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脉冲式便携气压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机、气路连接装置和肢体压力套,所述的肢体压力套和治疗仪主机通过气路连接装置连通;所述的治疗仪主机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下方设置有操作键,所述的治疗仪主机内部设置有气泵和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显示屏、操作键、气泵电性连接;所述的肢体压力套设置有魔术贴和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治疗仪主机,所述的肢体压力套内部设置有气囊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和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轻便小巧、操作简单,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Pulse type portable air pressure therapeutic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脉冲式便携气压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脉冲式便携气压治疗仪。
技术介绍
气压治疗仪是一种医疗器械,通过对肢体施加周期性的压力(或负压),来促进血液的循环,从而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栓塞;用于外部创伤或手术所导致的急慢性水肿及慢性淋巴性水肿;改善静脉淤血,减少其导致肢体溃疡的发病几率;缓解下肢动脉缺血引起的疼痛、酸胀、水肿、肢体沉重感、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目前市场上的各类治疗仪器包括空气压力治疗仪、压力抗栓泵、脉冲式动静脉手足泵,在使用过程中,均需要将肢体套筒(气囊)穿戴或缠绕在患者肢体的外围,治疗仪主机则固定在病床支架或其他可放置的位置上,通过一定长度的气路连接管连接。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穿戴肢体套筒,而在穿上肢体套筒后,就会造成行动不便的现象,在现有的气压治疗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他人配合操作、查看观察使用情况,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固定在肢体压力套上的轻便小巧的脉冲式便携气压治疗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脉冲式便携气压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机、气路连接装置和肢体压力套,所述的肢体压力套和治疗仪主机通过气路连接装置连通;所述的治疗仪主机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下方设置有操作键,所述的治疗仪主机内部设置有气泵和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显示屏、操作键、气泵电性连接;所述的肢体压力套设置有魔术贴和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治疗仪主机,所述的肢体压力套内部设置有气囊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和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显示屏可以显示治疗时间,方便医护人员及患者查看。进一步的,所述的肢体压力套的表层由上、下两层构成,所述的固定装置设置在上层的外表面,魔术贴设置在下层的内表面。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分为小气囊和大气囊两个气囊,所述的大气囊粘合在肢体压力套上下表层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所述的小气囊设置在大气囊内部。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小气囊始端与大气囊的始端粘合,所述的小气囊的尾端设有与大气囊相通的气路接口。优选的,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小气囊内部。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气路连接装置包括气路连接管和气路接头,所述的气路连接管的一端直接插入小气囊的始端,通过点胶融合的方式密封接口处;所述的气路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气路接头配合连接,所述的气路接头与治疗仪主机的气路接口连接。治疗仪主机向肢体压力套的气囊充气时,气体从气路连接装置进到小气囊中,进而从小气囊的尾端气路接口进到大气囊中快速涌动充气;大气囊包含小气囊的结构,在充气加压的过程中形成梯度加压的效果。使用过程中,将肢体压力套缠绕在使用者小腿上固定;肢体压力套外表面设有固定装置,治疗仪主机放置在肢体压力套的固定装置中,治疗仪主机通过气路连接装置与肢体压力套的气囊相连通;气泵为肢体压力套的气囊供气。压力传感器根据肢体压力套的气囊充、放气时的压力差来监测治疗仪主机的气泵对肢体压力套的充、放气情况,进而将检测信息反馈回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气泵打气速度和压力值,实现对肢体压力套充气气压的控制。本技术采用非传统模式的压力传感技术,传统治疗仪中的传感器采用电连接方式,通过传感器来测量肢体压力套压力,而肢体压力套与设备连接过程中会有压力损失,导致传感器压力值与实际压力值有偏差。本设备在肢体压力套气囊内部内置压力传感器,通过RFID技术,实时将压力值传输给主机,主机可以实时调整微型气泵的打气速度和压力值,保证肢体压力套的压力值与设备压力值一直,消除偏差,提高治疗效果。有益效果:(1)现有的气压治疗仪产品体积庞大,治疗过程中移动很不方便,本治疗仪轻便小巧、可直接固定在肢体压力套上,患者在治疗过程无需他人帮助即可自行移动;而且该设备操作简单,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2)通过将气囊设置为大气囊包裹小气囊的结构,充气时,气体从气路连接装置进到小气囊中,进而从小气囊的尾端气路接口进到大气囊中快速涌动充气,在充气加压的过程中形成梯度加压的效果。(3)在肢体压力套小气囊内部内置压力传感器,通过RFID技术,实时将压力值传输给主机,主机可以实时调整微型气泵的打气速度和压力值,保证肢体压力套的压力值与设备压力值一直,消除偏差,提高治疗效果。(4)本技术通过梯度压力气体在短时间内快速冲击肢体的方式,使肢体的静脉血获得类似行走状态下的一种脉冲性加速,从而大幅度提高血流速度,达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及因静脉血栓脱落而导致的肺栓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脉冲式便携气压治疗仪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肢体压力套中气囊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治疗仪主机;2、肢体压力套;3、气路连接装置;21、大气囊;22、小气囊;31、气路连接管;32、气路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2所示的脉冲式便携气压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机1、气路连接装置3和肢体压力套2,所述的肢体压力套2和治疗仪主机1通过气路连接装置3连通。所述的治疗仪主机1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下方设置有操作键;所述的治疗仪主机1内部设置有气泵和控制装置。所述的肢体压力套2表层设置有魔术贴和用于固定治疗仪主机1的固定装置;所述的肢体压力套2内部设置有气囊和压力传感器,设备工作时由气泵统一向肢体压力套2的气囊供气。所述的气路连接装置3包括气路连接管31和气路接头32。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显示屏、操作键、气泵电性连接;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和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控制装置根据压力传感器反馈回来的气囊充、放气时的压力差信息,按照已设定好的特定的压力配置模式及充放气模式来控制气泵的充气气压、充气时间、放气时间以及间歇保持等充、放气工作方式。优选的,所述的控制装置为单片机;所述的气泵为微型气泵。所述的肢体压力套2的表层由上、下两层构成,所述的固定装置设置在上层的外表面,魔术贴设置在下层的内表面;所述的气囊设置在肢体压力套2上下表层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所述的气囊分为小气囊22和大气囊21两个气囊,所述的大气囊21紧密粘合在肢体压力套2上下表层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所述的小气囊22设置在大气囊21内部;所述的小气囊22始端与大气囊21的始端粘合,所述的小气囊22的尾端设有与大气囊21相通的气路接口32,小气囊22除连接有气路接口32的尾端外,其他地方均与大气囊21紧密粘合。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小气囊22内部。所述的气路连接管31的一端直接插入小气囊22的始端,通过点胶融合的方式密封接口处;所述的气路连接管31的另一端与气路接头配合连接,所述的气路接头与治疗仪主机的气路接口连接。治疗仪主机1向肢体压力套2的气囊充气时,气体从气路连接管31进到小气囊22中,进而从小气囊22的尾端气路接口32进到大气囊21中快速涌动充气;大气囊21包含小气囊22的结构,在充气加压的过程中形成梯度加压的效果。在设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脉冲式便携气压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机、气路连接装置和肢体压力套,所述的肢体压力套和治疗仪主机通过气路连接装置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仪主机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下方设置有操作键,所述的治疗仪主机内部设置有气泵和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显示屏、操作键、气泵电性连接;所述的肢体压力套设置有魔术贴和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治疗仪主机,所述的肢体压力套内部设置有气囊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和控制装置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脉冲式便携气压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机、气路连接装置和肢体压力套,所述的肢体压力套和治疗仪主机通过气路连接装置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仪主机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下方设置有操作键,所述的治疗仪主机内部设置有气泵和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显示屏、操作键、气泵电性连接;所述的肢体压力套设置有魔术贴和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治疗仪主机,所述的肢体压力套内部设置有气囊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和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式便携气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肢体压力套的表层由上、下两层构成,所述的固定装置设置在上层的外表面,魔术贴设置在下层的内表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涛,黄永鹏,黄锦祥,张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