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光扩散膜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眩光
,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扩散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995年,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提出灯具防眩光的概念,并把统一眩光值数UGR(UnifiedGlareRating)作为评价室内照明环境不舒适眩光的指标。2014年,欧盟将UGR限值做为灯具的一个强制标准,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是作为参考,一般要求,UGR<19。在灯具上增加防眩光扩散膜是最有效、最易用、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目前在制作防眩光扩散膜时,大都采用防眩光模具辅助制作。现在制作防眩光模具在国内外依托于精密机械加工技术,而该技术在制作微纳级尺度的防眩光模具难度极大,制作周期较长,制作精度较低,从而影响防眩光扩散膜的质量和成本。因此,制作精度高、周期短的微纳级尺度防眩光模具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扩散膜的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烘烤固化方式制作微纳级网格凹槽和球面形微纳级凸起结构的防眩光模具,从而制作精度高、效果好的微纳级尺度防眩光扩散膜。r>为实现前述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眩光扩散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nS1:提供一具有微纳级网格凹槽和球面形微纳级凸起结构的防眩光模具,所述球面形微纳级凸起结构经烘烤固化形成;/nS2:提供一支撑层;/nS3:在所述支撑层上涂布一UV胶层;/nS4:使用所述防眩光模具对所述UV胶层进行UV压印,UV压印后的所述UV胶层形成微纳级的防眩光结构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扩散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S1:提供一具有微纳级网格凹槽和球面形微纳级凸起结构的防眩光模具,所述球面形微纳级凸起结构经烘烤固化形成;
S2:提供一支撑层;
S3:在所述支撑层上涂布一UV胶层;
S4:使用所述防眩光模具对所述UV胶层进行UV压印,UV压印后的所述UV胶层形成微纳级的防眩光结构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扩散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采用光刻技术制作具有所述微纳级网格凹槽和所述球面形微纳级凸起结构的防眩光模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扩散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所述防眩光模具的具体方法包括:
S101:提供一玻璃基板;
S102:在所述玻璃基板上涂布一光刻胶层;
S103:将所述光刻胶层制成由所述微纳级网格凹槽隔离的若干所述球面形微纳级凸起结构;
S104:将所述球面形微纳级凸起结构通过UV转印或金属生长转移至模具,获得具有所述微纳级网格凹槽的防眩光模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光扩散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3中,所述将所述光刻胶层制成由网格隔离的若干球面形微纳级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红,刘麟跃,基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