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淑会专利>正文

一种降压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39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降压带,包括至少一个可环绕而收拢固定在腿或胳膊上的带体和可充气放气的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带体密封连通,通过所述气囊给所述带体充气或放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降压带的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降压带可用于降低血压,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可用作降压药的辅助治疗手段。

A pressure reducing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压带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降压带。
技术介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的研究结果公布:2010年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据此估计,患病总人数已突破3.3亿!尽管高血压人群如此庞大,但仍存在不知高压、不知如何降压及不知如何用药控压等现状,导致血压控制不尽如人意。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栓、肾衰竭等疾病,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患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起降压作用,目前,有些高血压患者每天需要吃三到四种或三到四粒降压药,但是药物存在成本高、具有副作用等缺陷,服用降压药物越多对人体的伤害越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以辅助治疗高血压的降压带,可减少降压药的用量,起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压带,该降压带可用于降血压,同时有预防血栓、消除腿脚浮肿的作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降压带包括至少一个可环绕而收拢固定在腿或胳膊上的带体和可充气放气的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带体密封连通,通过所述气囊给所述带体充气或放气;所述气囊通过四通管分别密封连通两个带体和压力表;所述四通管的进口端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四通管的第一出口端连接第一支管,所述四通管的第二出口端连接第二支管,所述四通管的第三出口端连接所述压力表;<br>所述第一支管密封连通其中一个带体,所述第二支管密封连通另一个带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管及所述第二支管均通过设置在对应带体内的气带与对应带体连通,所述气带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嵌设在对应带体内。进一步地,所述带体为长条形,所述带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粘贴部,所述带体上对应所述第一粘贴部设有可与第一粘贴部牢固粘贴的第二粘贴部,所述带体的另一端设有使所述带体穿过的收拢环。进一步地,所述带体的一端设置有一组扣钉,所述带体上对应所述扣钉设有多组扣孔,多组扣孔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带体的另一端设有使所述带体穿过的收拢环。进一步地,所述带体沿长度方向的上端长度大于其下端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管为弹性耐老化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为弹性耐老化第二支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降压带尤其适合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血压高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自己进行理疗,坚持在血压高峰段进行降压处理,一天1-2次,起到药物治疗的辅助作用,使用本技术的降压带一段时间后,可慢慢减少降压药的用量,可在维持血压平稳的状态下少吃降压药,从降压药的用量上看,本技术的降压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降压药的副作用,本技术的降压带还可用于应急性血压升高的处理,可快速降低血压,起到竿见影的效果,无毒副作用。(2)本技术的降压带采用物理降压方式,气压直接作用于血管,效果显著快速,无毒副作用,发展前景好,易于推广普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过程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的带体(带体的上端长度大于其下端长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带体;101-折叠线;2-气囊;3-压力表;4-主气管;51-第一出口端;52-第二出口端;6-第一支管;7-第一粘贴部;8-收拢环;9-扣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降压带包括两个可环绕而收拢固定在腿或胳膊上的带体1和可充气放气的气囊2,所述气囊通过四通管分别密封连通两个带体和压力表3,所述四通管的进口端通过主气管4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四通管的第一出口端51连接第一支管6,所述四通管的第二出口端52连接第二支管,所述四通管的第三出口端连接所述压力表;通过气囊的充气分别给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压力表充气,可通过压力表进行读数获取充气的压力大小,使所述第一支管密封连通其中一个带体,所述第二支管密封连通另一个带体,使用本技术的降压带前,可将其中一个带体上环绕在一个人的左腿上而收拢固定,具体地,所述带体为长条形,所述带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粘贴部7,所述带体上对应所述第一粘贴部设有可与第一粘贴部牢固粘贴的第二粘贴部,所述带体的另一端还设有使所述带体穿过的收拢环8,可将带体的一端沿一个方向穿过收拢环环绕在左腿上,然后沿该方向的反向翻转带体的一端使第一粘贴部粘贴在第二粘贴部上而固定,这里的第一粘贴部和第二张贴部沿带体的长度方向具体一定的长度可使带体可匹配环绕固定在不同粗细的人群的胳膊或腿上。同理,将另一个带体环绕固定在同一个人的右腿上,再使用本技术的降压带进行降压处理。本技术的降压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其中一个带体环绕收拢固定在一个人的左腿上,将另一个带体环绕收拢固定在同一个人的右腿上(如图3所示);等待进行降压处理。(2)降压处理:对气囊充气加压3分钟,然后放气减压2分钟,按照上述操作,以5分钟为一循环,连续处理20-60分钟(连续操作4个循环,20分钟理疗结束;连续操作6个循环,30分钟理疗结束;连续操作8个循环,40分钟理疗结束;依次类推),为一次降压处理过程,每天进行1-2次降压处理过程;降压处理过程的具体次数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降压处理最好在血压高峰段进行,血压高峰段包括早6-8点和晚5-8点。降压处理过程中,充气加压可使加压的气体通过气囊分别进入第一支管及第二支管,第一支管与环绕固定在左腿的带体密封连通,第二支管与环绕在固定在右腿的带体密封连通,具体地,所述第一支管及所述第二支管均通过设置在对应带体内的气带与对应带体连通,所述气带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嵌设在对应带体内。通过第一支管给第一带体充气加压而给左腿加压,同时可通过第二支管给第二带体充气加压而给右腿加压,腿部位于离心脏较远处,加压可激荡全身血管,加速血液活跃流通,改善腿脚肿胀,能有效预防血栓,对一年四季腿脚发凉的患者也有治疗缓解的作用。在放气减压过程中,第一带体及第二带体慢慢放气,人体的腿部立即因负压的作用而释放血管压力,因此,以5分钟为一循环进行降压处理,连续处理20-60分钟后,降压效果较为明显。气囊上可设一个可旋转打开的单向阀,当需要对第一支管及第二支管充气加压时,先将单向阀旋转闭合,可手捏气囊进行充气;需要放气时,可手动旋转打开单向阀进行放气操作,手动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有行动能力的老人使用。也可采用气泵进行气囊的充气放气操作,便于自动化控制,还包括电源和设置在气囊上的充气电磁阀及放气电磁阀,其中,充气电磁阀和放气电磁阀均为单向阀,电源、气泵、第一开关及充气电磁阀形成闭合电路,充气时,闭合第一开关,通过气泵、充气电磁阀依次给两个带体充气;电源、第二开关及放气电磁阀形成闭合电路,闭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压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可环绕而收拢固定在腿或胳膊上的带体和可充气放气的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带体密封连通,通过所述气囊给所述带体充气或放气;/n所述气囊通过四通管分别密封连通两个带体和压力表;/n所述四通管的进口端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四通管的第一出口端连接第一支管,所述四通管的第二出口端连接第二支管,所述四通管的第三出口端连接所述压力表;/n所述第一支管密封连通其中一个带体,所述第二支管密封连通另一个带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压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可环绕而收拢固定在腿或胳膊上的带体和可充气放气的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带体密封连通,通过所述气囊给所述带体充气或放气;
所述气囊通过四通管分别密封连通两个带体和压力表;
所述四通管的进口端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四通管的第一出口端连接第一支管,所述四通管的第二出口端连接第二支管,所述四通管的第三出口端连接所述压力表;
所述第一支管密封连通其中一个带体,所述第二支管密封连通另一个带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及所述第二支管均通过设置在对应带体内的气带与对应带体连通,所述气带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嵌设在对应带体内。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德宏洪淑会
申请(专利权)人:洪淑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