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二冷暖型分体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284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拖二冷暖型分体空调器,它由一个室外机与两个室内机配套组成。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系统和风机,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及其风机。在两个制冷、制热循环回路上分别串联一个电磁阀,其动作根据不同工况配合不同时间周期,作间断式开启,满足在相同制冷剂充注量的情况下,调节不同工况下参与循环的最佳制冷剂量。以充分发挥压缩机潜在的能力,实现制冷、制热、单机、双机的高效运行。(*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器
,特别是一种由一台室外机和二台室内机组成的一拖二冷暖型分体空调器。在国外,已有的一拖二机型分体式空调器均采用变频技术,在室外机上采用变频压缩机。此种空调器安装十分复杂、价格昂贵,令消费者难以承受。现有的一种一拖二冷暖型分体空调器是采用双压缩机结构,这样的结构其实就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循环系统,其能效比不会比普通分体机高,价格成本显然亦比单压缩机结构高。国内已有的采用单压缩机结构的一拖多挂式冷热两用空调器,系在冷凝器制冷输出管上串联一只电磁换向阀,在四通换向阀连接的制冷回汽管上串联一只多通管,各分机的制冷剂管路通过连接该电磁换向阀和多通管,并联在制冷剂管路中。它只能通过电路控制电磁换向阀各阀口的开关,使制冷剂在某一时刻只能经某一分机管路运行。因而,此种空调器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各分机不能同时运行,而只能采用分时交替运行,其制冷、制热能力始终仅为一台普通分体式空调器的能力,未能利用多个室内机具有贮液能力的特征而充分发挥压缩机潜在的能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实现制冷、制热、单机、双机运行的一拖二冷暖型分体空调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拖二冷暖型分体空调器,由一台室外机和二台室内机配套而成,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系统、四通换向阀、风机、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及其风机,在两个制冷、制热循环回路上分别串联一个能根据不同工况作不同时间周期间断开启的电磁阀,控制不同运行工况时参与循环的制冷剂量。所述电磁阀分别串接在两个制冷、制热循环回路上毛细管与截止阀之间。室外机采用一台普通的滚动回转式压缩机。控制制冷剂循环的电磁阀,能根据不同工况,按照所设计的开启、闭合时间作间断式动作,使参与循环的制冷剂始终保持在最佳量的范围,从而,实现对不同工况下真正参与循环的制冷剂进行控制。两台室内机既可同时制冷、制热,又可单独制冷、制热。本一拖二冷暖型空调器包括两个制冷/制热循环回路和四个运行工况。两个循环回路分别为室内机A(简称A机,下同)回路和室内机B(简称B机,下同)回路。四个运行工况包括:工况1:A机、B机同时制冷。工况2:A机制冷、B机停机;或B机制冷、A机停机。工况3:A机、B机同时制热。工况4:A机制热、B机停机;或B机制热、A机停机。工况1和工况2同属制冷工况,工况3和工况4同属制热工况。室外机之冷凝器在制冷工况时称为冷凝器;在制热工况时称为蒸发器。室内机之蒸发器在制冷工况时称为蒸发器;在制热工况时称为冷凝器。制冷工况运行时,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成为高温高压气体,再经冷凝器降温。制冷剂成为高压过冷液体,进入节流毛细管A及毛细管B降压,成为低压低温液体,再分别进入蒸发器A及蒸发器B汽化吸热,达到制冷目的,最后将冷气送到各自房间。汽化后的制冷剂变成过热蒸汽回到压缩机,形成一个循环过程。制-->热工况运行时,通过压缩机排气管连接的制冷/制热四通换向阀,使制冷剂按制冷循环的逆向方向流动,达到制热目的。对于同一台一拖二冷暖型分体空调器,要实现制冷、制热、单机、双机运行,则必须对制冷剂进行控制,即单机运行、双机运行或制冷运行、制热运行时对制冷剂量需求是不同的,而制冷剂流过节流毛细管的流量也是各不相同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安装在A机、B机工质进口处(此处工质“进口”系指制冷工况而言,对于制热工况,此处为工质“出口”处)的电磁阀动作时间分别加以控制,以达到控制不同工况下真正参与循环的制冷剂。电磁阀动作与四种工况的对应关系如下:①对于工况1,当A机、B机同时运行时,电磁阀A、电磁阀B处于开启状态;当A机、B机都停机时,电磁阀A、电磁阀B仍处于开启状态。②对于工况2,单机运行(例如,A机运行,B机停机时),如果单机运行工况是由原双机制冷运行转换而来,则电磁阀A开启,电磁阀B间断式开启,即先开启X1=1-5分钟,尔后闭合Y1=15-20分钟,之后再按开启X=1-5分钟,闭合Y=15-20分钟规律重复。如果单机运行工况是由原双机停机状态转换而来,则电磁阀A开启,电磁阀B仍间断地开放,即先开启X2=1-5分钟,尔后闭合Y2=15-20分钟;之后,再按开启X=1-5分钟,闭合Y=15-20分钟规律重复。③对于工况3,电磁阀A、电磁阀B的动作与工况1相同。④对于工况4,当单机运行(例如A机运行,B机停机时),如果单机制热运行是由原来双机运行状态转换而来,则电磁阀A开启,电磁阀B间断式开启,即先开启M1=1-5分钟,尔后闭合N1=15-20分钟;之后,再按开启M=1-5分钟,闭合N=15-20分-->钟重复。如果单机制热运行是由原来双机停止机状态转换而来,则电磁阀A开启,电磁阀B仍间断式地开启,即先开启M2=1-5分钟,尔后,闭合N2=15-20分钟;之后,再按开启M=1-5分钟,闭合N=15-20分钟规律重复。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只采用一台普通滚动回转式压缩机以及通过对串联在两个制冷、制热循环回路上的电磁阀的动作进行控制就能在相同制冷剂充注量的情况下,调节不同工况下参与循环的最佳制冷剂量,以充分发挥压缩机潜在的能力,实现制冷、制热、单机、双机的高效运行,能效比超过普通分体机;且结构简单合理,价格较低,节能,节约安装空间。图1是本技术连接结构原理示意图。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附图说明:图1中,1是室内机A蒸发器;2、3、4、5均为截止阀;6是四通换向阀;7是压缩机;8是室外机冷凝器;9是过滤器;10是辅助毛细管;11是单向阀;12是毛细管A;13是毛细管B;14是电磁阀A;15是电磁阀B;16是室内机B蒸发器。图1中,实线箭头示意制冷剂制冷循环方向,虚线箭头示意制冷剂制热循环方向。参照图1所示,制冷工况运行时,制冷剂经压缩机(7)压缩成为高温高压气体,经四通换向阀(6)进入冷凝器(8)降温,冷凝后,成为高压过冷液体,经过滤器(9)及单向阀(11)分别进入节流毛细管A(12)及节流毛细管B(13)降压,成为低压低温液体;再经过电磁阀A(14)、电磁阀B(15)、截止阀(3、4)分别进入蒸发器A(1)及蒸发器B(16)汽化吸热,通过室内机的风机(图1中未画出),将冷气送到各自房间。汽化后的制冷剂变成过热蒸汽经截止阀(2、-->5)、四通换向阀(6)回到压缩机(7),形成一个制冷循环过程。制热工况运行时,通过压缩机(7)排汽管连接的四通换向阀(6),使制冷剂按制冷循环的逆方向流动(图1中虚线箭头方向),就达到制热目的。制热循环与制冷循环除了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外,唯一的区别,就是制热循环时,制冷剂经过节流毛细管A、B(12、13)后,再经过辅助毛细管(10)继续节流降压。本实施例的具体参数及运行结果如下:压缩机为一台1.5HP旋转式压缩;电磁阀A、电磁阀B动作时间规律分别为:M1=5分钟,M2=4分钟,N1=18分钟,N2=16分钟,M=4分钟,N=20分钟,X1=1分钟,X2=2分钟,Y1=10分钟,Y2=10分钟,X=1分钟,Y=10分钟。运行结果,二台室内机同时运行时,制冷量、制热量大于4000W;单台室内机运行时,制冷量、制热量达到3000W。能效比达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拖二冷暖型分体空调器,由一台室外机和二台室内机配套而成,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系统、四通换向阀、风机,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及其风机,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制冷、制热循环回路上分别串联一个能根据不同工况作不同时间周期间断开启的电磁阀,控制不同运行工况时参与循环的制冷剂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拖二冷暖型分体空调器,由一台室外机和二台室内机配套而成,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系统、四通换向阀、风机,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及其风机,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制冷、制热循环回路上分别串联一个能根据不同工况作不同时间周期间断开启的电磁阀,控制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应强丁小江吴文新黎剑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