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体牙根管长度的测量模型及其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846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体牙根管长度的测量模型及其测量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教学时对离体牙进行根管长度测量教学仿真度低,教学与实际临床脱节的技术问题。测量模型包括基座模型和牙齿模型,牙齿模型上设离体牙嵌装槽,基座模型中设导电凝胶块和金属环,待测量离体牙嵌装于离体牙嵌装槽内时其根尖孔位于导电凝胶块内,金属环一端位于导电凝胶内、另一端位于基座外。测量方法采用根测仪进行根管长度的测量,根测仪经两条导线分别连接根管锉和金属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根测仪对安装在仿头模型上的测量模型中的离体牙进行根管长度测量,使教学场景与实际临床根管长度测量场景基本一致,提高教学的仿真程度,使教学与实际临床更加接近,使教学更加生动实用。

A measurement model and method of root canal length in vitr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体牙根管长度的测量模型及其测量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牙齿根管长度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离体牙根管长度的测量模型及其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根管治疗(rootcanaltherapy)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通用的有效治疗方法。根管治疗术的原理是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物,并通过充填根管严密封闭根管,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已经发生的根尖周病变的愈合。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测量患牙根管长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现有的牙齿根管长度测量一般使用根管长度测量仪,又叫电子根尖测定仪,简称根测仪,是用来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一种精密电子仪器。根测仪通过对牙齿根管长度进行测量,来帮助口腔医生完成根管治疗,相比较传统的通过拍摄X线片并测量的方法可提高精准度,使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对根管长度有精准的把握,为完善根管治疗提供保障。根测仪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患病牙齿外部组织的导电性能形成闭环来进行测量,但在医学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离体牙进行根管治疗教学实践,但由于离体牙及其外周环境都是干燥且不导电的,因此难以使用根测仪模拟临床操作过程来进行离体牙根管长度测量的教学实践。因此,设计一种离体牙根管长度的测量模型及其测量方法,采用根测仪对离体牙进行根管长度测量,使教学场景与实际临床根管长度测量场景更加接近,提高教学的仿真程度,使教学更加生动实用,成为所属
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体牙根管长度的测量模型及其测量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教学时难以使用根测仪模拟临床操作过程对离体牙进行根管长度测量导致教学仿真度低,从而导致教学实践与实际临床操作脱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离体牙根管长度的测量模型,包括基座模型,以及设于所述基座模型上的牙齿模型,所述牙齿模型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嵌装待测量离体牙的离体牙嵌装槽,所述基座模型中设有导电凝胶块及金属环,金属环尖端一端位于所述导电凝胶块内、环状一端位于所述基座模型外,待测量离体牙嵌装于所述离体牙嵌装槽内时其根尖孔位于所述导电凝胶块内。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座模型上的牙床模型,并且所述牙齿模型设于所述牙床模型上。进一步地,所述基座模型、所述牙床模型、以及所述牙齿模型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材料为塑料或石膏。进一步地,所述基座模型、所述牙床模型、以及所述牙齿模型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牙齿模型上还设有若干个一体成型的模拟牙。进一步地,所述牙床模型、以及所述牙齿模型模拟人体口腔牙槽骨及牙列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基座模型在与所述离体牙嵌装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导电凝胶块填充腔,所述导电凝胶块填充于该导电凝胶块填充腔内。进一步地,还包括仿头模型,所述测量模型安装于所述仿头模型的口腔内。采用测量模型进行根管长度的测量方法,采用根测仪进行根管长度的测量,并且所述根测仪经两条导线分别连接有根管锉和金属环。进一步地,测量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模型安装在仿头模的口腔内;步骤2.将根管锉逐步深入离体牙的根管内,直至根管锉超出离体牙的根尖孔并插入基座模型内凝胶形成导电回路后根测仪报警,根管锉后退少许,直至根管锉到达根尖孔与凝胶恰好接触,读取根管锉进入根管内的长度,即为根管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采用根测仪对离体牙进行根管长度测量,使教学场景与实际临床根管长度测量场景基本一致,提高教学的仿真程度,使教学与实际临床更加接近,使教学更加生动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配于仿头模型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测量根管长度时状态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配于仿头模型内测量根管长度时状态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基座模型、2-牙齿模型、3-离体牙嵌装槽、4-导电凝胶块、5-牙床模型、6-模拟牙、7-导电凝胶块填充腔、8-仿头模型、9-根管锉、10-金属环、11-根测仪、12-待测量离体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当然的,还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另外的,还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离体牙根管长度的测量模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采用所述模型对离体牙进行根管长度测量,使教学场景与实际临床根管长度测量场景更加接近,提高教学的仿真程度,使教学与实际临床更加接近,使教学更加生动实用。本专利技术包括基座模型1,以及设于所述基座模型1上的牙齿模型2,所述牙齿模型2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嵌装待测量离体牙12的离体牙嵌装槽3,所述基座模型2中设有导电凝胶块4,待测量离体牙12嵌装于所述离体牙嵌装槽3内时其带孔根尖位于所述导电凝胶块4内。所述牙齿模型2上还设有若干个一体成型的模拟牙6,优选地,所述牙齿模型2由若干个连为一体的模拟牙6组成,离体牙嵌装槽3就位于相邻的模拟牙6之间。所述基座模型1在与所述离体牙嵌装槽3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导电凝胶块填充腔7,所述导电凝胶块4填充于该导电凝胶块填充腔7内。所述基座模型1在与所述离体牙嵌装槽3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金属环10,金属环10尖端一端位于所述导电凝胶块4内,环状一端位于所述基座模型1外。还包括仿头模型8,所述仿头模型8即为仿真头颅,所述测量模型安装于所述仿头模型8的口腔内,以便学生在实验室内模拟临床接诊病人。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座模型1上的牙床模型5,并且所述牙齿模型2设于所述牙床模型5上。所述基座模型1、所述牙床模型5、以及所述牙齿模型2为一体成型结构,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绝缘材料优选为塑料或石膏。如图3和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离体牙根管长度的测量模型测量离体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体牙根管长度的测量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模型(1),以及设于所述基座模型(1)上的牙齿模型(2),所述牙齿模型(2)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嵌装待测量离体牙(12)的离体牙嵌装槽(3),所述基座模型(2)中设有导电凝胶块(4)及金属环(10),金属环(10)尖端一端位于所述导电凝胶块(4)内、环状一端位于所述基座模型(1)外,待测量离体牙(12)嵌装于所述离体牙嵌装槽(3)内时其根尖孔位于所述导电凝胶块(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体牙根管长度的测量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模型(1),以及设于所述基座模型(1)上的牙齿模型(2),所述牙齿模型(2)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嵌装待测量离体牙(12)的离体牙嵌装槽(3),所述基座模型(2)中设有导电凝胶块(4)及金属环(10),金属环(10)尖端一端位于所述导电凝胶块(4)内、环状一端位于所述基座模型(1)外,待测量离体牙(12)嵌装于所述离体牙嵌装槽(3)内时其根尖孔位于所述导电凝胶块(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体牙根管长度的测量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座模型(1)上的牙床模型(5),并且所述牙齿模型(2)设于所述牙床模型(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体牙根管长度的测量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模型(1)、所述牙床模型(5)、以及所述牙齿模型(2)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体牙根管长度的测量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为塑料或石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体牙根管长度的测量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模型(1)、所述牙床模型(5)、以及所述牙齿模型(2)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晶王秀清邓婕张明雷丽珊梁雪陈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