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橡胶与金属粘合用橡胶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949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氟橡胶与金属粘合用橡胶处理剂,包括以下原料:硅溶胶、水溶性聚氨酯、合成橡胶、引发剂、增粘树脂、三氯异氰尿酸、乙酸乙酯4‑14份、纳米二氧化硅、2‑硫醇基苯骈咪唑、分散剂、二硫苏糖醇、丙烯酸树脂、增稠剂份。该发明专利技术组分中的纳米二氧化硅有助于使处理的材料表面实现极性化,提高粘合强度,而采用二硫苏糖醇和丙烯酸树脂使CR和SBS能够充分溶解,提升成品的粘结强度、浸润性和贮存稳定性,可以在常温下使处理的橡胶材料表面实现高效卤化,促进橡胶与其他材料的粘合,提升粘合强度。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橡胶表面而有效增加其与金属表面的粘接牢固度,便于使用。

A rubber treating agent for bonding fluororubber and met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橡胶与金属粘合用橡胶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处理剂制备
,具体是一种氟橡胶与金属粘合用橡胶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橡胶是制鞋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鞋底材料,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以客服材料差异带来的影响,达到鞋底粘合的客观要求。传统制鞋业使用冷粘工艺,通过去除橡胶表面的弱界面层,增加粗糙度,使橡胶的比表面积增大,从而提高接触面积。传统的表面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机械打磨增加表面粗糙度,一是机械打磨后使用丙酮等溶剂进行表面擦拭,经过表面处理的橡胶进行上胶即可进行粘合。而橡胶与金属粘合由于金属表面比较平滑,利用橡胶处理剂处理橡胶表面以配合金属表面粘合,但现有的橡胶处理剂由于橡胶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处理橡胶表面结构特殊,使得橡胶与金属接触面不能达到理想的处理及粘合牢固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橡胶与金属粘合用橡胶处理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氟橡胶与金属粘合用橡胶处理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橡胶与金属粘合用橡胶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硅溶胶5-10份、水溶性聚氨酯8-16份、合成橡胶30-50份、引发剂6-12份、增粘树脂8-14份、三氯异氰尿酸3-9份、乙酸乙酯4-14份、纳米二氧化硅2-5份、2-硫醇基苯骈咪唑3-6份、分散剂2-9份、二硫苏糖醇1-5份、丙烯酸树脂7-17份、增稠剂8-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橡胶与金属粘合用橡胶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硅溶胶5-10份、水溶性聚氨酯8-16份、合成橡胶30-50份、引发剂6-12份、增粘树脂8-14份、三氯异氰尿酸3-9份、乙酸乙酯4-14份、纳米二氧化硅2-5份、2-硫醇基苯骈咪唑3-6份、分散剂2-9份、二硫苏糖醇1-5份、丙烯酸树脂7-17份、增稠剂8-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橡胶与金属粘合用橡胶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硅溶胶6-9份、水溶性聚氨酯10-14份、合成橡胶35-45份、引发剂7-11份、增粘树脂10-12份、三氯异氰尿酸4-8份、乙酸乙酯6-12份、纳米二氧化硅3-4份、2-硫醇基苯骈咪唑4-5份、分散剂3-8份、二硫苏糖醇2-4份、丙烯酸树脂9-15份、增稠剂9-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橡胶与金属粘合用橡胶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硅溶胶7.5份、水溶性聚氨酯12份、合成橡胶40份、引发剂9份、增粘树脂11份、三氯异氰尿酸6份、乙酸乙酯9份、纳米二氧化硅3.5份、2-硫醇基苯骈咪唑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健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方一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