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可重复开合软组织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699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可重复开合软组织夹,包括滑环,所述滑环的内部插接有芯杆,所述芯杆的上下表面分别卡接有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所述芯杆的左端套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部卡接有夹心管,所述夹心管的内部插接有导丝,所述夹心管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夹片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手术过程中可对该工具进行开合使用,利用率高,还能提高手术效率,而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尾部勾子进入夹片管侧面的小孔内,再用力拉动滑块,滑块联动导丝,导丝联动T型连接杆,T型连接杆上的止断槽断裂从而释放掉夹头,同时解决了由于不能重复开合使用,需要频繁更换手术用具,不但会造成手术风险,还能增加了技术操作难度的问题。

Disposable and reusable soft tissue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可重复开合软组织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一次性可重复开合软组织夹。
技术介绍
内窥镜应用多年来,经历了从疾病诊断到疾病治疗的阶段,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已经十分有效和可靠,生物的胃、肠道经常会因各种疾病或意外损伤或内镜治疗后损伤导致所出血,对于活动性出血一般进行药物喷洒,高频电、激光、氩气灼烧出血点方法、止血夹子机械压迫止血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止血夹子机械压迫止血对于非静脉曲张造成的活动性出血治疗效果较为可靠,也已经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止血夹还可对消化道的粘膜损伤进行一定程度的闭合促进其伤口愈合,还可闭合消化道小的瘘口,避免开腹手术,然而现有手术中所使用的软组织夹在使用时由于不能重复开合使用,需要频繁更换手术用具,不但会造成手术风险,还能增加了技术操作难度,不方便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可重复开合软组织夹,具备可重复开合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由于不能重复开合使用,需要频繁更换手术用具,不但会造成手术风险,还能增加了技术操作难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可重复开合软组织夹,包括滑环,所述滑环的内部插接有芯杆,所述芯杆的上下表面分别卡接有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所述芯杆的左端套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部卡接有夹心管,所述夹心管的内部插接有导丝,所述夹心管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夹片管,所述夹片管的表面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优选的,所述夹片管的内部插接有T型连接杆,所述T型连接杆一端的表面开设有止断槽。r>优选的,所述夹心管的表面套接有导向弹簧管,所述导向弹簧管的一端套接有弹簧软管。优选的,所述夹片管的正面转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延伸至夹片管的外部,所述固定杆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滑环的右侧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手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手术过程中可对该工具进行开合使用,利用率高,还能提高手术效率,而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尾部勾子进入夹片管侧面的小孔内,再用力拉动滑块,滑块联动导丝,导丝联动T型连接杆,T型连接杆上的止断槽断裂从而释放掉夹头,同时解决了由于不能重复开合使用,需要频繁更换手术用具,不但会造成手术风险,还能增加了技术操作难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T型连接杆与夹片管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零部件组装后结构主视图。图中:1、滑环;2、芯杆;3、第一卡柱;4、第二卡柱;5、限位环;6、夹心管;7、导丝;8、夹片管;9、第一夹片;10、第二夹片;11、T型连接杆;12、止断槽;13、导向弹簧管;14、弹簧软管;15、固定杆;16、手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文件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申请文件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一次性可重复开合软组织夹,包括滑环1,滑环1的右侧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手环16,滑环1的内部插接有芯杆2,芯杆2的上下表面分别卡接有第一卡柱3和第二卡柱4,芯杆2的左端套接有限位环5,限位环5的内部卡接有夹心管6,夹心管6的表面套接有导向弹簧管13,导向弹簧管13的一端套接有弹簧软管14,夹心管6的内部插接有导丝7,夹心管6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夹片管8,夹片管8的内部插接有T型连接杆11,T型连接杆11一端的表面开设有止断槽12,夹片管8的正面转动安装有固定杆15,固定杆15的一端延伸至夹片管8的外部,固定杆15与第一夹片9和第二夹片10配合使用,夹片管8的表面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夹片9和第二夹片10,通过在手术过程中可对该工具进行开合使用,利用率高,还能提高手术效率,而第一夹片9和第二夹片10的尾部勾子进入夹片管8侧面的小孔内,再用力拉动滑块,滑块联动导丝7,导丝7联动T型连接杆11,T型连接杆11上的止断槽12断裂从而释放掉夹头,同时解决了由于不能重复开合使用,需要频繁更换手术用具,不但会造成手术风险,还能增加了技术操作难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的所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同时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各部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使用时,第一步,推动手柄滑块,滑块联动使夹子打开,第二步,拉动滑块使左边的夹片与固定杆15闭合,夹闭软组织牵动软组织移动,再通过控制手柄部的滑块使右边的夹片牵动软组织与固定杆15闭合,从而使头部整体闭合,在未准确闭合软组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手柄的滑块联动使夹片再次张开,直到准确夹闭软组织后再通过控制手柄的滑块联动使T型连接杆11的头端落入夹片管8中的小弯槽内,使第一夹片9和第二夹片10尾部的小勾落入夹片管8侧面小孔中,使第一夹片9和第二夹片10夹闭锁死,再用力拉动滑块使T型连接杆11的止断槽12断裂,使夹头部分离完成手术过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可重复开合软组织夹,包括滑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1)的内部插接有芯杆(2),所述芯杆(2)的上下表面分别卡接有第一卡柱(3)和第二卡柱(4),所述芯杆(2)的左端套接有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的内部卡接有夹心管(6),所述夹心管(6)的内部插接有导丝(7),所述夹心管(6)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夹片管(8),所述夹片管(8)的表面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夹片(9)和第二夹片(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可重复开合软组织夹,包括滑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1)的内部插接有芯杆(2),所述芯杆(2)的上下表面分别卡接有第一卡柱(3)和第二卡柱(4),所述芯杆(2)的左端套接有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的内部卡接有夹心管(6),所述夹心管(6)的内部插接有导丝(7),所述夹心管(6)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夹片管(8),所述夹片管(8)的表面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夹片(9)和第二夹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可重复开合软组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管(8)的内部插接有T型连接杆(11),所述T型连接杆(11)一端的表面开设有止断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斌肖梅周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康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周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