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管下料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处理后钢管的自动下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钢管下料架。
技术介绍
钢管是一种中空的长条圆形钢材,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疗、食品、机械等工业输送管道以及机械结构部件等领域。在钢管生产线中,热处理是钢管生产线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通过正火或退火工艺消除钢管冷拔或精轧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以达到客户要求的机械性能。目前现有的传送结构无法实现热处理后钢管的自动下料,因此仍需要操作工人手动配合,机械化程度较低,劳动成本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输送钢管、输送效率高且能保护钢管的钢管下料架,该钢管下料架能避免钢管下落到储料架时因剧烈碰撞而造成钢管变形、损伤等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钢管下料架,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钢管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的右侧为输出端,在输送装置右侧输出端处设置有储料架,储料架能承接从输送装置右侧输出端输出的钢管;辊轴通过轴承座前后放置支撑于储料架下段右侧,在储料架上由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所述的缓冲结构为:在储料架左侧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轮,在储料架右侧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轮,在辊轴上固定设置有缠绕辊,缓冲带一端固定于第一滑轮下方的储料架上,缓冲带另一端从第一滑轮左侧绕经第一滑轮顶部后绕至第一滑轮右侧,然后从第二滑轮左侧绕经第二滑轮顶部后绕至第二滑轮右侧,然后缠绕于缠绕辊上;辊轴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缓冲带缠绕于缠绕辊上、从而使第一滑轮 ...
【技术保护点】
1.钢管下料架,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钢管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的右侧为输出端,在输送装置右侧输出端处设置有储料架,储料架能承接从输送装置右侧输出端输出的钢管;辊轴通过轴承座前后放置支撑于储料架下段右侧,在储料架上由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所述的缓冲结构为:在储料架左侧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轮,在储料架右侧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轮,在辊轴上固定设置有缠绕辊,缓冲带一端固定于第一滑轮下方的储料架上,缓冲带另一端从第一滑轮左侧绕经第一滑轮顶部后绕至第一滑轮右侧,然后从第二滑轮左侧绕经第二滑轮顶部后绕至第二滑轮右侧,然后缠绕于缠绕辊上;辊轴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缓冲带缠绕于缠绕辊上、从而使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的缓冲带长度缩短或缓冲带从缠绕辊上释放、从而使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的缓冲带长度增长。/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管下料架,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钢管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的右侧为输出端,在输送装置右侧输出端处设置有储料架,储料架能承接从输送装置右侧输出端输出的钢管;辊轴通过轴承座前后放置支撑于储料架下段右侧,在储料架上由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所述的缓冲结构为:在储料架左侧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轮,在储料架右侧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轮,在辊轴上固定设置有缠绕辊,缓冲带一端固定于第一滑轮下方的储料架上,缓冲带另一端从第一滑轮左侧绕经第一滑轮顶部后绕至第一滑轮右侧,然后从第二滑轮左侧绕经第二滑轮顶部后绕至第二滑轮右侧,然后缠绕于缠绕辊上;辊轴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缓冲带缠绕于缠绕辊上、从而使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的缓冲带长度缩短或缓冲带从缠绕辊上释放、从而使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的缓冲带长度增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下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储料架上的减速机,减速机的电机轴与螺杆固定连接,在螺杆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链轮,在辊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链轮,链条缠绕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在减速机的驱动下缠绕辊转动,从而使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的缓冲带长度缩短或增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下料架,其特征在于:在螺杆上旋设有螺母,在螺杆前后两端处的储料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接近开关,二个接近开关、减速机均与控制器相连接,螺母移动至任一接近开关处时均会触发接近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钢管下料架,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的结构为:在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输送辊,各输送辊通过对应轴承座支撑于机架上,且各输送辊相互平行;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一链传动驱动各输送辊绕自身轴线转动,且各输送辊转速同步,从而将位于输送辊上的钢管由前向后输送;在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间隔排列设置有至少一个升降框架,在每个升降框架上均由前至后依次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由左向右输送的第二链传动,且各第二链传动位于两两输送辊之间,各第二链传动的主动链轮均固定于同一链轮轴上,链轮轴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在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敏剑,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保税区亚信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