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压苗功能的红薯移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45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压苗功能的红薯移栽机,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插秧机构包括转盘、偏心轮、以及一组插秧杆,压苗机构包括悬臂、压苗板以及齿轮箱,齿轮箱内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同一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转动盘、第二转动盘,第一转动盘、第二转动盘的同一侧分别固定有前压轮、后压轮,压苗机构还包括支撑横梁,支撑横梁借助前压轮的下压作用带动压苗板下降使叉头插入到土壤内的秧苗被压紧形成为秧苗的防抽出机构,支撑横梁借助后压轮的下压作用带动压苗板上升形成为秧苗的防压机构。可以有效防止秧苗随着叉头一起从土壤中抽出,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压苗板将秧苗压坏,避免缺苗情况的发生,省时省力。

A sweet potato transplanter with seedling press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压苗功能的红薯移栽机
本技术属于农用机械
,涉及到一种具备压苗功能的红薯移栽机。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201821542084.1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甘薯水平移栽机,采用带传动机构输送秧苗,将偏心轮与机架固定连接,利用动力机构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插秧杆一起转动,插秧杆的中部与转盘铰接、内端与偏心轮形成滑动配合,当插秧杆到达带传动机构后方时,插秧杆外端的叉头将带传动机构上的秧苗夹持住,然后带动秧苗向后下方旋转,将秧苗水平插入到土壤中后,插秧杆与秧苗分离并从土壤中抽出,插秧杆继续向上运动并恢复到初始状态,准备进行下一次插秧。这种秧苗结出的甘薯块数量多而且大小均匀,机械化插秧,省时省力,可以大大提高插秧效率和甘薯的产量。在实践中发现,在插秧杆外端的叉头将秧苗水平插入到土壤中后、叉头从土壤内抽出时,有些时候秧苗会随着叉头一起从土壤中抽出,导致缺苗情况的发生,后期还需要人工补苗,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具备压苗功能的红薯移栽机,可以有效防止秧苗随着叉头一起从土壤中抽出,避免缺苗情况的发生,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压苗板将秧苗压坏,省去了后期人工补苗的过程,省时省力。本技术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备压苗功能的红薯移栽机,包括输苗机构及与其输出端相连的插秧机构,输苗机构为带传动机构,插秧机构包括借助动力机构驱动的转盘、与转盘同轴设置且固定于机架上的偏心轮、以及一组呈环形阵列布置在转盘上的插秧杆,插秧杆中部与转盘形成转动配合,插秧杆内端向偏心轮方向延伸、外端向远离偏心轮的方向延伸且端部设置有用于夹持秧苗的叉头,插秧杆内端与偏心轮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进行滑动配合,关键在于:所述的移栽机还包括设置在转盘后方的压苗机构,压苗机构包括悬臂、压苗板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齿轮箱,齿轮箱内设置有沿前后方向排列且形成传动配合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轴线都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二者的同一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转动盘、第二转动盘,第一转动盘、第二转动盘的同一侧分别固定有前压轮、后压轮,前压轮轴线的最低处位于后压轮轴线最低处的下方,压苗机构还包括铰接在前压轮和后压轮下方的支撑横梁,支撑横梁的前端与悬臂的后端固定连接,悬臂的前端向下弯折延伸并与压苗板固定连接,支撑横梁借助前压轮的下压作用带动压苗板下降使叉头插入到土壤内的秧苗被压紧形成为秧苗的防抽出机构,支撑横梁借助后压轮的下压作用带动压苗板上升形成为秧苗的防压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第三转轴,第一转轴、第三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中部都固定有结构、大小都相同的传动齿轮,相邻的传动齿轮啮合使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形成传动配合。在支撑横梁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前支柱、后支柱,前支柱的上端与前压轮铰接,后支柱的上端与后压轮铰接。所述的移栽机还包括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包括与动力机构形成传动配合的第四转轴、借助变速齿轮与第四转轴形成传动配合的第五转轴,第五转轴借助变速齿轮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形成传动配合。所述的第一转动盘与第一转轴之间、第二转动盘与第二转轴之间都是借助锁紧件形成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移栽机还包括叉头开关机构,转盘位于偏心轮一侧,偏心轮朝向转盘的端面上开设有轨道,插秧杆包括穿通转盘厚度方向并与转盘形成转动配合的连接轴、一端与连接轴内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偏心轮上的轨道形成滑动配合的连杆、以及套装在连接轴外端的叉头,叉头包括两个夹片,每个夹片都是包括依次设置的连接段、收缩段和夹持段,两个连接段平行设置且分别借助连接套套装在连接轴上,连接套与连接轴形成滑动配合,叉头开关机构包括与转盘固定连接且位于连接轴远离叉头一侧的定位横梁、设置在定位横梁远离连接轴一侧的推拉座、以及架设在机架上并与动力机构形成传动配合的凸轮,还包括连接在连接套与推拉座之间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连接套固定连接、中部与定位横梁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推拉座固定连接,推拉座与定位横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推拉座借助凸轮的推力向定位横梁方向移动使叉头的两个夹片处于张开状态,推拉座借助复位弹簧的推力向远离定位横梁方向移动使叉头的两个夹片处于闭合状态。在连接轴上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滑槽内嵌装有滑座,滑座与连接套固定连接,连接套借助滑座和滑槽的配合与连接轴形成滑动配合。所述的悬臂包括上水平板、位于上水平板前方的下竖直板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斜板,压苗板与下竖直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上水平板与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L形连接板,L形连接板的竖板与支撑横梁固定连接,L形连接板的横板与上水平板固定连接,L形连接板与支撑横梁之间、L形连接板与上水平板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压苗板的前后两端都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为弧形的挡土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叉头将秧苗水平插入到土壤中时,前压轮正好转动到最低处,前压轮的下压作用使得支撑横梁的前端向下偏移到达最低处,压苗板正好将叉头刚插入到土壤中的秧苗压住,此时插秧杆再与秧苗分离并从土壤中抽出,由于压苗板的下压作用,则秧苗不会随着叉头一起从土壤中抽出。可以避免缺苗情况的发生,省去了后期人工补苗的过程,省时省力。当叉头从土壤中抽出后,后压轮转动到最低处,后压轮的下压作用使得支撑横梁的后端向下偏移到达最低处,压苗板被抬起,可以有效防止压苗板在前进过程中将秧苗压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带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插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压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插秧机构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叉头开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代表带传动机构,2代表转盘,3代表偏心轮,4代表插秧杆,4-1代表连接轴,4-2代表连杆,5代表叉头,5-1代表连接段,5-2代表收缩段,5-3代表夹持段,6代表支撑横梁,7代表悬臂,7-1代表上水平板,7-2代表下竖直板,7-3代表斜板,7-4代表L形连接板,8代表压苗板,9代表第一转轴,10代表第二转轴,11代表第一转动盘,12代表第二转动盘,13代表前压轮,14代表后压轮,15代表第三转轴,16代表传动齿轮,17代表前支柱,18代表后支柱,19代表第四转轴,20代表第五转轴,21代表定位横梁,22代表推拉座,23代表凸轮,24代表第一连杆,25代表第二连杆,26代表复位弹簧,27代表主动链轮,28代表第一变速齿轮,29代表第二变速齿轮,30代表第三变速齿轮,31代表第四变速齿轮,32代表连接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具备压苗功能的红薯移栽机,包括输苗机构及与其输出端相连的插秧机构,输苗机构为带传动机构1,插秧机构包括借助动力机构驱动的转盘2、与转盘2同轴设置且固定于机架上的偏心轮3、以及一组呈环形阵列布置在转盘2上的插秧杆4,插秧杆4中部与转盘2形成转动配合,插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压苗功能的红薯移栽机,包括输苗机构及与其输出端相连的插秧机构,输苗机构为带传动机构(1),插秧机构包括借助动力机构驱动的转盘(2)、与转盘(2)同轴设置且固定于机架上的偏心轮(3)、以及一组呈环形阵列布置在转盘(2)上的插秧杆(4),插秧杆(4)中部与转盘(2)形成转动配合,插秧杆(4)内端向偏心轮(3)方向延伸、外端向远离偏心轮(3)的方向延伸且端部设置有用于夹持秧苗的叉头(5),插秧杆(4)内端与偏心轮(3)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进行滑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栽机还包括设置在转盘(2)后方的压苗机构,压苗机构包括悬臂(7)、压苗板(8)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齿轮箱,齿轮箱内设置有沿前后方向排列且形成传动配合的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0)的轴线都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二者的同一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转动盘(11)、第二转动盘(12),第一转动盘(11)、第二转动盘(12)的同一侧分别固定有前压轮(13)、后压轮(14),前压轮(13)轴线的最低处位于后压轮(14)轴线最低处的下方,压苗机构还包括铰接在前压轮(13)和后压轮(14)下方的支撑横梁(6),支撑横梁(6)的前端与悬臂(7)的后端固定连接,悬臂(7)的前端向下弯折延伸并与压苗板(8)固定连接,支撑横梁(6)借助前压轮(13)的下压作用带动压苗板(8)下降使叉头(5)插入到土壤内的秧苗被压紧形成为秧苗的防抽出机构,支撑横梁(6)借助后压轮(14)的下压作用带动压苗板(8)上升形成为秧苗的防压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压苗功能的红薯移栽机,包括输苗机构及与其输出端相连的插秧机构,输苗机构为带传动机构(1),插秧机构包括借助动力机构驱动的转盘(2)、与转盘(2)同轴设置且固定于机架上的偏心轮(3)、以及一组呈环形阵列布置在转盘(2)上的插秧杆(4),插秧杆(4)中部与转盘(2)形成转动配合,插秧杆(4)内端向偏心轮(3)方向延伸、外端向远离偏心轮(3)的方向延伸且端部设置有用于夹持秧苗的叉头(5),插秧杆(4)内端与偏心轮(3)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进行滑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栽机还包括设置在转盘(2)后方的压苗机构,压苗机构包括悬臂(7)、压苗板(8)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齿轮箱,齿轮箱内设置有沿前后方向排列且形成传动配合的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0)的轴线都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二者的同一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转动盘(11)、第二转动盘(12),第一转动盘(11)、第二转动盘(12)的同一侧分别固定有前压轮(13)、后压轮(14),前压轮(13)轴线的最低处位于后压轮(14)轴线最低处的下方,压苗机构还包括铰接在前压轮(13)和后压轮(14)下方的支撑横梁(6),支撑横梁(6)的前端与悬臂(7)的后端固定连接,悬臂(7)的前端向下弯折延伸并与压苗板(8)固定连接,支撑横梁(6)借助前压轮(13)的下压作用带动压苗板(8)下降使叉头(5)插入到土壤内的秧苗被压紧形成为秧苗的防抽出机构,支撑横梁(6)借助后压轮(14)的下压作用带动压苗板(8)上升形成为秧苗的防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压苗功能的红薯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转轴(9)与第二转轴(10)之间的第三转轴(15),第一转轴(9)、第三转轴(15)和第二转轴(10)的中部都固定有结构、大小都相同的传动齿轮(16),相邻的传动齿轮(16)啮合使第一转轴(9)与第二转轴(10)形成传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压苗功能的红薯移栽机,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横梁(6)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前支柱(17)、后支柱(18),前支柱(17)的上端与前压轮(13)铰接,后支柱(18)的上端与后压轮(14)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压苗功能的红薯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栽机还包括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包括与动力机构形成传动配合的第四转轴(19)、借助变速齿轮与第四转轴(19)形成传动配合的第五转轴(20),第五转轴(20)借助变速齿轮与第一转轴(9)或第二转轴(10)形成传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压苗功能的红薯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动盘(11)与第一转轴(9)之间、第二转动盘(12)与第二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兴茂高清海韩美坤陈常华许建忠高源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