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输送辊、组合输送辊、凹槽辊及输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20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输送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弹簧输送辊、组合输送组件、凹槽辊和输送组件,包括柱状的辊体和设于辊体两个端面上的传动轴,辊体的外表面设有凹槽,凹槽环绕辊体设置,凹槽内设有与凹槽路径重合的弹簧条,弹簧条的表面凸出于辊体表面,通过在弹簧输送辊、凹槽辊的表面设置位置对应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再于第一凹槽中设置弹簧条并使弹簧条能够在二者配合使用时嵌入到第二凹槽中,利用弹簧条与第二凹槽之间的凹凸关系和作用力关系,提高物料的刚性力和输送组件对物料的夹紧力。

Spring conveying roller, combined conveying roller, groove roller and conveying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簧输送辊、组合输送辊、凹槽辊及输送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输送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输送辊、组合输送辊、凹槽辊及采用其形成的输送组件。
技术介绍
辊是一种圆柱形的零件,分为驱动和从动辊,其广泛应用于如圆网印花机、数码打印机,矿山输送设备,造纸和包装机械等各类传动输送系统中。胶辊为其中一种,其是以金属或其他材料为芯,外覆橡胶经硫化而制成的辊状制品。在编织袋、塑料袋等包装机械输送领域和切纸机等具有运输物料工位的机械,由于被输送的物料厚度较薄(例如厚度在1mm以下的打印纸、包装袋、编织袋内膜、编织袋本体等)、柔软度较高,因此在输送过程中,由于输送组件通常采用两个间隙配合且相对设置的输送辊进行输送,经常出现被前、后两个输送位置之间的物料下垂的情况;尤其是在物料的出口侧,物料也容易贴合着辊的外圆下落,既不便于后续工序的进一步加工,也不便于收集物料。基于上述,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簧输送辊及其组件,其能够改善相对间隙配合的两个输送辊对薄且软的物料的夹紧情况,以确保物料在输送时张紧状态、更便于输送和与后续加工工位的衔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簧输送辊,包括柱状的辊体和设于辊体两个端面上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辊体的外表面开有凹槽,凹槽环绕辊体设置,其内设有与凹槽路径重合的弹簧条,弹簧条的表面凸出于辊体表面。上述凸出结构使物料被两个输送辊夹持时形成褶皱,褶皱处折叠所形成的折线能够增强物料的刚性力,从而使其不容易下垂,也更有利于物料的张紧。而褶皱容易向外扩张,也有利于增强除连接点外的物料的其他部分的刚性力,从而提高物料整体的刚性力。此外,上述结构中,由于弹簧条是凸出于辊体表面的,因此会将物料向与弹簧输送辊间隙配合的另一个输送辊的表面一侧压迫、以此通过凸出结构能够将物料夹紧在两个输送辊之间,从而使物料处于前、后两输送工位之间时其能够处于张紧状态,以便物料输送和加工。除上述凸出结构所起到的作用外,本专利技术采用弹簧条,还能够从以下方面提高物料的运输效率或增强输送物料的刚性力:一、弹簧条是一种条形弹簧,其由多个圈体盘绕形成,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弹簧条的轴线与凹槽路径重合,在本专利技术中,物料与弹簧条的圈体的接触点为点接触或长度很短(5mm以下)的线接触,点接触与长度很短线接触在与物料接触时,物料于该接触点上所受到的压强远大于物料与辊体表面直接接触时的压强、进而能够有效提升夹紧力。二、弹簧条与物料之间是多点接触:第一,除非弹簧条的粗细十分之大,否则其与物料其至少有2个相邻的圈体与物料互相接触,2个相邻的圈体可以配合作用对物料进行抓取;第二、弹簧条是弹性的,其中任一个圈体与相邻的圈体之间是端连接、其中间部分是可以摆动的,因此,在弹簧条的圈体与物料接触时,由于二者之间存在摩擦力,弹簧条的圈体会向着输送的进行方向发生倾斜,此处也会使弹簧条的部分圈体更迟地离开物料、因此物料与弹簧条的部分圈体的接触时间更长,故此,与物料进行接触的弹簧条的圈体的数量也会更多。多点接触相较于单点接触,其能够形成更多的折线和辐射范围更广的褶皱,故更有利于提高物料整体的刚性力。并且,多点接触相较于单点接触,其与物料之间的接触点更多,夹持点也更多,能够帮助提高夹紧力。三、在上述弹簧条的圈体会向着输送的进行方向发生倾斜的同时,由于弹簧条的圈体具有回弹力,该回弹力会对施加物料一个反向的作用力,从而为其张紧状态提供张力。也就是说,通过弹簧条的圈体的回弹力会进一步提高物料的刚性力。四、并且,倾斜的弹簧条的圈体由于其延迟离开的特性,也可使形成的褶皱的持续时间更长,有利于物料输送的稳定。五、上述第二点与第三点结合之下,可使多点接触相当于多抓取,比起单点接触、其在于柔性物料配合使具有更优越的抓力弹簧条能够对物料实现多点、呈褶皱状的有效的抓紧,其所形成的褶皱状态也更为稳定。而多点抓紧方式在输送时也更有利于物料输送的稳定。六、由于辊体是转动的,而弹簧条的圈体相对于物料的输送方向是垂直的,因此在辊体在滚动状态下,弹簧条的圈体也相当于拨片,将物料向输送方向推动,使得整个输送过程更灵活、效率更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本专利技术所用为弹簧条,其于物料上所形成的褶皱弧度较小、褶皱被抓紧时的力度也小于人手去抓紧物料形成的褶皱所使用的力度,因此基本不会出现物料在输送时由于弹簧条的打褶而导致物料皱巴巴难以恢复的情况的发生。以及,本专利技术通过于物料上形成的褶皱,一方面利用物料形成褶皱后其具有的局部不平整的凹凸面来增强结构强度和物料的刚性力,另一方面利用弹簧条与物料之间相互间的作用力,使在物料受到外界作用的应力,通过物料本身的结构特性,将应力传递至物料各处,从而增强物料的刚性力。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凹槽为螺旋槽或环槽,螺旋槽与环槽均环绕辊体分布,可确保辊体的每个侧面上都具有凹槽和位于凹槽中并且凸出于辊体外表面的弹簧条,以使辊体在转动工作时,弹簧条均能够发挥其作用来提高物料的刚性力并且提高辊体的夹紧力。为使物料输送过程平稳、各处均衡,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弹簧条为等距弹簧,如此,当物料经过辊体时,其所受到的力一致、不会出现物料因受力不均而发生输送偏移等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螺旋槽或环槽至少为两个,其可与物料之间形成至少两处作用点,作用点越多,理论上弹簧条的作用效果和使用效率越好。为提高物料输送整体的平稳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至少两个的所述环槽或螺旋槽结构均相同,并呈平行分布。平行分布下,物料在经过弹簧输送辊时,每次作用点的位置相同,易于稳定;此外,平行分布下,也易于实现均匀分布,使物料各处受力均衡。为便于加工和适应实际使用需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环槽为平行于辊体径向平面设置或倾斜于辊体径向平面设置。为便于使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环槽中,弹簧条的两端焊接固定或套接固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辊为胶辊,本专利技术弹簧输送辊在输送胶辊中能够通过弹簧条来增强物料的刚性,使其更适于胶辊输送,因此具有更为优越的使用效果。为确保弹簧条本身的强度与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弹簧采用钢合金或钢材料制成,使用寿命也更长。为避免物料褶皱后难以恢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弹簧条的弹力为20N~50N或弹簧条的线距小于5mm。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输送辊,包括上述的弹簧输送辊和一与弹簧输送辊平行、相邻的撑杆,所述凹槽为环槽时,弹簧条为首尾相接的环形,环形的弹簧条共同套于辊体和撑杆上。通过撑杆的配合使用,具有以下效果:一、可通过调整撑杆与辊体之间的间距而调整弹簧条中相邻两个圈体之间的间距,从而主动适应不同的物料或同种物料不同厚度下的输送使用,确保弹簧的作用效果。二、能够将弹簧张紧,避免弹簧松垮地挂置在环槽上,一方面便于安装(实际安装时采用首尾套接固定的弹簧条更便于安装,但采用该种安装方式,弹簧条需要略大于环槽尺寸才便于操作,因此易造成弹簧条松垮),另一方面紧绷状态(即通过撑杆使弹簧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输送辊,包括柱状的辊体和设于辊体两个端面上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辊体的外表面设有凹槽,凹槽环绕辊体设置,凹槽内设有与凹槽路径重合的弹簧条,弹簧条的表面凸出于辊体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输送辊,包括柱状的辊体和设于辊体两个端面上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辊体的外表面设有凹槽,凹槽环绕辊体设置,凹槽内设有与凹槽路径重合的弹簧条,弹簧条的表面凸出于辊体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输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螺旋槽或环槽,和/或弹簧条为等距弹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输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或环槽数量至少为两个和/或至少两个的所述环槽或螺旋槽结构均相同,并呈平行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输送辊,其特征在于:环槽中,弹簧条的两端焊接固定或套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弹簧输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条的弹力为20N~50N和/或所述弹簧条的线距小于5mm。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弹簧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矛邱述展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科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