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包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包装。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手机包装多采用内衬垫分层结构进行包装。其中,为了达到手机包装所需的强度和防震缓冲性能,手机多采用纸浆模塑托盘包装,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手机包装。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包装,所述包装包括各自一纸成型的外盒体、外盒盖、上内衬、下内衬、抽拉盒、抽拉盒内衬六部分。所述抽拉盒内衬将抽拉盒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分别用于放置电源适配器、USB连接线和耳机。所述上内衬用于放置说明书和桶针,下内衬分为两层,上层用于放置手机,下层用于放置抽拉盒。所述外盒体组合后为天地盖的长方体结构,天地盖扣合部分为异形结构,增加包装的展示性、陈列性和促销性。所述外盒体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外盒体左端板、外盒体底板、外盒体右端板。所述外盒体左端板的上侧与外盒体第一襟片折叠连接,下侧与外盒体第二襟片折叠连接;所述外盒体底板的上侧与外盒体后板折叠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包括各自一纸成型的外盒体、外盒盖、上内衬、下内衬、抽拉盒、抽拉盒内衬六部分;/n所述外盒体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外盒体左端板(2)、外盒体底板(4)、外盒体右端板(7);所述外盒体左端板的上侧与外盒体第一襟片(3)折叠连接,外盒体左端板的下侧与外盒体第二襟片(1)折叠连接;所述外盒体底板的上侧与外盒体后板(5)折叠连接,外盒体底板的下侧与外盒体前板(9)折叠连接;所述外盒体右端板的上侧与外盒体第三襟片(6)折叠连接,外盒体右端板的下侧与外盒体第四襟片(8)折叠连接;/n所述外盒盖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外盒盖左端板(11)、外盒盖盖板(13)和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包括各自一纸成型的外盒体、外盒盖、上内衬、下内衬、抽拉盒、抽拉盒内衬六部分;
所述外盒体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外盒体左端板(2)、外盒体底板(4)、外盒体右端板(7);所述外盒体左端板的上侧与外盒体第一襟片(3)折叠连接,外盒体左端板的下侧与外盒体第二襟片(1)折叠连接;所述外盒体底板的上侧与外盒体后板(5)折叠连接,外盒体底板的下侧与外盒体前板(9)折叠连接;所述外盒体右端板的上侧与外盒体第三襟片(6)折叠连接,外盒体右端板的下侧与外盒体第四襟片(8)折叠连接;
所述外盒盖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外盒盖左端板(11)、外盒盖盖板(13)和外盒盖右端板(16);所述外盒盖左端板的上侧与外盒盖第一襟片(12)折叠连接,外盒盖左端板的下侧与外盒盖第二襟片(10)折叠连接;所述外盒盖盖板的上侧与外盒盖后板(14)折叠连接,外盒盖盖板的下侧与外盒盖前板(18)折叠连接;所述外盒盖右端板的上侧与外盒盖第三襟片(15)折叠连接,外盒盖右端板的下侧与外盒盖第四襟片(17)折叠连接;
所述上内衬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上后半板(63)、上内衬后板(62)、上内衬底板(61)、上内衬前板(60)、上前半板(59);所述上后半板的上侧端部中央设置上内衬插舌(64),上前半板的下侧中央设置上内衬插缝(65);
所述下内衬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下内衬左端板(19)、下内衬底板(20)、下内衬右内板(21)、下内衬中隔板(22)、下内衬左内板(23)、下内衬顶板(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花,赵佳佳,马青原,陈富,杨凯,霍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商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