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海控温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108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26
一种深海控温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工作舱,工作舱的舱内安装有制冷模块,工作舱的舱外安装有散热模块;制冷模块的结构为:包括内机壳体,内机壳体固定于工作舱舱内的内壁面,内机壳体内部安装有内散热器,内散热器的底部安装有多个送风机;散热模块的结构为:包括固定在工作舱外壁面的导冷板,导冷板的上表面间隔安装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其上表面固定有外散热器,导冷板的上表面以及每个半导体制冷片的间隙处设置有绝热层,绝热层的外部安装有密封壳体,密封壳体将上述半导体制冷片和外散热器均包围在内,密封壳体的内部还安装有驱动控制器,密封壳体的内部充满有导热油,密封壳体的顶部开有补偿孔,补偿孔处安装有补偿器。工作可靠。

A deep sea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海控温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载人潜水器深海作业
,尤其是一种深海控温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作业对象和任务不同,载人潜水器的作业季节、区域、深度等差异巨大。受舱内空间条件约束,目前载人舱内一般不铺设绝热层、不配置空调系统。浅水或低纬度作业时,舱内处于高温高湿状态;深海作业时,舱内处于低温低湿状态;极端的舱室环境既降低作业效能,又影响人员健康和设备安全。传统空调装置一般采用压缩机制冷原理,设备体积和振动噪声偏大,且存在制冷剂泄露风险,主要应用到陆地或者舰船等开放环境中。若将其布置到空间狭小的载人舱内,既需要解决振动噪声的问题,又需要承担制冷剂泄露引起的舱压升高和人员中毒的风险。若将其布置到舷外,需要解决空调装置的深海耐压和管路穿舱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深海控温装置及其加工方法,从而采用深海舷外空调装置,通过舱壁传热的方式,实现深海平台舱内温湿度的主动控制功能。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深海控温装置,包括工作舱,所述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海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舱(1),所述工作舱(1)的舱内安装有制冷模块,所述工作舱(1)的舱外并与制冷模块对应位置安装有散热模块;/n制冷模块的结构为:包括内机壳体(12),所述内机壳体(12)固定于工作舱(1)舱内的内壁面,所述内机壳体(12)内部安装有内散热器(9),所述内散热器(9)的底部安装有多个送风机(11);/n散热模块的结构为:包括固定在工作舱(1)外壁面的导冷板(8),所述导冷板(8)的上表面间隔安装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6),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的上表面固定有外散热器(5),所述导冷板(8)的上表面以及每个半导体制冷片(6)的间隙处设置有绝热层(7),所述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海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舱(1),所述工作舱(1)的舱内安装有制冷模块,所述工作舱(1)的舱外并与制冷模块对应位置安装有散热模块;
制冷模块的结构为:包括内机壳体(12),所述内机壳体(12)固定于工作舱(1)舱内的内壁面,所述内机壳体(12)内部安装有内散热器(9),所述内散热器(9)的底部安装有多个送风机(11);
散热模块的结构为:包括固定在工作舱(1)外壁面的导冷板(8),所述导冷板(8)的上表面间隔安装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6),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的上表面固定有外散热器(5),所述导冷板(8)的上表面以及每个半导体制冷片(6)的间隙处设置有绝热层(7),所述绝热层(7)的外部安装有密封壳体(2),所述密封壳体(2)将上述半导体制冷片(6)和外散热器(5)均包围在内,所述密封壳体(2)的内部还安装有驱动控制器(10),密封壳体(2)的内部充满有导热油(4),所述密封壳体(2)的顶部开有补偿孔,所述补偿孔处安装有补偿器(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的结构为:包括上下平行间隔的热端(601)和冷端(603),所述热端(601)和冷端(603)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柱组件(602)连接,所述热端(601)的上顶面与外散热器(5)固定,所述冷端(603)的下底面与导冷板(8)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散热器(9)固定与工作舱(1)的内壁面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高展周鑫涛王博王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