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空气进入的农业植物种植组培基,包括培养基框架、固定底板、透明玻璃和植物培养板,所述培养基框架上安装有固定底板,且固定底板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围板,所述活动围板的上方安装有左盖板,且左盖板的内端边侧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活动围板的上方安装有左盖板,所述活动围板的内侧安装有透明玻璃,且透明玻璃的内侧安装有植物培养板,所述培养基框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安装有左移动杆。该便于空气进入的农业植物种植组培基,在进行植物种植培养时能够便于空气的直接进入,在进行植物种植生长情况观测时,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太阳光与植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组培基的实用性。
A kind of agricultural plant planting group culture with convenient air ac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空气进入的农业植物种植组培基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组培基相关设备装置
,具体为一种便于空气进入的农业植物种植组培基。
技术介绍
植物按照生长环境可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等几大类,植物的大部分能源是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植物在种植时温度、湿度和光线都是植物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在进行植物种植生长观测时需要用到组培基,通过组培基能够清楚的观察到植物在各个阶段的生长情况。然而现有的组培基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组培基在进行植物种植时不便于空气的直接进入,从而降低了植物种植组培基的适用性;2.现有的组培基在进行植物种植生长情况观测时,不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太阳光与植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导致降低了组培基的实用性。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组培基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空气进入的农业植物种植组培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组培基在进行植物种植时不便于空气的直接进入,从而降低了植物种植组培基的适用性,现有的组培基在进行植物种植生长情况观测时,不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太阳光与植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导致降低了组培基的实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空气进入的农业植物种植组培基,包括培养基框架、固定底板、透明玻璃和植物培养板,所述培养基框架上安装有固定底板,且固定底板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围板,所述活动围板的上方安装有左盖板,且左盖板的内端边侧固定有限位块,并且左盖板的右侧安装有右盖板,所述活动围板的内侧安装有透明玻璃,且透明玻璃的内侧安装有植物培养板,所述培养基框架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安装有左移动杆,且左移动杆的右侧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右端安装在右移动杆的左侧上,且右移动杆的内部安装有滑杆,并且滑杆通过连接杆与活动围板之间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围板的下端设置在固定底板的内部,且活动围板的外壁与固定底板的内壁相互贴合,并且活动围板与固定底板之间为可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左盖板与右盖板关于培养基框架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左盖板的内端与右盖板的内端相互贴合,并且左盖板和右盖板的内端边侧均固定有限位块,而且左盖板和右盖板均与培养基框架之间为可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透明玻璃的上方为无盖结构,且透明玻璃的外壁与培养基框架的内侧之间相互贴合。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关于活动围板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固定块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并且通孔在培养基框架上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左移动杆和右移动杆之间通过压缩弹簧相互连接,且左移动杆和右移动杆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滑杆,并且左移动杆和右移动杆与滑杆之间为可滑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空气进入的农业植物种植组培基,在进行植物种植培养时能够便于空气的直接进入,在进行植物种植生长情况观测时,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太阳光与植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组培基的实用性;1.透明玻璃设置为无盖结构,向培养基框架的外侧同时拉动左盖板和右盖板,当左盖板和右盖板不接触时,左盖板和右盖板之间产生缝隙,通过左盖板和右盖板之间的缝隙从而达到方便空气进入到透明玻璃的内部与植物培养板上的植物相互接触;2.左移动杆和右移动杆的运动使得固定块进入到活动围板的内部,此时向下移动活动围板将活动围板调节到合适高度时,固定块进入到通孔内部,实现活动围板位置固定的目的,通过活动围板位置的变化能够改变植物与阳光的接触面积,进而达到了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太阳光的照射强度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固定底板和活动围板俯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培养基框架;2、固定底板;3、活动围板;4、左盖板;5、限位块;6、右盖板;7、透明玻璃;8、植物培养板;9、通孔;10、固定块;11、左移动杆;12、压缩弹簧;13、右移动杆;14、滑杆;15、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空气进入的农业植物种植组培基,包括培养基框架1、固定底板2、活动围板3、左盖板4、限位块5、右盖板6、透明玻璃7、植物培养板8、通孔9、固定块10、左移动杆11、压缩弹簧12、右移动杆13、滑杆14和连接杆15,培养基框架1上安装有固定底板2,且固定底板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围板3,活动围板3的上方安装有左盖板4,且左盖板4的内端边侧固定有限位块5,并且左盖板4的右侧安装有右盖板6,活动围板3的内侧安装有透明玻璃7,且透明玻璃7的内侧安装有植物培养板8,培养基框架1上开设有通孔9,且通孔9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内侧安装有左移动杆11,且左移动杆11的右侧连接有压缩弹簧12,压缩弹簧12的右端安装在右移动杆13的左侧上,且右移动杆13的内部安装有滑杆14,并且滑杆14通过连接杆15与活动围板3之间相互连接。活动围板3的下端设置在固定底板2的内部,且活动围板3的外壁与固定底板2的内壁相互贴合,并且活动围板3与固定底板2之间为可滑动结构,活动围板3能够在固定底板2的内壁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活动围板3与固定底板2的内壁相互贴合,能够避免在移动的过程中活动围板3发生晃动的问题。左盖板4与右盖板6关于培养基框架1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左盖板4的内端与右盖板6的内端相互贴合,并且左盖板4和右盖板6的内端边侧均固定有限位块5,而且左盖板4和右盖板6均与培养基框架1之间为可滑动结构,透明玻璃7的上方为无盖结构,且透明玻璃7的外壁与培养基框架1的内侧之间相互贴合,向外侧拉动左盖板4和右盖板6使得空气能够通过无盖的透明玻璃7进入到活动围板3的内部,从而达到便于空气进入的目的。固定块10关于活动围板3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固定块10的外壁与通孔9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并且通孔9在培养基框架1上均匀分布,将固定块10插入到通孔9的内部从而实现活动围板3位置固定的目的。左移动杆11和右移动杆13之间通过压缩弹簧12相互连接,且左移动杆11和右移动杆13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滑杆14,并且左移动杆11和右移动杆13与滑杆14之间为可滑动结构,向滑杆14的内侧同时按动左移动杆11和右移动杆13能够使得压缩弹簧12进行压缩。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空气进入的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空气进入的农业植物种植组培基,包括培养基框架(1)、固定底板(2)、透明玻璃(7)和植物培养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框架(1)上安装有固定底板(2),且固定底板(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围板(3),所述活动围板(3)的上方安装有左盖板(4),且左盖板(4)的内端边侧固定有限位块(5),并且左盖板(4)的右侧安装有右盖板(6),所述活动围板(3)的内侧安装有透明玻璃(7),且透明玻璃(7)的内侧安装有植物培养板(8),所述培养基框架(1)上开设有通孔(9),且通孔(9)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内侧安装有左移动杆(11),且左移动杆(11)的右侧连接有压缩弹簧(12),所述压缩弹簧(12)的右端安装在右移动杆(13)的左侧上,且右移动杆(13)的内部安装有滑杆(14),并且滑杆(14)通过连接杆(15)与活动围板(3)之间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空气进入的农业植物种植组培基,包括培养基框架(1)、固定底板(2)、透明玻璃(7)和植物培养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框架(1)上安装有固定底板(2),且固定底板(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围板(3),所述活动围板(3)的上方安装有左盖板(4),且左盖板(4)的内端边侧固定有限位块(5),并且左盖板(4)的右侧安装有右盖板(6),所述活动围板(3)的内侧安装有透明玻璃(7),且透明玻璃(7)的内侧安装有植物培养板(8),所述培养基框架(1)上开设有通孔(9),且通孔(9)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内侧安装有左移动杆(11),且左移动杆(11)的右侧连接有压缩弹簧(12),所述压缩弹簧(12)的右端安装在右移动杆(13)的左侧上,且右移动杆(13)的内部安装有滑杆(14),并且滑杆(14)通过连接杆(15)与活动围板(3)之间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空气进入的农业植物种植组培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围板(3)的下端设置在固定底板(2)的内部,且活动围板(3)的外壁与固定底板(2)的内壁相互贴合,并且活动围板(3)与固定底板(2)之间为可滑动结构。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炜娟,黄碧华,谢丹凤,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仟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