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492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包括空筒,所述空筒的内表壁嵌设有加热管,且加热管的内表壁嵌设有活塞垫片,所述活塞垫片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活塞杆连接有活塞头,另一侧外表面粘贴有硅胶片,所述空筒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空筒的外表壁且远离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防脱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给药辅助装置通过设置的螺旋上升结构的储水管,在降低储水管空间占有率的同时,也能够增大储水管的整体平铺面积,从而使得储水管内加入的热水能够全面高效的对空筒内的药液进行预热处理,提高药液的整体温度,避免温度较低的药液进入到患者尿道内部造成刺激性现象,进而提高了给药辅助装置的使用舒适性。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urinary tract administ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给药辅助装置,具体是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当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或者泌尿系统疾病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无非是外服药物治疗和对炎症部位直接用药,外服用药的缺点是男性尿道疾病的用药通常采用口服或皮下注射,由于口服或皮下注射的药物需要经过体液循环才能到达患处,因此,用药量大而见效慢,一般医生都会采取两种方案一起作用的方法治疗,因此目前常常使用尿道直接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处理。现有的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在进行给药时,只能够直接将药液导入尿道内,无法对药液进行预热处理,当天气气温较低时,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尿道皮肤刺激现象,降低给药装置的使用舒适性,同时也不能够将给药装置的连接管长度进行增长调节操作,导致给药装置的使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包括空筒,所述空筒的内表壁嵌设有加热管,且加热管的内表壁嵌设有活塞垫片,所述活塞垫片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活塞杆连接有活塞头,另一侧外表面粘贴有硅胶片,所述空筒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空筒的外表壁且远离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防脱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管的内部嵌设有储水管,且储水管的截面呈螺旋上升结构,并且储水管的进口端连通有进液管,出口端连通有出液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垫片的内部嵌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开口端粘贴有弹性网罩,所述导液管的内表壁粘贴有硅胶片。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硅胶片的截面呈三角平滑结构,且靠近弹性网罩的一端直径大于远离弹性网罩的一端直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的外表壁套接有套管,且套管的内径大于连接管的外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脱片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防脱片的截面均呈椭圆形结构,并且两个防脱片的内表面均开设有弧形凹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垫片的外径与加热管的内径大小相等,且活塞垫片的厚度为硅胶片厚度的四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给药辅助装置通过设置的螺旋上升结构的储水管,在降低储水管空间占有率的同时,也能够增大储水管的整体平铺面积,从而使得储水管内加入的热水能够全面高效的对空筒内的药液进行预热处理,提高药液的整体温度,避免温度较低的药液进入到患者尿道内部造成刺激性现象,进而提高了给药辅助装置的使用舒适性。2、该给药辅助装置通过设置的连接管,既能够将连接管插入患者尿道内部进行加药处理,同时也能够将外接导药管套接在连接管的表面,增长连接管的整体长度,并且配合套管的套接固定方式,能够增大连接管与外接导药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不会发生导药管意外脱落的情况。3、该给药辅助装置通过设置的导液管,可以通过导液管将其他辅助药液快速的加入到空筒内部进行混合,从而无需将辅助装置整体移出后进行辅助药液的添加处理,从而提高了给药辅助装置的操作灵活性,降低了使用人员的工作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中活塞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中导液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中加热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塞头;2、活塞杆;3、加热管;31、储水管;4、防脱片;5、进液管;6、活塞垫片;61、弹性网罩;62、导液管;621、橡胶片;63、硅胶片;7、空筒;8、套管;9、连接管;10、出液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包括空筒7,空筒7的内表壁嵌设有加热管3,且加热管3的内表壁嵌设有活塞垫片6,活塞垫片6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活塞杆2连接有活塞头1,另一侧外表面粘贴有硅胶片63,空筒7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管9,空筒7的外表壁且远离连接管9的一侧设置有防脱片4。加热管3的内部嵌设有储水管31,且储水管31的截面呈螺旋上升结构,并且储水管31的进口端连通有进液管5,出口端连通有出液管10,能够增大储水管31与药液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药液的预热速率,避免低温药液对患者产生刺激影响。活塞垫片6的内部嵌设有导液管62,导液管62的开口端粘贴有弹性网罩61,导液管62的内表壁粘贴有硅胶片63,硅胶片63的截面呈三角平滑结构,且靠近弹性网罩61的一端直径大于远离弹性网罩61的一端直径,当导液管62不使用时,橡胶片621相互挤压,使得导液管62的开口端闭合,防止药液发生泄漏的现象,而在导液管62使用时,插入的细管会挤压硅胶片63使其开启,从而实现辅助药液的添加效果。连接管9的外表壁套接有套管8,且套管8的内径大于连接管9的外径,防脱片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防脱片4的截面均呈椭圆形结构,并且两个防脱片4的内表面均开设有弧形凹槽,活塞垫片6的外径与加热管3的内径大小相等,且活塞垫片6的厚度为硅胶片63厚度的四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连接管9插入药液瓶内部,向外拉动活塞头1,使得活塞杆2带动活塞垫片6向外移动,将药液吸入到空筒7内部,然后根据药液的使用温度不同,将加热后的水流通过进液管5注入到储水管31内,此时储水管31内的热水在螺旋上升的结构内与添加的药液进行热交换,从而将药液进行预热处理,之后向内推动活塞头1,使得活塞杆2受力挤压活塞垫片6将药液挤压到连接管9内,并且将连接管9插入患者的尿道内部,进行药液的加药处理,当连接管9长度不足时,可以将外接的导药管套接在连接管9的表面,并且向外滑动套管8,使得套管8将外接的导药管与连接管9进行紧固卡接,进一步提高外接导药管的连接密封稳定性,另一方面当使用过程中需要添加其他辅助药液时,只需要将辅助药液通过细管插入导液管62内,使得辅助药液透过弹性网罩61后进入到空筒7内进行混合,从而实现快速便捷的辅助添加药液的效果,则该给药辅助装置完整使用。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包括空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筒(7)的内表壁嵌设有加热管(3),且加热管(3)的内表壁嵌设有活塞垫片(6),所述活塞垫片(6)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活塞杆(2)连接有活塞头(1),另一侧外表面粘贴有硅胶片(63),所述空筒(7)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管(9),所述空筒(7)的外表壁且远离连接管(9)的一侧设置有防脱片(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包括空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筒(7)的内表壁嵌设有加热管(3),且加热管(3)的内表壁嵌设有活塞垫片(6),所述活塞垫片(6)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活塞杆(2)连接有活塞头(1),另一侧外表面粘贴有硅胶片(63),所述空筒(7)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管(9),所述空筒(7)的外表壁且远离连接管(9)的一侧设置有防脱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3)的内部嵌设有储水管(31),且储水管(31)的截面呈螺旋上升结构,并且储水管(31)的进口端连通有进液管(5),出口端连通有出液管(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垫片(6)的内部嵌设有导液管(62),所述导液管(62)的开口端粘贴有弹性网罩(61),所述导液管(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