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包括颈托前板,紧固带,观察孔,柔性内垫,颈托后板,滑道,透气孔;其中:颈托前板与颈托后板之间带有滑道,同时能相互锁紧,颈托前板与颈托后板的外部带有用于定位的紧固带,颈托前板与颈托后板上均带有透气孔,颈托前板与颈托后板形成的套筒结构内部,设置有柔性内垫,颈托前板前方设置有观察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成本低廉,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可以接受,同时制作方法简单易懂,接受度更为广泛。颈托作为用以固定及制动的工具,所以材料质地较硬又需要与皮肤接触,增加患者舒适感,从而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伤口的恢复。
An improved neck bracket with inner cush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
本技术涉及医用辅助装置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
技术介绍
颈椎病患者,据病情需要佩戴颈托1-3个月不等,需佩戴时间较长,因本身起到固定限制颈部活动的作用所以要求颈托的佩戴不宜过松,这就会对局部骨隆突处的皮肤产生压力性损伤,据文献报道,佩戴颈托患者中,75.4%患者发生Ⅰ期压疮,2.9%患者会发生Ⅱ期压疮,64.6%患者发生压痕;因影响舒适度68.2%患者会导致失眠。所以佩戴者的依从性差,据材料统计,佩戴颈托患者的配合率为63.63%,其中原因包括:颈托自身材质问题导致患者不适;泡沫材质的透气性差,而且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长时间佩戴会引皮肤发红甚至过敏;泡沫材质吸水性差,致使佩戴者汗液无法正常被蒸发排出,汗液的长时间存留将会造成伤口敷料的污染,进而影响伤口的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改善颈椎病患者因长期佩戴颈托而引起的不适及各种并发症状,特提供了一种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包括颈托前板1,紧固带2,观察孔3,柔性内垫4,颈托后板5,滑道6,透气孔7;其中: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之间带有滑道,同时能相互锁紧,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的外部带有用于定位的紧固带2,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上均带有透气孔7,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形成的套筒结构内部,设置有柔性内垫4,颈托前板1前方设置有观察孔3。所述的柔性内垫4,分为三个部分,内垫下部401,内垫环绕层402,内垫上部403;其中:内垫下部401与内垫上部403之间,带有通孔,内垫环绕层402处于柔性内垫4中部,为条状结构。所述的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之间一侧带有铰接轴连接。所述的柔性内垫4上带有的通孔,位置与观察孔3对应。所述的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之间的滑道上带有磁性吸附结构。所述的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之间的滑道上带有阻尼装置。患者在颈托内加入白色纯棉内垫,其后片为一整体直接附于颈托后片中,前片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在下颌部及胸前。下颌部带有粘贴使其与后片相连,胸前则使用纽扣与后片相连,从而来增加内垫与颈托的贴合性。柔性内垫4为纯棉材质,中间有一层薄棉的加入能更有效地防止由于佩戴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压力性损伤,内垫的加入改变了颈托本身过硬的问题,使其与皮肤接触起来柔软度增加,能促进患者的舒适感,增加了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佩戴时长增加,进而减少因未戴颈托而引起的不必要的损伤。柔性内垫4的加入使颈托透气性及吸水性增加,防止皮肤出现过敏症状,及时更换内垫能保持颈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伤口的污染以及保护颈托的清洁干净。采用统一白颜色内垫能及时观察到术区敷料有无渗出情况。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所述的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成本低廉,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可以接受,同时制作方法简单易懂,接受度更为广泛。佩戴方法简单,与颈托形状相似,前后片区分明显,当卧床摘下前片时易可同时解开下颌及胸前部分,操作方便。颈托作为用以固定及制动的工具,所以材料质地较硬又需要与皮肤接触,改良后的颈托不仅能解决颈托本身材质上的缺陷问题,更增加患者舒适感,从而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伤口的恢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主视方向示意图;图2为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侧视方向示意图;图3为柔性内垫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包括颈托前板1,紧固带2,观察孔3,柔性内垫4,颈托后板5,滑道6,透气孔7;其中: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之间带有滑道,同时能相互锁紧,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的外部带有用于定位的紧固带2,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上均带有透气孔7,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形成的套筒结构内部,设置有柔性内垫4,颈托前板1前方设置有观察孔3。所述的柔性内垫4,分为三个部分,内垫下部401,内垫环绕层402,内垫上部403;其中:内垫下部401与内垫上部403之间,带有通孔,内垫环绕层402处于柔性内垫4中部,为条状结构。所述的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之间一侧带有铰接轴连接。所述的柔性内垫4上带有的通孔,位置与观察孔3对应。所述的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之间的滑道上带有磁性吸附结构。所述的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之间的滑道上带有阻尼装置。患者在颈托内加入白色纯棉内垫,其后片为一整体直接附于颈托后片中,前片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在下颌部及胸前。下颌部带有粘贴使其与后片相连,胸前则使用纽扣与后片相连,从而来增加内垫与颈托的贴合性。柔性内垫4为纯棉材质,中间有一层薄棉的加入能更有效地防止由于佩戴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压力性损伤,内垫的加入改变了颈托本身过硬的问题,使其与皮肤接触起来柔软度增加,能促进患者的舒适感,增加了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佩戴时长增加,进而减少因未戴颈托而引起的不必要的损伤。柔性内垫4的加入使颈托透气性及吸水性增加,防止皮肤出现过敏症状,及时更换内垫能保持颈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伤口的污染以及保护颈托的清洁干净。采用统一白颜色内垫能及时观察到术区敷料有无渗出情况。实施例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包括颈托前板1,紧固带2,观察孔3,柔性内垫4,颈托后板5,滑道6,透气孔7;其中: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之间带有滑道,同时能相互锁紧,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的外部带有用于定位的紧固带2,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上均带有透气孔7,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形成的套筒结构内部,设置有柔性内垫4,颈托前板1前方设置有观察孔3。所述的柔性内垫4,分为三个部分,内垫下部401,内垫环绕层402,内垫上部403;其中:内垫下部401与内垫上部403之间,带有通孔,内垫环绕层402处于柔性内垫4中部,为条状结构。所述的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之间一侧带有铰接轴连接。所述的柔性内垫4上带有的通孔,位置与观察孔3对应。所述的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之间的滑道上带有磁性吸附结构。患者在颈托内加入白色纯棉内垫,其后片为一整体直接附于颈托后片中,前片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在下颌部及胸前。下颌部带有粘贴使其与后片相连,胸前则使用纽扣与后片相连,从而来增加内垫与颈托的贴合性。柔性内垫4为纯棉材质,中间有一层薄棉的加入能更有效地防止由于佩戴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压力性损伤,内垫的加入改变了颈托本身过硬的问题,使其与皮肤接触起来柔软度增加,能促进患者的舒适感,增加了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包括颈托前板(1),紧固带(2),观察孔(3),柔性内垫(4),颈托后板(5),滑道(6),透气孔(7);/n其中: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之间带有滑道,同时能相互锁紧,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的外部带有用于定位的紧固带(2),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上均带有透气孔(7),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形成的套筒结构内部,设置有柔性内垫(4),颈托前板(1)前方设置有观察孔(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包括颈托前板(1),紧固带(2),观察孔(3),柔性内垫(4),颈托后板(5),滑道(6),透气孔(7);
其中: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之间带有滑道,同时能相互锁紧,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的外部带有用于定位的紧固带(2),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上均带有透气孔(7),颈托前板(1)与颈托后板(5)形成的套筒结构内部,设置有柔性内垫(4),颈托前板(1)前方设置有观察孔(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内垫的改良型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内垫(4),分为三个部分,内垫下部(401),内垫环绕层(402),内垫上部(403);
其中:内垫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莲,张丽君,徐蕊,孙研芳,张传辉,
申请(专利权)人:刘秀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