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药
,具体是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
技术介绍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上药装置在上药时将装置插入患者患处,由于患处内空间狭小,上药空间有限,上药不均匀,从而影响患者康复,而且现有的上药装置上药时由于药液与人体之间存在温差,上药后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感;与此同时,现有的上药装置采用和活塞和推杆带动药液进入患者患处,不利于使用者操作,使用起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妇产科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1)和储药筒(2);所述储药筒(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6),隔板(6)将储药筒(2)的内部分为驱动腔和储药腔;所述驱动腔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轴(7),旋转轴(7)的右端与隔板(6)转动连接,旋转轴(7)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上药头(8);所述旋转轴(7)为中空结构,旋转轴(7)与储药腔的内部连通,所述上药头(8)为长棒状的中空结构,上药头(8)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出药孔,且上药头(8)与旋转轴(7)的内部连通;所述气囊(1)固定安装在储药筒(2)的右侧,气囊(1)的出气口与储药筒(2)的内部连通;所述旋转轴(7)位于驱动腔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1)和储药筒(2);所述储药筒(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6),隔板(6)将储药筒(2)的内部分为驱动腔和储药腔;所述驱动腔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轴(7),旋转轴(7)的右端与隔板(6)转动连接,旋转轴(7)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上药头(8);所述旋转轴(7)为中空结构,旋转轴(7)与储药腔的内部连通,所述上药头(8)为长棒状的中空结构,上药头(8)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出药孔,且上药头(8)与旋转轴(7)的内部连通;所述气囊(1)固定安装在储药筒(2)的右侧,气囊(1)的出气口与储药筒(2)的内部连通;所述旋转轴(7)位于驱动腔内部的轴段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2)和第二锥齿轮(14),第一锥齿轮(12)和第二锥齿轮(14)结构相同,且第一锥齿轮(12)位于第二锥齿轮(14)的左侧,所述储药筒(2)位于驱动腔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9),旋转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轮(13),主动锥齿轮(13)的左右两侧与第一锥齿轮(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青,孙宛,朱闽波,宋鸿碧,王颖,喻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雪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