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亲性电致变色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9468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亲性电致变色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3,3‑双((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甲基)‑3,4‑二氢‑2H‑噻吩并[3,4‑b][1,4]二氧杂环庚、6,8‑二溴‑3,3‑双((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甲基)‑3,4‑二氢‑2H‑噻吩并[3,4‑b][1,4]二氧杂环庚、4,7‑二溴‑2,1,3‑苯并噻二唑混合,并在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在聚合物侧链中以两亲性基团,即单封端的聚环氧乙烷低聚体(‑(CH

Amphiphilic electrochromic polymer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亲性电致变色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聚合物
,尤其涉及一种两亲性电致变色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高分子,是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发生稳定可逆氧化还原的,在外观上表现为自身颜色可逆变化的聚合物,是导电高分子的一种。聚噻吩、聚吡咯、聚乙炔等导电聚合物分子均可作为电致变色材料。由3,4-丙烯二氧噻吩(ProDOT)及其衍生物聚合得到的聚3,4-丙烯二氧噻吩(PProDOT)及其衍生物和共聚物,因其良好的溶剂溶解性、较低的电化学氧化电位,易调节的化学结构,快速的氧化还原转化速率和较高的着色态-褪色态对比度,使其成为极佳的电致变色特性材料。然而,现有的电致变色高分子材料仍然主要使用2-乙基己基为侧链来增加材料的溶解度,使得材料的整体极性偏低,不利于制备成膜后离子的传输以及与高极性离子传导层材料的结合,从而限制了材料的响应速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亲性电致变色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亲性电致变色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亲性电致变色聚合物的结构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亲性电致变色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亲性电致变色聚合物的结构式为:



其中,1.4≤m+o≤1.7,0.3≤q≤0.6,R为-(CH2CH2O)nOCH3,n为1-5的自然整数。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亲性电致变色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3,3-双((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甲基)-3,4-二氢-2H-噻吩并[3,4-b][1,4]二氧杂环庚、6,8-二溴-3,3-双((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甲基)-3,4-二氢-2H-噻吩并[3,4-b][1,4]二氧杂环庚、4,7-二溴-2,1,3-苯并噻二唑混合,并在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亲性电致变色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条件包括:
向3,3-双((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甲基)-3,4-二氢-2H-噻吩并[3,4-b][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鹏杰王家兵韩雨桐周颂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宜凯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