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轴驱动式血管支架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932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轴驱动式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属于血管支架输送技术领域。它包括壳体、旋转轴、驱动装置、顶出螺纹座、回退螺纹座、顶出管、内管、三通接头、外鞘管、输液管、锥形头;所述壳体为管状壳体,旋转轴活动固定在壳体内,旋转轴上端部伸出壳体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轴转动。通过旋转轴转动,驱动内管和顶出管相对壳体向下运动,将血管支架向下顶出,外鞘管相对壳体向上回缩,顶出管与外鞘管同步配合,能够准确将血管支架释放到预定位置;与现有释放设备相比,不需要高度依赖医生操作经验,一旦外鞘管下端部到达特定位置,血管支架的释放位置也随之确定,具备良好的复现效果,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

An off-axis driven stent deliver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轴驱动式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异轴驱动式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属于血管支架输送

技术介绍
血管支架作为目前血管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一般情况下,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血管支架可以分为激光切割支架及编织支架。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就是指能够把血管支架输送到狭窄病变处,并准确释放的输送系统。目前,编织支架由于其柔顺性较好,可以通过弯曲严重的血管且不会打折造成对血管的二次伤害,得到广泛应用。编织支架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其产品特性,支架须被拉长并放入一个直径较细的外鞘管内,以便导入血管。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外鞘管输送到病变部位,再释放出来,支撑狭窄处的血管。但是,由于目前血管支架的物理性能,在释放过程中,血管支架长度会回缩,从而导致手术过程中血管支架的释放位置发生偏移,容易增加手术风险。目前的释放系统,高度依赖医生的操作经验及手法。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血管支架输送系统,以达到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减小手术风险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异轴驱动式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它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血管支架释放产品,高度依赖医生的操作经验,无法精准操作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异轴驱动式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它包括壳体、旋转轴、驱动装置、顶出螺纹座、回退螺纹座、顶出管、内管、三通接头、外鞘管、输液管、锥形头;所述壳体为管状壳体,壳体一侧设有滑槽孔,旋转轴活动固定在壳体内,旋转轴上端部伸出壳体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上半部设有顶出螺纹槽,下半部设有回退螺纹槽,顶出螺纹槽与回退螺纹槽的螺旋方向相反,顶出螺纹座上设有贯穿的顶出通孔,顶出通孔内壁设有顶出凸齿,顶出螺纹座通过顶出通孔套在旋转轴上半部,顶出凸齿嵌入顶出螺纹槽内,回退螺纹座上设有贯穿的回退通孔,回退通孔内壁设有回退凸齿,回退螺纹座通过回退通孔套在旋转轴下半部,回退凸齿嵌入回退螺纹槽内;所述顶出螺纹座一侧固定有顶出管,顶出管内套有内管,回退螺纹座一侧固定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侧面端口连接有输液管,三通接头下端口连接有外鞘管,顶出管从三通接头的上端口插入外鞘管内,三通接头上端口内设有与顶出管外壁密封的橡胶圈,输液管从壳体的滑槽孔穿出;所述内管底部固定有锥形头,在锥形头和顶出管之间的内管上套有血管支架,锥形头将外鞘管下端开口封闭,血管支架位于内管、外鞘管之间。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旋转轴上位于顶出螺纹槽、回退螺纹槽之间设有一圈卡槽,卡槽上套有限位卡环,限位卡环与壳体内壁固定。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驱动装置为旋转手柄、驱动电机中任意一种。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外鞘管下端部设有显影点。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顶出管下端固定有回收装置,回收装置为管体,管体上端固定在顶出管下端部,另一端管口外侧设有多个凸起的固定齿,血管支架套在回收装置外,固定齿卡在血管支架网孔内。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回收装置采用塑料或金属材质的管体。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顶出螺纹槽为等距螺纹或者螺距从下到上渐进式减小的变距螺纹。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回退螺纹槽为等距螺纹或者螺距从上到下渐进式减小的变距螺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旋转轴转动,驱动内管和顶出管相对壳体向下运动,将血管支架向下顶出,外鞘管相对壳体向上回缩,顶出管与外鞘管同步配合,能够准确将血管支架释放到预定位置;(2)驱动装置不仅能够选择旋转手柄手动驱动,还能够选择自动化程度更高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能够更好地控制释放精度;(3)顶出螺纹槽的螺距从下到上渐进式减小,回退螺纹槽的螺距从上到下渐进式减小,以匀速驱动旋转轴的情况下,能够在刚开始释放血管支架时,释放速度较为缓慢,便于观察释放位置是否准确,一旦确定无误后,释放速度逐渐加快,能够提高效率,缩短整台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4)与现有释放设备相比,不需要高度依赖医生操作经验,一旦外鞘管下端部到达特定位置,血管支架的释放位置也随之确定,具备良好的复现效果,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5)在血管支架未完全释放之前,如果发现释放位置出现误差,能够反向驱动旋转轴,通过回收装置的固定齿将血管支架反向拉回外鞘管内,回收后做出调整,可以再次释放,而目前的血管支架释放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出错后需要手术移除,回收装置能够避免出错,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6)由于顶出管、外鞘管位于同一轴线上,而旋转轴与它们异轴设置,旋转轴分别通过顶出螺纹座、回退螺纹座与顶出管、外鞘管连接,当旋转轴转动时,顶出螺纹座、回退螺纹座在壳体内部运动,不会受到外部影响,设备的体积不会出现变化;(7)旋转轴通过限位卡环限制在壳体内转动,限位卡环还能够限制顶出螺纹座、回退螺纹座的最小接近距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顶出螺纹座上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回退螺纹座上端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外部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外部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三通接头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释放血管支架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驱动装置采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旋转轴2,驱动装置3,顶出螺纹座4,回退螺纹座5,顶出管6,内管7,三通接头8,外鞘管9,输液管10,锥形头11,滑槽孔12,顶出螺纹槽13,回退螺纹槽14,顶出通孔15,顶出凸齿16,回退通孔17,回退凸齿18,橡胶圈19,血管支架20,卡槽21,限位卡环22,回收装置23,固定齿2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由于图中输送系统为竖直放置,因此文中所称的“下端”、“底部”为医学上的“近端”,“上端”为医学上的“远端”,实际产品中内管7、顶出管6、外鞘管9长度较长,为方便在同一幅图中显示,故省略部分管体。如图1-图8所示,一种异轴驱动式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它包括壳体1、旋转轴2、驱动装置3、顶出螺纹座4、回退螺纹座5、顶出管6、内管7、三通接头8、外鞘管9、输液管10、锥形头11;如图1、图4、图5所示,壳体1为管状壳体,壳体1一侧设有滑槽孔12,旋转轴2活动固定在壳体1内,旋转轴2上端部伸出壳体1与驱动装置3连接,驱动装置3驱动旋转轴2转动;如图1-图3所示,旋转轴2上半部设有顶出螺纹槽13,下半部设有回退螺纹槽14,顶出螺纹槽13与回退螺纹槽14的螺旋方向相反,顶出螺纹座4上设有贯穿的顶出通孔15,顶出通孔15内壁设有顶出凸齿16,顶出螺纹座4通过顶出通孔15套在旋转轴2上半部,顶出凸齿16嵌入顶出螺纹槽13内,回退螺纹座5上设有贯穿的回退通孔17,回退通孔17内壁设有回退凸齿18,回退螺纹座5通过回退通孔17套在旋转轴2下半部,回退凸齿18嵌入回退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轴驱动式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旋转轴、驱动装置、顶出螺纹座、回退螺纹座、顶出管、内管、三通接头、外鞘管、输液管、锥形头;/n所述壳体为管状壳体,壳体一侧设有滑槽孔,旋转轴活动固定在壳体内,旋转轴上端部伸出壳体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轴转动;/n所述旋转轴上半部设有顶出螺纹槽,下半部设有回退螺纹槽,顶出螺纹槽与回退螺纹槽的螺旋方向相反,顶出螺纹座上设有贯穿的顶出通孔,顶出通孔内壁设有顶出凸齿,顶出螺纹座通过顶出通孔套在旋转轴上半部,顶出凸齿嵌入顶出螺纹槽内,回退螺纹座上设有贯穿的回退通孔,回退通孔内壁设有回退凸齿,回退螺纹座通过回退通孔套在旋转轴下半部,回退凸齿嵌入回退螺纹槽内;/n所述顶出螺纹座一侧固定有顶出管,顶出管内套有内管,回退螺纹座一侧固定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侧面端口连接有输液管,三通接头下端口连接有外鞘管,顶出管从三通接头的上端口插入外鞘管内,三通接头上端口内设有与顶出管外壁密封的橡胶圈,输液管从壳体的滑槽孔穿出;/n所述内管底部固定有锥形头,在锥形头和顶出管之间的内管上套有血管支架,锥形头将外鞘管下端开口封闭,血管支架位于内管、外鞘管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轴驱动式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旋转轴、驱动装置、顶出螺纹座、回退螺纹座、顶出管、内管、三通接头、外鞘管、输液管、锥形头;
所述壳体为管状壳体,壳体一侧设有滑槽孔,旋转轴活动固定在壳体内,旋转轴上端部伸出壳体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轴转动;
所述旋转轴上半部设有顶出螺纹槽,下半部设有回退螺纹槽,顶出螺纹槽与回退螺纹槽的螺旋方向相反,顶出螺纹座上设有贯穿的顶出通孔,顶出通孔内壁设有顶出凸齿,顶出螺纹座通过顶出通孔套在旋转轴上半部,顶出凸齿嵌入顶出螺纹槽内,回退螺纹座上设有贯穿的回退通孔,回退通孔内壁设有回退凸齿,回退螺纹座通过回退通孔套在旋转轴下半部,回退凸齿嵌入回退螺纹槽内;
所述顶出螺纹座一侧固定有顶出管,顶出管内套有内管,回退螺纹座一侧固定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侧面端口连接有输液管,三通接头下端口连接有外鞘管,顶出管从三通接头的上端口插入外鞘管内,三通接头上端口内设有与顶出管外壁密封的橡胶圈,输液管从壳体的滑槽孔穿出;
所述内管底部固定有锥形头,在锥形头和顶出管之间的内管上套有血管支架,锥形头将外鞘管下端开口封闭,血管支架位于内管、外鞘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善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