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废弃物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地下水修复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废弃物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建筑废弃物产量也逐年增加,仅2013年就产生10亿吨,如何有效处理及利用建筑废弃物成为了固体废物资源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与此同时我国地下水污染形势也很严峻,仅以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结果来看,其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的V类地下水占56.55%。地下水中砷、铅等(类)重金属检出率高,此外由于污染土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等容易淋溶或渗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目前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技术主要分为原位修复及异位修复,修复方法主要包括曝气修复、电动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化学氧化修复、PRB可渗透反应墙技术等,但这些大多技术操作复杂、成本高昂、处理污染物单一,因此地下水修复新方法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现有专利对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大多集中在建筑材料方面,忽略了其多孔特性决定的吸附材料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建筑废弃物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破碎建筑废弃物得到建筑废弃物细粉;/n加热所述建筑废弃物细粉,保温一段时间并冷却,形成改性建筑废弃物细粉;/n将水与所述改性建筑废弃物细粉混合,制造改性建筑废弃物颗粒;/n碳化所述改性建筑废弃物颗粒,形成吸附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废弃物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破碎建筑废弃物得到建筑废弃物细粉;
加热所述建筑废弃物细粉,保温一段时间并冷却,形成改性建筑废弃物细粉;
将水与所述改性建筑废弃物细粉混合,制造改性建筑废弃物颗粒;
碳化所述改性建筑废弃物颗粒,形成吸附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建筑废弃物得到建筑废弃物细粉具体包括:
去除所述建筑废弃物中的杂质,得到混凝土建筑废弃物;
烘干所述混凝土建筑废弃物;
破碎所述混凝土建筑废弃物至所述混凝土建筑废弃物粒径不超过5mm;
研磨所述混凝土建筑废弃物;
用200目筛筛分所述混凝土建筑废弃物,得到所述建筑废弃物细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所述建筑废弃物细粉,保温一段时间并冷却,形成改性建筑废弃物细粉具体包括:
将所述建筑废弃物细粉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350~400℃;
将所述建筑废弃物细粉保温30~60min;
冷却形成改性建筑废弃物细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山,马梓涵,陈亿军,赵雅琴,陈新,孙跃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