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红枣栽培的一体化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846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灌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红枣栽培的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水筒,水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搭载环,搭载环的外环面上转动连接有药筒,药筒的底端设置有集液筒,集液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喷头,水筒的底面设置有水阀管,水阀管贯穿药筒的底板设置,药筒的底面设置有药阀管,水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桨板;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红枣栽培的一体化灌溉装置将药筒套设在水筒外侧,并在药筒底部加设集液筒,需要浇水时开启水阀管集液筒内部注入清水,需要施肥时,开启药阀管向集液筒内部注入液态肥,喷头将集液筒内部液体喷出。

An integrated irrigation device for jujube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红枣栽培的一体化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灌溉装置相关
,具体为一种用于红枣栽培的一体化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红枣中还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灌溉设备就是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一种装置;现有技术中,灌溉装置都只有单一的水灌溉或者肥料灌溉的功能,这就使得灌溉的设备成本大大提高,而且两种不同灌溉设备的操作为灌溉操作带来不少的麻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红枣栽培的一体化灌溉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红枣栽培的一体化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红枣栽培的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水筒,所述水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搭载环,所述搭载环的外环面上转动连接有药筒,所述药筒的底端设置有集液筒,所述集液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喷头,水筒的底面设置有水阀管,所述水阀管贯穿药筒的底板设置,药筒的底面设置有药阀管,水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桨板,且水筒的底面开设有漏水口,所述漏水口的内部插接有塞头,所述塞头的顶面设置有提拉杆,所述提拉杆螺接在水筒的顶面上,且水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手柄杆,药筒的顶面设置有输药管,药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延板,所述外延板的底面设置有行走支架。优选的,所述水筒呈内部中空的圆台形柱体结构,水筒的顶面设置有注水管,漏水口呈圆形柱体结构,塞头呈圆台形结构,手柄杆呈“T”字形结构,手柄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手柄杆呈圆周形排列在水筒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搭载环呈“工”字形圆环结构,药筒呈内部中空的圆台形柱体结构,药筒的顶面开设有通口,通口对接在搭载环的外环面的槽体中,输药管的顶部设置有料斗。优选的,所述喷头设置有两个,两个喷头关于集液筒的底面圆心对称分布,桨板呈方形板状结构,桨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桨板沿着水筒的外壁呈圆周形排列分布。优选的,所述外延板呈圆环形板状结构,行走支架呈矩形柱体结构,行走支架设置有四个,四个行走支架呈方形排列在外延板的底面上,且行走支架的底面开设有滚槽,滚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出的红枣栽培的一体化灌溉装置将药筒套设在水筒外侧,并在药筒底部加设集液筒,需要浇水时开启水阀管集液筒内部注入清水,需要施肥时,开启药阀管向集液筒内部注入液态肥,喷头将集液筒内部液体喷出;2.本技术提出的红枣栽培的一体化灌溉装置的水筒依靠搭载环沿着药筒的通口转动,转动过程中带动桨板对液态肥和清水混合,向上旋拧提拉杆,使塞头从漏水口脱离,水筒内部的清水向药筒输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水筒1、搭载环2、药筒3、集液筒4、喷头5、水阀管6、药阀管7、桨板8、漏水口9、塞头10、提拉杆11、手柄杆12、输药管13、外延板14、行走支架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红枣栽培的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水筒1,且水筒1的底面开设有漏水口9,漏水口9的内部插接有塞头10,塞头10的顶面粘接有提拉杆11,提拉杆11螺接在水筒1的顶面上,且水筒1的外壁上焊接有手柄杆12,水筒1呈内部中空的圆台形柱体结构,水筒1的顶面设置有注水管,漏水口9呈圆形柱体结构,塞头10呈圆台形结构,手柄杆12呈“T”字形结构,手柄杆12设置有多个,多个手柄杆12呈圆周形排列在水筒1的外壁上,向上旋拧提拉杆11,带动塞头10从漏水口9内部脱离,此时水筒1内部清水输送至药筒3中,向下回拧提拉杆11,使塞头10封堵在漏水口9中,;水筒1的外壁上焊接有搭载环2,搭载环2的外环面上转动连接有药筒3,搭载环2呈“工”字形圆环结构,药筒3呈内部中空的圆台形柱体结构,药筒3的顶面开设有通口,通口对接在搭载环2的外环面的槽体中,药筒3的顶面焊接有输药管13,输药管13的顶部设置有料斗,手握手柄杆12转动水筒1,水筒1外壁的搭载环2沿着药筒3的通口转动;药筒3的底端焊接有集液筒4,集液筒4的外壁上设置有喷头5,水筒1的底面设置有水阀管6,水阀管6贯穿药筒3的底板设置,药筒3的底面设置有药阀管7,水筒1的外壁上焊接有桨板8,喷头5设置有两个,两个喷头5关于集液筒4的底面圆心对称分布,桨板8呈方形板状结构,桨板8设置有多个,多个桨板8沿着水筒1的外壁呈圆周形排列分布,水筒1外壁的搭载环2沿着药筒3的通口转动,此时水筒1外壁的桨板8对药筒3内部的清水和液态肥混合搅拌,可在药筒3与搭载环2接触面上嵌入安装钢珠减小搭载环2转动时的摩擦,接着开启药阀管7将药筒3内部的液体输送至集液筒4中,集液筒4内部的液体经喷头5喷出;药筒3的外壁上焊接有外延板14,外延板14的底面焊接有行走支架15,外延板14呈圆环形板状结构,行走支架15呈矩形柱体结构,行走支架15设置有四个,四个行走支架15呈方形排列在外延板14的底面上,且行走支架15的底面开设有滚槽,滚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滚轮,行走支架15便于灌溉装置移动。工作原理:实际工作时,将清水注入水筒1中,开启水阀管6向集液筒4内部输送清水,集液筒4内部的清水经喷头5喷出,可在集液筒4内部安装潜水泵增加水压,需要施肥时,向上旋拧提拉杆11,带动塞头10从漏水口9内部脱离,此时水筒1内部清水输送至药筒3中,向下回拧提拉杆11,使塞头10封堵在漏水口9中,接着从输药管13向药筒3内部加入液态肥,然后手握手柄杆12转动水筒1,水筒1外壁的搭载环2沿着药筒3的通口转动,此时水筒1外壁的桨板8对药筒3内部的清水和液态肥混合搅拌,可在药筒3与搭载环2接触面上嵌入安装钢珠减小搭载环2转动时的摩擦,接着开启药阀管7将药筒3内部的液体输送至集液筒4中,集液筒4内部的液体经喷头5喷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红枣栽培的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水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搭载环(2),所述搭载环(2)的外环面上转动连接有药筒(3),所述药筒(3)的底端设置有集液筒(4),所述集液筒(4)的外壁上设置有喷头(5),水筒(1)的底面设置有水阀管(6),所述水阀管(6)贯穿药筒(3)的底板设置,药筒(3)的底面设置有药阀管(7),水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桨板(8),且水筒(1)的底面开设有漏水口(9),所述漏水口(9)的内部插接有塞头(10),所述塞头(10)的顶面设置有提拉杆(11),所述提拉杆(11)螺接在水筒(1)的顶面上,且水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手柄杆(12),药筒(3)的顶面设置有输药管(13),药筒(3)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延板(14),所述外延板(14)的底面设置有行走支架(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红枣栽培的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水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搭载环(2),所述搭载环(2)的外环面上转动连接有药筒(3),所述药筒(3)的底端设置有集液筒(4),所述集液筒(4)的外壁上设置有喷头(5),水筒(1)的底面设置有水阀管(6),所述水阀管(6)贯穿药筒(3)的底板设置,药筒(3)的底面设置有药阀管(7),水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桨板(8),且水筒(1)的底面开设有漏水口(9),所述漏水口(9)的内部插接有塞头(10),所述塞头(10)的顶面设置有提拉杆(11),所述提拉杆(11)螺接在水筒(1)的顶面上,且水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手柄杆(12),药筒(3)的顶面设置有输药管(13),药筒(3)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延板(14),所述外延板(14)的底面设置有行走支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枣栽培的一体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筒(1)呈内部中空的圆台形柱体结构,水筒(1)的顶面设置有注水管,漏水口(9)呈圆形柱体结构,塞头(10)呈圆台形结构,手柄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亚军肖莉娟王华强黄鹏陈刚冯梅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