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操控器械,包括操控开关组件、前后运动组件、支撑架、左右运动组件、若干组上下伸缩运动组件,支撑架设于前后运动组件上,左右运动组件设于支撑架上,上下伸缩运动组件设于左右运动组件上,上下伸缩运动组件的下端设有探头夹持组件,前后运动组件、左右运动组件、上下伸缩运动组件、探头夹持组件均与操控开关组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控器械,使用时,可以把探头安装在探头夹持组件上,医护人员通过控制操控开关组件,前后运动组件带动支撑架前后移动,左右运动组件带动上下伸缩运动组件上下伸缩,把探头移到适当的检查位置上,再通过控制探头夹持组件来控制该探头,对病人进行检测;其使用简单、工作效率高。
A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操控器械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操控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B超室在腹部、浅表器官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时,基本都是使用传统的人工直接手持探头的方式给被检者进行B超检查,在检查时,有时候需要使用多种探头进行检查诊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需要更换探头,其工作效率较低,此外,这种传统的手持探头检查的方式,容易导致医护人员患上职业病,轻则肌肉劳损,重则躯干变形,患上脊椎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操控探头进行检查的操控器械,其使用简单、工作效率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操控器械,包括操控开关组件、前后运动组件、支撑架、左右运动组件、若干组上下伸缩运动组件,所述支撑架设于前后运动组件上,所述左右运动组件设于支撑架上,所有的上下伸缩运动组件均设于左右运动组件上,所述上下伸缩运动组件的下端设有探头夹持组件,所述前后运动组件、左右运动组件、上下伸缩运动组件、探头夹持组件均与操控开关组件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后运动组件包括两条左右并列设置的前后直线导轨,所述前后直线导轨整体前后延伸设置,所述前后直线导轨上设有前后滑块,所述前后直线导轨上还设有驱动前后滑块进行前后直线往复运动的前后驱动件,所述前后驱动件与操控开关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承脚,两个支承脚分别固定设于两个前后滑块的上端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承脚的下部向内弯折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右运动组件包括左右直线导轨,所述左右直线导轨上设有左右滑块,所述左右直线导轨上还设有驱动左右滑块进行左右直线往复运动的左右驱动件,所述左右驱动件与操控开关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杆,所述横杆整体横向延伸设置,所述左右直线导轨固定设置在横杆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右运动组件上设有容纳箱,所有的上下伸缩运动组件均设于容纳箱内,所述容纳箱的下端面上设有供探头夹持组件进出的开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伸缩运动组件包括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容纳箱内,所述探头夹持组件固定安装在电动升降杆的下端上;所述电动升降杆与操控开关组件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头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壳体、夹持套,所述夹持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夹持套的下部从通孔向下伸出夹持壳体外,所述夹持套通过橡胶圈与通孔连接;所述夹持套上部的前侧、左侧上均设有用于调整夹持套角度的角度微调机构,所述角度微调机构与操控开关组件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度微调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一端固定设在夹持套的外周壁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夹持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伺服电机上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输出轴与固定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操控开关组件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套上部的后侧、右侧上均设有回弹机构,所述回弹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夹持套的外周壁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夹持壳体的内侧壁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采用底环大顶环小的塔式弹簧,所述塔式弹簧的顶环固定在夹持套的外周壁上,所述塔式弹簧的底环固定在夹持壳体的内侧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操控器械,病床设于支撑架内,使用时,可以把多个检查用的探头分别安装在探头夹持组件上,被检查者躺在病床上,医护人员通过控制操控开关组件,前后运动组件带动支撑架前后移动,左右运动组件带动上下伸缩运动组件上下伸缩,以此把某一个所需的探头移到适当的检查位置上,再通过控制探头夹持组件来控制该探头,对病人进行检测;其使用简单、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省略操控开关组件后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操控器械,包括操控开关组件、前后运动组件、支撑架100、左右运动组件、若干组上下伸缩运动组件,所述支撑架100设于前后运动组件上,所述左右运动组件设于支撑架100上,所有的上下伸缩运动组件均设于左右运动组件上,所述上下伸缩运动组件的下端设有探头夹持组件,所述前后运动组件、左右运动组件、上下伸缩运动组件、探头夹持组件均与操控开关组件电性连接。病床161设于支撑架100内,使用时,可以把多个检查用的探头160分别安装在探头夹持组件上,被检查者躺在病床161上,医护人员通过控制操控开关组件,前后运动组件带动支撑架100前后移动,左右运动组件带动上下伸缩运动组件上下伸缩,以此把某一个所需的探头160移到适当的检查位置上,再通过控制探头夹持组件来控制该探头160,对病人进行检测。操控开关组件可以设置在操控台上(或操控室内,医护人员不必进入检查室内),在操控台上(或操控室内)使用操控开关组件控制各个机构的运动即可。医护人员不用再使用传统的手持探头160检查的方式,降低医护人员的患上职业病的风险,更减轻了已患职业病的医护人员的痛苦。此外,可以把多个检查用的探头160分别安装在探头夹持组件上,通过控制操控开关组件选择某一个探头160进行检查,医护人员不需要每次都手动更换探头160,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后运动组件包括两条左右并列设置的前后直线导轨110,所述前后直线导轨110整体前后延伸设置,所述前后直线导轨110上设有前后滑块,所述前后直线导轨110上还设有驱动前后滑块进行前后直线往复运动的前后驱动件,所述前后驱动件与操控开关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架100包括两个支承脚101,两个支承脚101分别固定设于两个前后滑块的上端面上。采用两条左右并列设置的前后直线导轨110,支撑架100的两个支承脚101分别固定设于两个前后滑块的上端面上,通过控制操控开关组件控制前后驱动件,前后驱动件驱动前后滑块进行前后直线往复运动。两条前后直线导轨110的结构相同,且前后滑块的位置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操控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控开关组件、前后运动组件、支撑架(100)、左右运动组件、若干组上下伸缩运动组件,所述支撑架(100)设于前后运动组件上,所述左右运动组件设于支撑架(100)上,所有的上下伸缩运动组件均设于左右运动组件上,所述上下伸缩运动组件的下端设有探头夹持组件,所述前后运动组件、左右运动组件、上下伸缩运动组件、探头夹持组件均与操控开关组件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操控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控开关组件、前后运动组件、支撑架(100)、左右运动组件、若干组上下伸缩运动组件,所述支撑架(100)设于前后运动组件上,所述左右运动组件设于支撑架(100)上,所有的上下伸缩运动组件均设于左右运动组件上,所述上下伸缩运动组件的下端设有探头夹持组件,所述前后运动组件、左右运动组件、上下伸缩运动组件、探头夹持组件均与操控开关组件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操控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运动组件包括两条左右并列设置的前后直线导轨(110),所述前后直线导轨(110)整体前后延伸设置,所述前后直线导轨(110)上设有前后滑块,所述前后直线导轨(110)上还设有驱动前后滑块进行前后直线往复运动的前后驱动件,所述前后驱动件与操控开关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架(100)包括两个支承脚(101),两个支承脚(101)分别固定设于两个前后滑块的上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操控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脚(101)的下部向内弯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操控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运动组件包括左右直线导轨(120),所述左右直线导轨(120)上设有左右滑块(121),所述左右直线导轨(120)上还设有驱动左右滑块(121)进行左右直线往复运动的左右驱动件,所述左右驱动件与操控开关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架(100)包括横杆,所述横杆整体横向延伸设置,所述左右直线导轨(120)固定设置在横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操控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运动组件上设有容纳箱(130),所有的上下伸缩运动组件均设于容纳箱(130)内,所述容纳箱(130)的下端面上设有供探头夹持组件进出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华,黄伟俊,戴促,严瑾,陈泳愉,方洁莹,卢敏艳,曹韵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