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东华专利>正文

一种准确定位的创伤骨科用复位固定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289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准确定位的创伤骨科用复位固定钳,包括主下钳体和副下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的复位固定钳的基础上设置了主下钳体和副下钳体,主钳尾上设置有卡接横条,副钳尾内的通口可以穿过卡接横条,将副下钳体移动至与主下钳体之间具有合适的距离后,插销插入副钳尾与卡接横条上,将副下钳体牢固的固定在卡接横条上,增加了复位固定钳的工作长度,降低手术的工作难度,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固定板,主下钳体和副下钳体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与固定板牢固连接,利用加压螺孔对患处进行固定,可有效且精准的对创伤部位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定位的准确性。

An accurate positioning reduction and fixation forceps for orthopaedic traum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准确定位的创伤骨科用复位固定钳
本技术属于医疗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准确定位的创伤骨科用复位固定钳。
技术介绍
骨折手术中复位及临时固定是极其关键的一步,通常在这一步耗费的时间最长,尤其对于粉碎性骨折也是最难处理的一步,若能尽快实现理想的复位效果并有效临时固定,手术时问将大大缩短,手术效果也将更为满意。现有的创伤骨科用复位固定钳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创伤骨科用复位固定钳通常能够进行复位的范围有限且较小,当患者的创伤面积较大时需要多个复位固定钳同时进行工作,操作量较大,会增加手术难度,实用性较低,同时现有的创伤骨科用复位固定钳在进行复位后通常不能同时进行插板固定,操作较复杂,容易导致定位的准确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确定位的创伤骨科用复位固定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实用性较低和定位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准确定位的创伤骨科用复位固定钳,包括主下钳体和副下钳体,所述主下钳体的一侧设置有副下钳体,所述主下钳体和副下钳体之间通过卡接横条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准确定位的创伤骨科用复位固定钳,包括主下钳体(1)和副下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下钳体(1)的一侧设置有副下钳体(4),所述主下钳体(1)和副下钳体(4)之间通过卡接横条(3)活动连接,所述主下钳体(1)包括主钳头(11)、主钳把(12)、主钳尾(13)、主固定口(14)和第一固定螺栓(15),所述主钳头(1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15),且主钳头(11)的后端设置有主钳把(12),所述主钳把(12)上设置有主固定口(14),且主钳把(12)的末端设置有主钳尾(13),所述主下钳体(1)和副下钳体(4)上均设置有上钳体(6),两个所述上钳体(6)的尾端上均设置有限位孔(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确定位的创伤骨科用复位固定钳,包括主下钳体(1)和副下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下钳体(1)的一侧设置有副下钳体(4),所述主下钳体(1)和副下钳体(4)之间通过卡接横条(3)活动连接,所述主下钳体(1)包括主钳头(11)、主钳把(12)、主钳尾(13)、主固定口(14)和第一固定螺栓(15),所述主钳头(1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15),且主钳头(11)的后端设置有主钳把(12),所述主钳把(12)上设置有主固定口(14),且主钳把(12)的末端设置有主钳尾(13),所述主下钳体(1)和副下钳体(4)上均设置有上钳体(6),两个所述上钳体(6)的尾端上均设置有限位孔(5),所述主下钳体(1)和副下钳体(4)与两个上钳体(6)之间分别通过限位螺杆(2)活动连接,两根所述限位螺杆(2)上均设置有限位块(7),所述主下钳体(1)和副下钳体(4)的前端上设置有固定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确定位的创伤骨科用复位固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横条(3)包括安装头(31)、卡接孔(32)和条板(33),所述条板(33)前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头(31),且条板(33)上设置有卡接孔(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确定位的创伤骨科用复位固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下钳体(4)包括副钳头(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赵东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