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明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用神经干刺激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493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神经干刺激治疗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磁路单元以及线圈单元,磁路单元由外壳所支承,磁路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外壳内的磁轭、磁体以及压板,线圈单元被插入到磁路单元中设置的磁隙,线圈单元在垂直方向上在磁隙内移动,线圈单元的外周上套置有定心支片,定心支片的外周端部被连接到外壳的内壁上,线圈单元上连接有导线,线圈单元的下端连接有提插针,结构更简单,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提插针的小幅度高频率提插,实现了数据化控制,使神经针刺疗法的数据能够保留下来,得到最佳的提插针提插的频率以及提插的时间,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远程控制,方便操作。

A neural stem stimulator for neur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神经干刺激治疗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和康复仪器
,具体的说,是指一种神经内科用神经干刺激治疗器。
技术介绍
神经针刺疗法也称神经干刺激疗法,是用针刺或弹拨等方法刺激与病变部位有密切联系的神经,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实践证明,针刺疗效与针感有密切的关系,针感又是神经受刺激的反应,所以针刺神经不但可以治病,而且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感应,使治病的疗效更为显著,因针刺反应的总渠道是神经干,故在运用时应掌握以于带梢,以干促脑的原则,对刺激点的选择,即可根据脊髓神经的节段性分布规律,也可根据周围神经与病变部位的支配关系,还可根据神经系统的间接联系,临床上有时将针灸穴位和刺激神经点结合起来,因为许多穴位就是分布在神经干通过的部位,也能得到针刺神经时的较强感应,具体操作多用弹拨法和针刺法两种,其中针刺法治疗方法如下,针刺法使用一般毫针,与普通刺法相同,但要求出现较好的针感,如无麻电感则说明未刺到神经干,调整针刺深度和方向后再刺,用5~6寸长之毫针,直刺入穴,缓缓送针,并反覆轻轻提插探寻,当刺中神经干时,即可出现电击样针感向足部放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神经干刺激治疗器,其特征是: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磁路单元(2)以及线圈单元(3),所述磁路单元(2)由所述外壳(1)所支承,所述磁路单元(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外壳(1)内的磁轭(21)、磁体(22)以及压板(23),所述线圈单元(3)被插入到所述磁路单元(2)中设置的磁隙(24),所述线圈单元(3)在垂直方向上在磁隙(24)内移动,所述线圈单元(3)的外周上套置有定心支片(4),所述定心支片(4)的外周端部被连接到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线圈单元(3)上连接有导线(31),所述线圈单元(3)的下端连接有提插针(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神经干刺激治疗器,其特征是: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磁路单元(2)以及线圈单元(3),所述磁路单元(2)由所述外壳(1)所支承,所述磁路单元(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外壳(1)内的磁轭(21)、磁体(22)以及压板(23),所述线圈单元(3)被插入到所述磁路单元(2)中设置的磁隙(24),所述线圈单元(3)在垂直方向上在磁隙(24)内移动,所述线圈单元(3)的外周上套置有定心支片(4),所述定心支片(4)的外周端部被连接到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线圈单元(3)上连接有导线(31),所述线圈单元(3)的下端连接有提插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神经干刺激治疗器,其特征是:所述线圈单元(3)包括圆柱形主体(32)以及缠绕在圆柱形主体(32)外周的线圈(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神经干刺激治疗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的下端口设置有端盖(11),所述端盖(11)中心设有与提插针(5)配合的引导孔(12),所述端盖(11)位于引导孔(12)处向下延设有引导管(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神经干刺激治疗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的外周上设置有吸附机构(6),所述吸附机构(6)包括输气管(61)、与输气管(61)连通的吸头(62)、支撑环(63)以及胶皮囊(64),所述输气管(61)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环(63)上,所述外壳(1)的外周壁与支撑环(63)内周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输气管(61)上端通过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