1),风道(1)顺序连接过滤器(2)、冷却器(3)、风机(4)、除湿转轮(6)的除湿区(7)、冷却器(10)以及调节阀(11),风机(4)的出口通过支风道(5)与除湿转轮(6)的冷却区(8)连接相通,其特征在于:风道(1)的进风口连接辅机系统,所述辅机系统包括风道(35),所述风道(35)顺着风向顺序连接调节阀(31)、过滤器(30)、冷却器(29)、冷却器(27)、风机(26),除湿转轮(21)的除湿区(22)、调节阀(17),除湿转轮(21)的除湿区(22)的出口侧,风道(35)连接分管道(a)、(b),分管道(b)顺序连接有冷却器(14)、止回阀(15)、除湿转轮(6)的再生区(9)、风机(16)、调节阀(28),调节阀(28)的出口侧,分管道(b)与风道(35)的位于冷却器(29)、冷却器(27)之间的部位连接,分管道(a)安装有调节阀(12)并与除湿转轮(6)的冷却区(8)的出口连接相通;与风道(1)的进风口连接的回风道(32)上安装有调节阀(33);除湿转轮(21)的再生区(23)其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进风管道(18)和排风管道(25),进风管道(8)顺着风向依次安装有加热器(19)和止回阀(20);风管道(25)安装有风机(24)。(*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露点除湿干燥系统(一)
本技术涉及干燥系统,具体为低露点除湿干燥系统。(二)
技术介绍
现有低露点除湿干燥系统的结构见图1,其工作过程如下:室外新风通过过滤器2、冷却器3、4以及风机5后,一部分通过除湿转轮6的除湿区11后经过冷却器7进入室内,另一部分进入除湿转轮6的冷却区12后经过蒸发器9进入除湿转轮的再生区13,再经过风机10后一部分到室外,另一部分再回到蒸发器9,室内的风通过管道8再进入风道1的冷却器4,如此周而复始实现室内空气循环的同时保证对室内空气的除湿干燥,从而使室内空气达到要求的露点。该系统有两个缺点:一就是可调性差,出风露点在-45摄氏度左右,需要加大除湿转轮面积的方式来提高除湿效果,假如已经安装好本干燥系统,当需要增加除湿量即更低的出风露点和较大风量时,则需要更换或增添设备;另一个缺点就是除湿的效果不稳定,由于室外新风的温度及湿度都在变化,经过一道除湿转轮后其温度和湿度相应的也就会有波动,从而导致室内的露点波动。(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低露点除湿干燥系统其可调性差以及除湿的效果不稳定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另外一种低露点除湿干燥系统,可调性较好、除湿的效果较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低露点除湿干燥系统,其包括风道(1),风道(1)顺序连接过滤器(2)、冷却器(3)、风机(4)、除湿转轮(6)的除湿区(7)、冷却器(10)以及调节阀(11),风机(4)的出口通过支风道(5)与除湿转轮(6)的冷却区(8)连接相通,其特征在于:风道(1)的进风口连接辅机系统,所述辅机系统包括风道(35),所述风道(35)顺着风向顺序连接调节阀(31)、过滤器(30)、冷却器(29)、冷却器(27)、风机(26),除湿转轮(21)的除湿区(22)、调节阀(17),除湿转轮(21)的除湿区(22)的出口侧,风道(35)连接分管道(a)、(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岗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