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15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搅拌杯内设有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转动,机座包括机壳、顶盖和底盖,机壳顶部开口设置,开口的内围设有安装围边,安装围边上设有定位圈,顶盖的下表面设有与定位圈配合的限位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装配过程中,定位圈和限位圈之间的相配定位可实现顶盖的快速安装,提高了食品加工机的装配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定位圈和限位圈相互之间的限位作用,避免了顶盖安装后易晃动的问题,使得机座在工作时更加稳定,不易晃动,从而保证了食品加工机工作时整体的稳定性,且由于振动和晃动减少,还进一步起到降噪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破壁机通常包括机座及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以驱动搅拌杯内的粉碎刀对搅拌杯内的食物进行加工处理。电机的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电机固定在机座的底盖上;另一种是将电机固定在机座的顶盖上,当电机固定在顶盖上时,电机振动易导致顶盖晃动,从而引起整机的晃动,影响食品加工机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搅拌杯内设有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转动,机座包括机壳、顶盖和底盖,所述机壳顶部开口设置,开口的内围设有安装围边,安装围边上设有定位圈,顶盖的下表面设有与定位圈配合的限位圈。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圈插设于定位圈内;或者,所述定位圈插设于限位圈内。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圈的外侧壁与机壳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定位骨,定位骨将定位圈与机壳连接成一体。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骨设有多个且沿定位圈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骨的壁厚为S1,1mm≤S1≤1.5mm。进一步的,位于定位圈内围的安装围边上设有定位孔,顶盖上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第一紧固件穿过定位孔与定位柱连接以将顶盖与机壳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圈的高度为H,15mm≤H≤20mm。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圈的壁厚为S,1mm≤S≤3mm。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上端外周设有电机固定架,电机通过固定架吊装于顶盖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固定孔,顶盖上设有螺柱,第二紧固件穿过固定孔与螺柱连接,以将电机固定于顶盖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机壳顶部开口设置,开口的内围设有安装围边,安装围边上设有定位圈,顶盖的下表面设有与定位圈配合的限位圈,实现了定位圈和限位圈相互之间的限位作用,提高了装配的牢固性,有效避免了顶盖安装后易晃动的问题,使得机座在工作时更加稳定,不易晃动,从而保证了食品加工机工作时整体的稳定性,由于定位圈和限位圈的相配定位,顶盖安装时定位精准,提高了食品加工机的装配效率,另外由于振动和晃动减少,还进一步起到降噪的作用。2、限位圈插设于定位圈内,如此设置,一方面顶盖可快速通过限位圈插设于定位圈内实现顶盖与机壳的快速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另一方面定位圈对限位圈的限位作用也避免了顶盖的晃动,使得机座在工作时更加稳定,不易晃动,还起到了降噪的作用;又或者,定位圈插设于限位圈内,由限位圈内壁实现对定位圈的限位,顶盖能够通过定位圈插入限位圈内实现顶盖与机壳的快速装配,提高装配效率,且由于定位圈插设于限位圈内,噪音先经过定位圈内壁,然后沿着定位圈外壁与限位圈内壁之间的缝隙进行传播,最后经过限位圈输出,大大延长了噪音的传播路径,起到很好的降噪作用。3、定位圈的外侧壁与机壳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定位骨,定位骨将定位圈与机壳连接成一体,保证定位圈外围能够获得定位骨的支撑作用,可以有效增强定位圈的强度,这样定位圈与限位圈相配限位时稳定性更好,使得机座在工作时更加稳定,不易晃动,从而保证了食品加工机工作时整体的稳定性。4、定位骨设有多个且沿定位圈的周向间隔设置,如此设置,提高了定位圈的强度,在定位圈与限位圈相配限位时,能够均匀分散定位圈受到的挤压力,使得定位圈和限位圈相配限位时稳定性更好,机座在工作时更加稳定,提高了食品加工机工作时整体的稳定性。5、定位骨壁厚为S1,1mm≤S1≤1.5mm,如此设置,保证了定位骨的强度,使得定位骨在对定位圈的支撑过程中,其自身的优异强度能够保证定位圈与限位圈相配限位时的稳定性,同时高强度的定位骨使用寿命更长,提高食品加工机工作时的稳定性。6、位于定位圈内围的安装围边上设有定位孔,顶盖上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第一紧固件穿过定位孔与定位柱连接以将顶盖与机壳连接固定。如此设置,顶盖不仅仅依托于定位圈和限位圈的相配定位,同时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定位孔与定位柱连接以将顶盖与机壳连接固定,进一步保证了顶盖与机壳之间安装的稳定性,避免顶盖和机壳相配定位后晃动引起共振,起到降噪的作用。7、定位圈的高度为H,15mm≤H≤20mm,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保证定位圈与限位圈的相配定位作用,使得顶盖可以通过限位圈与定位圈快速定位,提高装配效率,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定位圈的强度,提高限位圈与定位圈相互限位的稳定性,避免了顶盖安装后晃动,进一步降低了噪音。当H小于15mm时,导致定位圈无法快速与定位圈径向定位,同时定位圈的高度太小也降低了顶盖装配后的稳定性,无法起到定位圈和限位圈相配限位的作用;当H大于20mm时,使得定位圈强度降低,在定位圈与限位圈相配定位时,整机使用时的震动容易导致定位圈变形或断裂,严重降低了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缩短了使用寿命。8、定位圈的壁厚为S,1mm≤S≤3mm,如此设置,首先能够保证定位圈具有更高的强度,确保了定位圈的定位的稳定性,另外定位圈的厚度保证了定位圈与限位圈之间衔接处的接触面积,保证了定位圈和限位圈相配定位的稳定性,使得设食品加工机使用时更加稳定。当S小于1mm时,导致定位圈因为强度不足易发生断裂或变形的问题,严重降低了食品加工机使用时的稳定性;当S大于3mm时,导致定位圈壁厚过大,增加了设备重量,缩小了机壳的内部空间,不利于设备其他部件的安装。9、电机上端外周设有固定架,电机通过固定架吊装于顶盖上,由于电机与机壳为分体式装配设计,一方面便于电机维修拆卸,另一方面,由于顶盖与机壳之间是通过定位圈和限位圈的相配定位实现连接,这样设计使得电机的拆卸维修更加便利,同时定位圈和限位圈的相配定位进一步提高了装配的效率。10、固定架上设有固定孔,顶盖上设有螺柱,第二紧固件穿过固定孔与螺柱连接,以将电机固定于顶盖上,由此设计电机可以与机壳分离,由于顶盖是通过限位圈和定位圈的相配定位实现与机壳的安装,这就实现了电机震动是经过顶盖、限位圈和定位圈到达机壳,震动经过传递后逐渐减弱,且噪音的传递路径也被拉长,起到了减震和降噪的作用,进而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中机座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在未安装顶盖情况下的机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中顶盖和机壳配合的爆炸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中机座爆炸示意图。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1、机座;11、底盖;111、装配槽;12、机壳;121、定位骨;122、定位孔;123、安装围边;13、顶盖;131、固定架;132、减震垫;133、限位圈;134、限位柱;135、螺柱;1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搅拌杯内设有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转动,机座包括机壳、顶盖和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顶部开口设置,开口的内围设有安装围边,安装围边上设有定位圈,顶盖的下表面设有与定位圈配合的限位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搅拌杯内设有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转动,机座包括机壳、顶盖和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顶部开口设置,开口的内围设有安装围边,安装围边上设有定位圈,顶盖的下表面设有与定位圈配合的限位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插设于定位圈内;或者,所述定位圈插设于限位圈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圈的外侧壁与机壳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定位骨,定位骨将定位圈与机壳连接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骨设有多个且沿定位圈的周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骨的壁厚为S1,1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纪昌罗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