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肠造口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331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型肠造口底盘,包括引流出口、水胶体材料层和吸水棉布层,所述水胶体材料层的中间设置有引流出口,且引流出口的外侧设置有亲水材料层,所述亲水材料层的外侧设置有防漏环,且防漏环的外侧设置有吸水棉布层,所述吸水棉布层的顶端设置有造口带固定圈,且造口带固定圈上设置有固定扣主体、凸块、凹槽、固定耳和密封橡胶圈,所述造口带固定圈的顶端设置有造口袋固定卡环,且造口袋固定卡环包括有固定挡块和固定挡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安装造口袋,稳定性高,密封性好,可以避免分泌物的渗漏,水胶体材料层上均匀设置有镂空圈,避免造口底盘长期全覆盖皮肤,使局部皮肤感觉不适,便于更换底盘。

An improved enterostomy chas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型肠造口底盘
本技术涉及医学用具
,具体为一种改良型肠造口底盘。
技术介绍
肠造口是替代肛门排泄粪便的一个疾病治疗方式,具体方式是在腹壁上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了肠造口,留置肠造口患者避免不了使用造口袋和造口底盘;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造口底盘存在以下弊端:(1)底盘与皮肤黏贴不牢固,易造成渗漏,当造口底盘与造口袋连接处密封性不好时,也容易导致渗透;(2)底盘黏贴过程中需额外使用防漏贴环或防漏膏,增加了更换底盘的复杂性;(3)有一部分病人对造口底盘过敏,造口底盘长期全覆盖皮肤,使局部皮肤感觉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肠造口底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易造成渗漏,需额外使用防漏贴环或防漏膏,增加了更换底盘的复杂性和造口底盘长期全覆盖皮肤,使局部皮肤感觉不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肠造口底盘,包括引流出口、水胶体材料层和吸水棉布层,所述水胶体材料层的中间设置有引流出口,且引流出口的外侧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型肠造口底盘,包括引流出口(1)、水胶体材料层(4)和吸水棉布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胶体材料层(4)的中间设置有引流出口(1),且引流出口(1)的外侧设置有亲水材料层(2),所述亲水材料层(2)的外侧设置有防漏环(3),且防漏环(3)的外侧设置有吸水棉布层(5),所述吸水棉布层(5)的顶端设置有造口带固定圈(6),且造口带固定圈(6)上设置有固定扣主体(601)、凸块(602)、凹槽(603)、固定耳(604)和密封橡胶圈(605),所述造口带固定圈(6)的顶端设置有造口袋固定卡环(7),且造口袋固定卡环(7)包括有固定挡块(701)和固定挡环(7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型肠造口底盘,包括引流出口(1)、水胶体材料层(4)和吸水棉布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胶体材料层(4)的中间设置有引流出口(1),且引流出口(1)的外侧设置有亲水材料层(2),所述亲水材料层(2)的外侧设置有防漏环(3),且防漏环(3)的外侧设置有吸水棉布层(5),所述吸水棉布层(5)的顶端设置有造口带固定圈(6),且造口带固定圈(6)上设置有固定扣主体(601)、凸块(602)、凹槽(603)、固定耳(604)和密封橡胶圈(605),所述造口带固定圈(6)的顶端设置有造口袋固定卡环(7),且造口袋固定卡环(7)包括有固定挡块(701)和固定挡环(7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肠造口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环(3)为防漏贴环材质,且防漏环(3)与引流出口(1)同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肠造口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胶体材料层(4)为椭圆形结构,且水胶体材料层(4)上均有设置有镂空圈(4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汐嬅李敏孙唯史莉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