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技术介绍
用于污水处理的高密度澄清池是一种利用物理/化学和特殊的絮凝和沉淀体系,达到快速沉淀的污水处理工艺。澄清池中起到截留分离杂质颗粒作用的介质是呈悬浮状的泥渣。在澄清池中,沉泥被提升起来并使之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高浓度的稳定活性泥渣层。原水在澄清池中由下向上流动,泥渣层由于重力作用可在上升水流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原水通过泥渣悬浮层时,利用接触絮凝原理,原水中的悬浮物便被泥渣悬浮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清水在澄清池上部被收集。现有澄清池存在上升流速较小,污泥浓度低、沉淀效果差、并且沉淀时间长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密度澄清池,可以保证表面水力负荷大,絮凝效果好,污泥浓度高,提高沉淀效果,缩短沉淀时间,改善出水水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度澄清池,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剂混合池、磁介质混合池、絮凝池、推流区和沉淀池,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度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剂混合池(1)、磁介质混合池(3)、絮凝池(5)、推流区(8)和沉淀池(9),所述沉淀池(9)包括预沉淀区(91)和沉淀区(92),所述预沉淀区(91)位于沉淀区(92)与推流区(8)之间;所述混凝剂混合池(1)的上部和磁介质混合池(3)的上部连通,所述磁介质混合池(3)的下部和絮凝池(5)的下部连通,所述絮凝池(5)的下部和推流区(8)的下部连通,推流区(8)的上部和预沉淀区(91)的上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剂混合池(1)、磁介质混合池(3)、絮凝池(5)、推流区(8)和沉淀池(9),所述沉淀池(9)包括预沉淀区(91)和沉淀区(92),所述预沉淀区(91)位于沉淀区(92)与推流区(8)之间;所述混凝剂混合池(1)的上部和磁介质混合池(3)的上部连通,所述磁介质混合池(3)的下部和絮凝池(5)的下部连通,所述絮凝池(5)的下部和推流区(8)的下部连通,推流区(8)的上部和预沉淀区(91)的上部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混合池(1)中设有第一桨叶式搅拌机(2),所述第一桨叶式搅拌机(2)的速度梯度为300s-1~1000s-1,水力停留时间为0.5min~3min。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介质混合池(3)中设有第二桨叶式搅拌机(4),所述第二桨叶式搅拌机(4)的速度梯度为100s-1~500s-1,水力停留时间为1.5min~3min。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5)中设有框式搅拌机(6)和导流筒(7),所述导流筒(7)内上升流速为0.4m/s~0.5m/s;所述导流筒(7)位于框式搅拌机(6)外侧,导流筒(7)和絮凝池(5)的内壁固定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密度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7)包括紊流孔(71)、紊流板(72)、上直筒体(73)和下锥形筒体(74),所述下锥形筒体(74)的顶端与上直筒体(7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凯迪,黄学军,李善庭,王震,张允敬,叶昕,李惠,
申请(专利权)人: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蓝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