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闭合夹,其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弹性夹和套管,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设置,所述弹性夹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性夹的两个弹性夹臂的端头处分别设有闭合臂,两个闭合臂分别夹持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外侧面远端,所述第一夹臂、弹性夹和第二夹臂依序容纳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采用具有生物组织相容性的材料制成。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体积小且能够实现单端开口的闭合夹。
A closed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合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创手术中用于封闭人体组织的器械。
技术介绍
临床上,通常需要封闭目标组织来治疗或预防某种疾病,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输送装置将闭合夹输送至人体内并将其打开,捕获目标组织,使目标组织夹闭在闭合夹的两个夹臂之间而完成封闭。闭合夹上设置有弹簧臂,在弹簧臂的作用下,闭合夹能够实现闭合,现有的闭合夹在闭合的时候,采用两端夹闭,即使用两个弹簧臂分别夹持住夹臂的两端实现闭合,且弹簧臂和夹臂不在一个平面内。由于闭合夹采用两端闭合,捕获组织目标时只能采用套索的方式,这样会增大微创手术尤其是胸腔镜手术的难度。由于弹簧臂和夹臂不在一个平面内,从而使闭合夹的体积增大,增加了手术植入路径的尺寸,不利于进行微创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且能够实现单端开口的闭合夹。本技术闭合夹,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弹性夹和套管,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设置,所述弹性夹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性夹的两个弹性夹臂的端头处分别设有闭合臂,两个闭合臂分别夹持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外侧面远端,所述第一夹臂、弹性夹和第二夹臂依序容纳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采用具有生物组织相容性的材料制成。本技术闭合夹,其中所述弹性夹的两个闭合臂分别通过焊接、销钉连接或柔性绑定件固定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本技术闭合夹,其中所述第一夹臂的外侧面上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薄壁,所述第二夹臂的外侧面上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薄壁,所述第一薄壁沿第一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薄壁沿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性夹的一个弹性夹臂位于两个第一薄壁之间,所述弹性夹的另一个弹性夹臂位于两个第二薄壁之间。本技术闭合夹,其中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均为板状结构。本技术闭合夹,其中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内侧面均为弧形夹闭面。本技术闭合夹,其中所述弹性夹的两个弹性夹臂的连接处呈U型,所述闭合臂与U型连接处之间的臂体为长臂,两个所述长臂之间的距离从U型连接处到闭合臂方向逐渐减小。本技术闭合夹,其中所述闭合臂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薄壁和第二薄壁上均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穿插有销钉,所述销钉固定设置于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本技术闭合夹,其中所述闭合臂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闭合臂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外侧面上均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穿插有销钉,所述销钉固定设置于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本技术闭合夹,其中所述闭合臂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薄壁和第二薄壁上均设有与卡槽相对应的通孔,相互对应的通孔和卡槽中穿插有销钉,所述销钉固定设置于相互对应的通孔和卡槽中。本技术闭合夹,其中所述长臂为直形臂,所述闭合臂为直形臂或弧形臂。本技术闭合夹中弹性夹的两个弹性夹臂的闭合臂分别夹持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外侧面远端,由于弹性夹沿着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因此,弹性夹和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从而使整个闭合夹的体积变小。在本技术中,只使用一个弹性夹即可实现闭合夹的打开和闭合,在打开过程中,闭合夹的远端能够张开,此时整个闭合夹呈V型张开,即实现单端开口,于是在捕获组织目标时无需采用套索的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闭合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一去掉套管后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一去掉套管后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一去掉套管后的平行张开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一去掉套管后的V型张开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一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一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左视图;图8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一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一中弹性夹的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一中弹性夹的右视图;图11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一中弹性夹的立体图;图12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二去掉套管后的主视图;图13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二去掉套管后的立体图;图14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二去掉套管后的平行张开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二去掉套管后的V型张开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二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主视图;图17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二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左视图;图18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二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立体图;图19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二中弹性夹的主视图;图20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二中弹性夹的右视图;图21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二中弹性夹的立体图;图22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三去掉套管后的主视图;图23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三去掉套管后的立体图;图24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三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主视图;图25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三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左视图;图26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三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俯视图;图27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三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立体图;图28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三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又一立体图;图29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三中弹性夹的主视图;图30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三中弹性夹的右视图;图31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三中弹性夹的立体图;图32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四去掉套管后的主视图;图33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四去掉套管后的立体图;图34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四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主视图;图35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四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左视图;图36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四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立体图;图37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四中弹性夹的主视图;图38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四中弹性夹的左视图;图39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四中弹性夹的立体图;图40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五去掉套管后的主视图;图41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五去掉套管后的立体图;图42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五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主视图;图43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五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右视图;图44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五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立体图;图45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六去掉套管后的主视图;图46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六去掉套管后的立体图;图47为本技术闭合夹实施例六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闭合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弹性夹和套管,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设置,所述弹性夹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性夹的两个弹性夹臂的端头处分别设有闭合臂,两个闭合臂分别夹持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外侧面远端,所述第一夹臂、弹性夹和第二夹臂依序容纳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采用具有生物组织相容性的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合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弹性夹和套管,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设置,所述弹性夹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性夹的两个弹性夹臂的端头处分别设有闭合臂,两个闭合臂分别夹持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外侧面远端,所述第一夹臂、弹性夹和第二夹臂依序容纳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采用具有生物组织相容性的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的两个闭合臂分别通过焊接、销钉连接或柔性绑定件固定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的外侧面上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薄壁,所述第二夹臂的外侧面上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薄壁,所述第一薄壁沿第一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薄壁沿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性夹的一个弹性夹臂位于两个第一薄壁之间,所述弹性夹的另一个弹性夹臂位于两个第二薄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均为板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内侧面均为弧形夹闭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军,谢晨光,谢北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领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