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承颐专利>正文

一种测量足踝部手术后肿胀程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237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测量足踝部手术后肿胀程度的装置,由测量容器(1)、烧杯(2)和量筒(3)三部分组合而成,其中测量容器为装置主体,烧杯、量筒为测量容器的配套器具;测量容器(1)包括排水口(4)、足后部正中标志线(5)和足踝部摆放标志区域(6),在测量容器的右侧侧壁中上部,设有一个向下倾斜的管状排水口,可将超过测量容器内排水口水位的水排出;在在容器后侧侧壁内部正中,有一条自下至上的标志线;在容器的底面内部靠后方,紧贴后侧侧壁处有一块单足大小的标记区域。实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测量精确,是一种新型足踝部肿胀程度测量装置。

A device for measuring swelling degree of ankle after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足踝部手术后肿胀程度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足踝部手术后肿胀程度的装置,此装置属于医疗测量工具领域。
技术介绍
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需要准确测量患者足踝部术后肿胀程度变化,以便观察和确定治疗干预措施对消除足踝部肿胀的效果。目前,临床上对足踝部手术后肿胀程度的测量,一般采用患肢周径测量法。具体方法为:将患肢踝关节维持踝关节跖屈20°位固定,以胫腓骨间沟,外踝尖端水平(约在外踝间和胫骨前肌中点)作为测量原点,向内侧跨过脚背,缠绕脚底后跨过第五跖骨,而后绕向内踝,穿过跟腱后方,绕行外踝,至测量原点。所测得的周径即表示肿胀严重程度。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踝关节跖屈20°位置无法准确确定,存在位置无法精确统一。2.体表解剖标志的确定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存在一定局限性,增加了误差。3.使用测量尺测量周径时,测量尺的位置无法准确的界定,导致测量测量结果存在偏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观测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有效减少误差,可以较为精确地测量出患者术后足踝部肿胀变化程度的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测量足踝部手术后肿胀程度的装置,用于获取足踝部手术后肿胀程度的准确数值,由测量容器、烧杯和量筒三部分组合而成,其中测量容器为装置主体,烧杯、量筒为测量容器的配套器具,测量容器包括排水口、足后部正中标志线和足踝部摆放标志区域,在测量容器的右侧侧壁中上部,设有一个向下倾斜的管状排水口,可将超过测量容器内排水口水位的水排出;在在容器后侧侧壁内部正中,有一条自下至上的标志线,即足后部正中标志线;在容器的底面内部靠后方,紧贴后侧侧壁处有一块约单足大小的标记区域,即足部摆放标志区域。本技术是一种测量足踝部手术后肿胀程度的装置,属于医学测量工具领域。本实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测量精确,是一种新型足踝部肿胀程度测量装置。在测量时,先将测量容器注水至水刚好能从容器侧壁的排水口流出,再使被测者单足浸入水中,浸入水中的足部会将测量容器中的水从排水口排出,在排水口处用烧杯盛接测量容器排水口所排出的水,再使用高精度量筒测量烧杯中水的体积,根据浸入水中的物体(足踝部)与其所排出水体积相等的原理,进而换算出被测者足部体积。经过术前术后测量足部体积数值比较,可以获取被测者足部肿胀程度变化的精确数据。也可用于足部肿胀治疗前后肿胀程度的测量对比。为了避免误差,在测量前需告知被测者正确坐姿,入水动作不宜过快;在足部触及容器底面或足踝部完全浸入水中后,缓慢移动足部使其与容器底部的足部摆放标志区域重合,并确保其足跟及小腿连线与测量容器足后部正中标志线对齐,使小腿贴住测量容器后壁。此装置原理简单,操作较为方便。如果操作正确,误差较小。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种测量拇外翻等足踝部手术后肿胀程度的装置测量容器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测量容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测量容器结构的右视示意图;图4:测量容器结构的正视示意图;图5:配套烧杯示意图;图6:配套量筒示意图;图中:1.测量容器,2.烧杯,3.量筒,4.排水口,5.足后部正中标志线,6.足踝部摆放标志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测量方式,用来对本技术的构成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测量拇外翻手术后足踝部肿胀程度。一种测量足踝部手术后肿胀程度的装置,用于获取足踝部手术后肿胀程度的准确数值,由测量容器1、烧杯2和量筒3三部分组合而成,其中测量容器为装置主体,烧杯、量筒为测量容器的配套器具,测量容器1包括排水口4、足后部正中标志线5和足踝部摆放标志区域6,在测量容器的右侧侧壁中上部,设有一个向下倾斜的管状排水口,可将超过测量容器内排水口水位的水排出;在在容器后侧侧壁内部正中,有一条自下至上的标志线,即足后部正中标志线;在容器的底面内部靠后方,紧贴后侧侧壁处有一块约单足大小的标记区域,即足部摆放标志区域本实施例将测量容器1注水至水刚好能从容器侧壁的排水口4流出,再将被测者足踝部浸入水中并放入容器底部的足踝部摆放标志区域6,之后调整被测者坐姿确保其足跟及小腿连线与测量容器足后部正中标志线5对齐,在排水口用烧杯2盛接测量容器排水口所排出的水,最后使用量筒3测量烧杯中水的体积,进而得出被测者足踝部体积;经过术前术后测量足踝部体积数值对比,可以了解到被测者术后足踝部肿胀程度。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在足踝部体积测量时,排水体积变化可以很好地反映足踝部肿胀程度,且通过量筒可以直接读出测量体积的具体数值,最大限度的减少主观误差,从而减小系统误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足踝部手术后肿胀程度的装置,用于获取足踝部手术后肿胀程度的准确数值,其特征在于:由测量容器(1)、烧杯(2)和量筒(3)三部分组合而成,其中测量容器为装置主体,烧杯、量筒为测量容器的配套器具;测量容器(1)包括排水口(4)、足后部正中标志线(5)和足踝部摆放标志区域(6);/n其中,在测量容器的右侧侧壁中上部,设有一个向下倾斜的管状排水口,可将超过测量容器内排水口水位的水排出;在容器后侧侧壁内部正中,有一条自下至上的标志线,即足后部正中标志线;在容器的底面内部靠后方,紧贴后侧侧壁处有一块单足大小的标记区域,即足部摆放标志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足踝部手术后肿胀程度的装置,用于获取足踝部手术后肿胀程度的准确数值,其特征在于:由测量容器(1)、烧杯(2)和量筒(3)三部分组合而成,其中测量容器为装置主体,烧杯、量筒为测量容器的配套器具;测量容器(1)包括排水口(4)、足后部正中标志线(5)和足踝部摆放标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卫东孙承颐刘纳
申请(专利权)人:孙承颐孙卫东刘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